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讯 通过电话订购了2000多元的物品,不料遭遇冒牌快递员,被骗走钱财,寇女士心里别提多憋屈了。记者调查发现,寇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一些习惯于网购和电话购物的消费者屡遭此类诈骗。部分网购和电话购物公司证实客户的信息遭到窃取或泄露,避免受骗的方法就是顾客在接到货物后立即打开查验。
■假冒快递员 送“货”又收钱
寇女士几天前致电“麦考林购物网”订购了价值2000多元的胶原蛋白类保健食品。前天,她接到了自称是公司送货人员的货款核实电话,“我的姓名、订的货物种类和价钱他都说对了,所以我一点儿都没怀疑他的身份”,寇女士说,对方还确定了送货的时间,“比网上说的送达日期要早,我挺意外的,但还是很高兴。”当天中午,寇女士便见到了提着货物的送货人。
“我不止一次从麦考林购物网买东西,这次与往常一样直接签收了货物,把钱给了送货人,他收到钱后马上离开了。”寇女士说,当她打开包装查验商品时却发现不是自己订购的保健食品,而是一套价钱十分便宜的护肤品。“我以为送错了,赶紧回拨送货人的手机,但一直无人接听。”
寇女士又拨打麦考林购物网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她订的货物还没有寄出。“我又根据货物上面的货号向负责为麦考林送货物的宅急送查询,工作人员说并没有此货号。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了。”张女士说。
■一天接到六个送货电话 快递人员频遭“仿冒”
与寇女士经历相似的刘女士,11月底在“橡果国际”订购了汽车蜡,“订单生成后,橡果国际的工作人员反复提醒我记好订单号,收货时要进行核对,小心假冒快递员。”刘女士说,订单生成后的第五天,她在一小时内共接到了6个自称是送货员的人打来的电话,难辨真伪的刘女士最终取消了订单。
而宋女士的一位朋友想通过“DHL”往欧洲寄一份快递,在拨打了快递电话后,一名快递员很快找上门来。在与快递员的对话中,他发现对方居然问他“欧洲在哪里?”经再三追问,快递员终于承认自己不是DHL公司的员工,而就职于另一家快递公司。
据BCP信用投诉中心了解在百度上搜索“电视购物客户资料”,网页显示出数条可购买的订购信息,称可提供电视购物内部一手资料,包括购物日期、所购物品及金额、姓名、性别、详细地址、电话等等,价格为每条0.3元。
■公司:客户信息遭泄露 建议先看货再付款
记者联系到麦考林购物网,工作人员认同寇女士所述事实,同时表示,公司会承担客户的损失。“近一个月,此类事件在我们公司发生过几起,由于顾客没有及时收验货物,给了‘假速递员’可乘之机。”工作人员称,可能是客户的信息在某个环节中被泄露,他们已着手对公司内部及物流公司的人员展开调查。
据BCP信用投诉中心了解,“橡果国际”客服人员则表示,客户的信息不会是公司内部或快递公司泄露的,“消费者的手机号后四位被屏蔽了,我们是看不到的;快递公司也与橡果国际合作了很久,不应该是他们出的问题。”客服人员称,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截取了订购电话的录音,将客户的信息出售,而这个假设目前也还在调查中。“避免受骗的方法就是消费者在收货时拆开包装查验,并核对唯一的订单号。”
- 面对差评师 淘宝怎么办? 2012/06/25
- 电商促销大战升级 谁疲惫了谁? 2012/06/25
- 618电商大战:行业迷茫 市场光明 2012/06/25
- 外资电商巨头线上业务搁浅 超市触网遇阻力 2012/06/25
- 电商促销3天堪比百货忙1年 实体商超顾客流失 201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