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消费警示 > 正文
    
电商频频“造节”促销或引发购物疲劳
2012-12-13 15:12:59 来源: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今年的“双11”当天,天猫和淘宝共实现191亿元的交易总额,创造了网购交易额的单日纪录,更成功塑造了“光棍节”这一电商购物节。今天(12月12日)的日期数字正好和“要啊要啊”谐音,因此被电商选为继“双十一”后的促销节日。淘宝、京东、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等各大平台纷纷上阵。

今年的“双11”当天,天猫和淘宝共实现191亿元的交易总额,创造了网购交易额的单日纪录,更成功塑造了“光棍节”这一电商购物节。今天(12月12日)的日期数字正好和“要啊要啊”谐音,因此被电商选为继“双十一”后的促销节日。淘宝、京东、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等各大平台纷纷上阵。

然而有消费者认为,商家“无节造节”的行为已经引发了购物疲劳,“生活被各种购物节搅得乌烟瘴气”。专家提醒消费者:网络购物更应该遵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再造“双12”

电商“造节”不遗余力

今天“双12”的又一电商购物节,又在当当网、腾讯旗下易迅网、淘宝等依旧掀起了大规模的促销攻势,或是在价格上予以了较大的优惠,或是大搞“美女营销”,然而消费者却已尽显“购物疲劳”。一向热衷网购的陈萍说:“最近该买的东西都在11月11日抢完了,这个月的压力已经很大了,不想再参与其他的促销节日了。”

网友Cici说:“电商一天到晚总是促销,各种促销迷雾,耗费了消费者太多的时间和心力,索性不理价格,什么时候真正需要,什么时候就买,不想凑热闹了。”由于今年电商全线出击,全年价格战数量远超往年,造成了普遍的“透支需求”问题。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认为,电商屡次“造节”透支了消费者的购买力,更透支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超低价格洗礼往往带来行业消费的空窗期,价格刺激在持续太久之后,已经无法在视觉上对消费者进行冲击。”

“双11”后遗症:

送货慢、不赚钱

一边是“说相声、见美女”般熙熙攘攘的“双12”,另一边,上一个电商的节日“双11”的后遗症延续至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11月份共接到电子商务投诉8160起,其中约54.3%的投诉来自于“双11”期间购物问题。

“双12”都来了,“双11”在网上买的商品竟然有的还没发货。杨先生向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投诉平台投诉天猫说:“我是2012年11月12日下的订单,但一直到11月23日也没有发货,前后11天。天猫规则说得很清楚:‘超过3天不发货,按天猫规则处理’,但和天猫客服沟通多次,等待一个星期后,等来的还是‘不能处理,不能按规则赔偿’。”消费者普遍反映,在“双11”期间购买的商品,原本3天至4天就能送到,可很多是7天后才把东西拿到手,快递送货到达时间比平时多了一倍。

除消费者以外,不少参加“双11”促销的商家也遭遇了“后遗症”。一名女装品牌负责人表示,“双11”后该品牌在多家开放平台内的门店都迎来退货潮,“很多买家冲动购买的迹象很明显,一件衣服可能拍下不同号码、颜色的3~4件,在‘双11’活动结束后再将不喜欢的退回。”从退款原因分析,多数退款原因为“卖家无理由退款”,这主要是由于买家的冲动购买造成的。一些商品在描述的时候已标明无法送达,但消费者没看清楚却拍下商品,也导致接下来的退货。也有很多中小电商发现,虽然“双11”店里日销量非常好,但是由于商品折扣打得也很低,因此在利润上并没有增加很多。

专家:

“造节”促销小心“无用功”

2月的情人节、5月的劳动节、“6·18”、“8·15”、“双11”、“双12”,再加上日常的节日促销……消费者不难发现,几乎每个月都有相关主题的电商促销。

然而,频繁的促销没能带给消费者很好的满意度,由于货源或物流带来的问题造成“后遗症”频发,较高的退货率也给商家带来不少困扰。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购与维权专家姚建芳认为,由于商家流程混乱或货源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投诉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家的印象。商家不能只想着促销,更该从根源上提升服务质量,衡量自身能否消化订单,并评估销量增加能否带来更大价值。

“电商的‘造节’行动是资本力量、其自身发展路径与消费者的需要共同造就的产物,并且会对线下实体店铺造成一定的冲击。”据赛迪顾问统计,2011年全国的网购规模为7800亿元,2012年有望突破10000亿元,而“电商造节”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同业态之间的竞争,是为了把更多的消费者从线下拉到线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