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其他 > 正文
    
河北省名优特产——易水砚
2011-07-20 15:12:39 来源:保定市委宣传部
河北传统名砚。产于易州(今易县),故名。也称"易水古砚",相传始于唐代。砚石取自易水河畔一种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天然点缀有碧色、黄色斑纹,石质细腻,柔坚适中,色泽鲜明。雕山的砚台精美古朴,保潮耐固,易于发墨,宜书宜画,书写流利。

河北传统名砚。产于易州(今易县),故名。也称"易水古砚",相传始于唐代。砚石取自易水河畔一种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天然点缀有碧色、黄色斑纹,石质细腻,柔坚适中,色泽鲜明。雕山的砚台精美古朴,保潮耐固,易于发墨,宜书宜画,书写流利。易砚因材造型,以型定名,艺人因材施艺,精心设计,巧用砚石,刀法精湛。1978年廖承志访问日本,将"五龙戏珠"等两方易砚,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大平正芳首相。

易水古砚

在我国古代,笔、墨、纸、砚有"文房四宝"的称誉。而河北省易水产的易水古砚,则是"文房四宝"中的精品。易水古砚1978年被评为全国三大高档名砚之一;1981年易水古砚荣获河北省工艺品评比第一名;易水制作古砚有上千年的历史。易水古砚是由当地黄龙岗出产的色彩柔和的紫翠石制成。易水古砚紫翠石呈紫灰色,石上有天然点缀的碧绿色或淡黄色的斑纹。易水古砚石质细腻,柔坚适中,色泽鲜艳。用它制出的砚台易研墨,不伤笔毫,台面潮润,宜书宜画。

易县制砚艺人们,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雕刻技法,用平雕、浮雕、阳雕、阴刻等各种技法,巧妙利用石料上的天然花纹,雕出饰有人物、花草、龙凤、鸟兽的砚台。易水古砚如"二龙戏珠"、"松鹤望月"、"八仙过海"、"丹凤朝阳"、"五龙闹易水古砚石质细腻,易于发墨,工艺精湛,雕刻古朴。为世代书法家和收藏家所珍爱。易水古砚1978年被评为全国三大高档名砚之一,与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齐名。易水古砚始于唐代兴盛时期。据有关文献记载,易县产佳墨与名砚,墨称"易水法",砚为"易水砚"。据民间传说:南唐时,易县奚家父子制墨、砚极精,其后代自易县迁居歙中(今安徽歙县),以制墨、砚为生。因其所制墨、砚精美耐用,而被南唐皇帝所垂青,故赐姓李氏。今易县所产易水古砚也为李氏祖辈所传。

"易水古砚"取料于太行山区的西峪山上。这种石料是色彩柔和的天蓝色水成岩,有的还天然地点缀着碧绿色或淡黄色的斑纹。石面光泽,细润如玉,质刚而柔,是制砚的最佳石料。易县工艺美术厂的艺人们,继承我国传统的平雕、浮雕技法,依据石料的形体及纹饰,雕出人物、花草、龙凤、虫鸟等。其中有二龙戏珠、松鹤望月、八仙下棋、桑蚕吞叶、龙凤朝阳、哪吒闹海、水漫金山、明月松前照,犀牛望月、金龟献寿、百鸟朝凤、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具有民族色彩和风格的画面。细看这些画面,都是随料定型,顺理成章,刀法精细,形态逼真。例如那"嫦娥奔月"砚上,嫦娥的姣妙姿影云里藏,云外舞,衣带飘飘,带得那一片云锦也飞动起来,构成一派"我欲乘风归去"的生动气海"、"喜鹊登梅"、"天女散花"、"金龟献寿"等80多种砚台。这些砚台的装饰画面构思精巧,形态逼真,刀法细致。易水古砚以石质细腻、工艺精湛、宜书宜画、造型典雅美观和古色古香,而受到历代书画家的珍爱。易水古砚不仅畅销国内,而且销往国外,尤其是深受日本、香港、东南亚各地客商的欢迎。

易砚历史

据史料记载,易砚始于春秋时代的燕国下都。到唐晚期,易州的奚超父子继承松烟 制墨的技艺,并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创制了"易水砚"。后来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 唐李后主的常识,被授予"墨官",并赐姓李,后因避乱,移居安徽歙州,成为"微墨"、"歙砚"的开山祖。然而易水古砚亦久盛不衰,名扬中外。

易水古砚的造型分鱼、龟、龙、蚕、蝉、琴、棋七大类,共有一百二十多种雕图。 其雕花图案古雅大方,多以吉祥幸福、神话传说为题材,如龙凤祥云、丹凤朝阳、百鸟朝凤、天女散花、二龙戏珠等。雕刻出的人物、花卉、鱼虫、山水、禽兽无不 栩栩如生,维肖维妙,耐人寻味。

易水古砚的石料取材于太行山区的西峪山上。这种石料是蓝灰色或带有紫、碧、黑、 灰等颜色的水成岩,有的石料上还生着天然的碧绿色、淡黄色或白色的斑纹或"石 眼"。石质细腻如脂,光润如玉,坚柔适中,易于发墨,是制砚的上乘石料。制砚的工匠根据石料的不同形状和奇纹异理因材雕刻出精美砚台。

易县发现汉代石黛板古易砚 易砚历史前推至东汉

日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易砚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国制砚艺术大师、易砚文化研究会会长邹洪利等专家学者再次专程赶赴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对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程中易县东汉墓发掘出土的汉代石黛板砚台研究鉴定,认定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古代易砚。这一发现将易砚历史由唐代至少前推到东汉,早于"四大名砚"五六百年,并印证了史料记载的易砚为中国石质书写砚的先驱地位,为我国"文房四宝"文化领域中的重大发现。

2006年4月至6月,为了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文物保护施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易县旅游文物局对易县南北林墓区进行考古发掘施工,出土了一组石黛板。日前,邹洪利在省文物保护中心经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断定:出土石黛板石质为玉黛石,与采于易县和徐水交界处的西峪的砚石相同,与现代玉黛石的石品花纹完全吻合,并与贵州紫袍玉带石、贺兰石、苴却石及端石有着明显的区别。出土墓地距离古易砚产地台坛村仅4公里,从石黛板的石品和地域上完全排除了外来砚石的可能性。之前,北京著名古砚收藏家、鉴赏家阎家宪先生也专程来到河北,对出土石黛板砚研究鉴定,认定该砚为古易水特有的玉黛石汉代

黛板石砚。石质细腻,易于发墨,雕刻古朴,为各代书法家和收藏家所珍爱。现在易水古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收藏热潮。

易砚名人

 今年4月12日,中国领导人访问日本之际,将一方精美绝伦的《八仙过海》易水砚赠送日本明仁天皇,为中日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这方珍品易水砚的设计制作者就是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经理、工艺美术大师年仅38岁的邹洪利。

易砚(奚砚)产于河北省易县(古称易州),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宋,为中国制砚之鼻祖,历代为宫廷贡品。弘治《易州志》载:砚石有紫、绿、白、褐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在清代,康熙、乾隆曾将易砚作为珍宝分赐左右亲近大臣;易砚、柳叶烟和磨盘柿并称"易州三宝"为清廷贡品。

经历

邹洪利出生于易水河畔的一个书香门弟之家,从小喜爱书画,善读书,喜欢听父亲讲述易墨和易砚的故事。小学时就懂得砚文化在中国东方文明大国中的地位,初中时就立志考入美术学院学习雕刻,将来开发易水砚,可命运之神偏不做美,高考时邹洪利以两分之差走进省卫生学院的大门。大学时他仍眷恋着家乡的易水砚,查名砚资料,访雕刻名师,积累砚知识。大学毕业时,邹洪利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回到了故乡,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到易县防疫站工作,工作努力业绩突出提升为科长。但工作之余经常研究考察易水砚,心系易砚的振兴和崛起。

1992年,易水砚最大的生产企业易县工艺美术厂改制,对砚文化艺术情有独钟的邹洪利积极参与,并购易水砚商标,吸纳砚雕人才,创办了燕下都易水古砚厂(后更名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承担起了开发易水砚培育龙头企业的重任。他遍访名师,虚心学习,精研细琢,经过十几年的磨砺钻研,终于成为制砚名师。

为提高易水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邹洪利开中华巨砚制作之先河,利用易水独有的巨型砚料和技术力量开发,制作出一方方前无古人的巨砚。1999年,为迎接建国五十年大庆,他设计制作重30吨的《中华九龙巨砚》陈列于北京中华世纪坛。199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制作的5吨巨砚《归砚》,现在作为国宝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4年中法文化年之际,邹洪利精心设计制作了一方精美绝伦的《乾坤朝阳砚》,于10月10日赠送给来华访问的法国总统希拉克。这方易水砚寓意深远,由大海、帆船、旭日、石胆、古松、楼阁、祥云、碧天构图,寓意是旭日明月朗照乾坤,祥云碧海孕育深情,天然玉黛清纯如水,中法友谊源远流长。此砚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法国人民的友好情意,易水砚的声名也随之漂洋过海。

为见证中华民族的腾飞稍崛起,邹洪利设计制作的巨砚杰作--《中华腾龙砚》2007年在易县雕刻完工,体积、重量、工艺为世界之最,现在已申报吉尼斯纪录。从设计构思、开采石料到巨砚竣工,堪称中国和世界奇砚。它的诞生,标志着易水砚的雕刻技艺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这方砚巨大而奇妙,是无与伦比的巨砚珍品。它主要是由56条龙、9只神龟、中国版图和日月等构图。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9条昂首腾飞的巨龙,喻示华夏九州繁荣昌盛;56条龙代表中华56个民族大团结,意为崛起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繁荣富强,人心向上和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美好愿望。九条主龙、九

只神龟,取九九归一之意。神龙吐水,源远流长,喻示华夏福如东海。9只寿龟寓意为祈盼江山永固、华夏一统之意。巨砚砚池由日、月组成,寓意为,天地孕育万物,中华与日月同辉。

《中华腾龙砚》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生生不息龙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精髓;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力量。既是巨无霸式砚雕艺术品,也反映出艺术家对祖国博大精深,极富生命力的传统文化的挚爱。

贡献和获奖

十几年来,邹洪利作为易砚文化艺术产业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为易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邹洪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被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易砚文化研究会会长、易县政协常委。他所领导的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成为易砚龙头企业,公司所产易水砚和独家注册的易水砚商标已经成为易砚的当家品种和精品名牌。邹洪利设计制作的易水砚先后获国际国内50多项大奖。

1988年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题词"易水古砚",国家主席杨尚昆题词"东方巨龙",给予高度评价。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彭真、杨成武等亲临易县挥笔题词,以示赞誉。

1994年易水砚荣获中国名砚博览会金奖,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

2001年易水砚被选为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特别指定礼品,赠送20余位国家领导和77位国家代表团团长。

2006年,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一行亲临公司参观,公司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易水砚技艺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易水砚再次荣获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砚"称号,并获金奖。《二龙戏珠》砚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易砚高级工艺美术师邹洪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家"。(陈继忠)

易砚之最

1999年,为迎接建国50年大庆,设计制作重30吨的《中华九龙巨》砚陈列于北京中华世纪坛。

199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制作的5吨巨砚《归》砚,现在作为国宝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4年中法文化年之际,张淑芬创意邹洪利设计制作了一方精美绝伦的《乾坤朝阳》砚,于10月10日赠送给来华访问的法国总统希拉克。

2006年10月,安倍就任日本首相后把中国作为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并达成双方高层互访意向,揭开了中日两国关系新的一页。为纪念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增进中日文化交流,张淑芬和邹洪利根据中国八仙过海的神话设计制作了《八仙过海》砚。

2007年,为见证中华民族的腾飞和崛起,迎接党的十七大和北京奥运会,张淑芬和邹洪利共同设计制作了巨砚杰作--《中华腾龙》砚,体积、重量、工艺为世界之最,现在已申报吉尼斯纪录。从设计构思、开采石料到巨砚竣工,堪称中国和世界奇砚。它的诞生,标志着易水砚的雕刻技艺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为华夏制砚艺术锦上添花。这方砚巨大而奇妙,是无与伦比的巨砚珍品。它主要是由56条龙、9只神龟、中国版图和日月等构图。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9条昂首腾飞的巨龙,喻示华夏九洲繁荣昌盛;56条龙代表中华56个民族大团结,意为崛起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繁荣富强,人心向上和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美好愿望。

价格影响因素

材料

易砚材料选自易水(河北保定易县)两岸岩石。经年易水冲击,并当地特有气候滋润方成其独特风格:灰色转褐,间以各层浅绿,是称玉带石。制砚之妙,全在匠人对石材的理解。荒料从外表观看是看不到其内部颜层所在。匠人在破料时的战兢心理可想而知。所以,制作30x20x2-3(单位:厘米,下同)近似于一本杂志大小]的成本颇高。待到破料之后,即可得到角料,精打细算,又可制成20x10x2-3之砚。此时石料真相已现,故成本相对就可低些,也就是我们可以买到相对的低价易砚,不是石材质次,而是开荒料之风险已过。又有细心匠人,更是在处理20x29x2-3砚料时,心中预作打算,留下10x10x2-3料再制小砚(有称掌砚),价格自然再低一层。

人文环境

当今,我们身处都市,早已习惯人际间的频繁交往,殊不知易水之畔,人迹稀少如故,若君亲往彼处,必然可以感觉到时光仿佛停滞不前,呼吸到的是古人所一直描述的苍凉悲壮。匠人们地处闭塞,一般不与外人沟通,常怀警惕,所以,愈往深处,愈可觅得价廉物优之砚;但也可能不得而归,因为封闭的匠人可能压根儿就不接受你,就不卖给你!

交通状况

中国出了个李白,名句写在那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千百年来大家都知道四川交通之不便。老梦比不上李白的万分之一,不过还是要说:即使在社会比较发达的今天,从上海去易水也是件足以让人不寒而栗的任务!过了石家庄就象回到了抗日战争年代。穿过冀中平原时竟能断言日本鬼子对冀中的扫荡简直是白痴之举。收购石砚并带出不谛为一次探险行动。

品评易砚

易县人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形象地喻为"一分水二分田七分山"。不用多说,在他们生活的这方水土上,山占了绝对的多数。但山多也为这个县的50多万人口造了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能养人,山亦同样能养人。

易县人常自豪于身前身后的历史故事、风水宝地和名山秀水。在中国的古代史上,敢面对秦王举起利剑的荆轲,即是这方水土养育出的大英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得益于这里的水和土。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为了保护家乡的父老乡亲免遭强虏的屠戮而引敌走上悬崖的五壮士所留下的悲壮故事,则缘于这里的山。还有因山水相合而让大清皇帝垂青的永宁山水,更以令人叹为观止的清西陵,而走进世界文化遗产之列。当然还有远近闻名的云蒙山、千佛山……其实,易县人不仅仅是自豪,他们还继承了一大笔用数字和金钱无法来衡量的千年万年享用不尽的来自历史、自然和非物质文化的遗产。

易砚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宝。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书画界的人要是说起砚台,都知道"南有端北有易"。当你走进我国砚雕界唯一一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看着那或硕大或端庄或纤秀的一方方砚台,体验那来自指端的润润感觉和品味大书画家启功、刘炳森等人的赞美之词时,你会觉得,"北有易"绝不是浪得其名。

既是公司总经理又是易水砚设计雕刻名家的邹洪利告诉我们,他们生产的易水砚所用的石材,全部采集于易县的狼牙山。而雕刻则全部是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来完成的。

在制砚车间,我们见到了一个戴眼镜的制砚师傅,在他眼前放着一块一尺见方的原石,原石上刚刚落下几刀刻痕,还看不出来刻的是什么图案。当我们问他怎么没见石头上有先画出来的什么图案时,他拍拍自己的脑袋说:"都在这里呐!"

其实,外行人不知道,成砚是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首先是选材。山有的是,石头也有的是,但并不是所有的山都产能制砚的石,而能制砚的石又有三六九等,你绝对不能拿一块很一般的石料去雕刻一方有很复杂图案做工又很精细的砚台。一般的砚台用材都是看上去很普通的片石,而售价能标上10万元的砚,选用的基本都是上好的大块料石。

车间主任的办公桌上放着3块巴掌大的已基本制作完成的样品砚。主任说,这是北京一个中学百年校庆想做的纪念砚。在设计时,学校只给提供了一张学校的代表性建筑照片,他们在设计时联想到了"桃李满天下",于是便将两者结合到了一起,很快便完成了带有结满桃李的树木与代表性建筑浑然一体的校园图案的样品的制作,选用的石料便是能制作一般砚的一种片石。

在一个很大的库房里,我们见到了一个长5米多、宽2米多、高1米多的《九龙合壁》砚,便是一大整块石料雕刻出来的。主人指着盘旋翻腾的九龙告诉我们说:"这么大的上好砚料本身就不多,发现了并把它设计制作成什么样的砚,是一个很不好下决心的事。设计不错,雕刻也不错,但石头里面的质地怎么样,能不能与你的付出成正比,都有很多未知数。现在这个砚让我们很欣慰,因为在雕刻后发现的"石胆"和我们对料的判断很吻合。"顺着主人的手指,我们看到最中间的大龙吐出的舌尖上,托着的便是那个砚的魂--"石胆"。

在众多名家留下的墨宝中,大画家吴作人题写的是"东方龙砚"。应该说这是一幅名副其实的题字。因为"龙"是这个公司在制砚时首选的题材,无论是数米大的砚,还是巴掌大的砚,都有很多龙的图案。这些图案或"龙腾盛世",或"双龙捧寿"、"龙凤古琴",无不寄寓着希望、吉祥、祝福、天人合一之情。中华世纪坛收藏的巨砚《中华九龙》,更是对中华民族新世纪的腾飞寄予了无限的期望,而制作这方巨砚,数十名雕刻师整整用了3年的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