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新闻 > 正文
    
网购完善监管可引入诚信认证制度
2011-08-18 11:48:19 来源: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香港商报》17日刊出评论说,网上购物带来无穷方便,但同时也引来一系列信用问题。民众对于网上购物,其实也抱持一定程度的将信将疑态度,这无疑会大大窒碍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香港商报》17日刊出评论说,网上购物带来无穷方便,但同时也引来一系列信用问题。民众对于网上购物,其实也抱持一定程度的将信将疑态度,这无疑会大大窒碍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信用监管,引入类似“诚信店”的信用认证制度,让互联网成为安全、讲信用及真正有效方便交易的平台,网上购物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康蓬勃。

  文章摘编如下:

  网上购物带来无穷方便,但同时也引来一系列信用问题。香港消委会昨公布,去年接获的网上购物信用投诉激增2.3倍,多达439宗,平均每天都逾一宗;当中,既有因为送货安排不当,对消费者构成不便,也有遇到货不对办,贴钱买难受的情况,甚至有人还遭遇骗财,最终能否追讨都成了问题。显然,互联网世界愈来愈大、愈来愈与现实挂耻,与不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惟香港相关监管工作却一直未追上,导致应“网”而生的问题亦愈来愈多。如何完善信用监管,让消费者放心在网上购物,健康发展网络经济,成了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网络化已是21世纪的必然趋势。互联网为人们带来方便,足不出户、指头几按,不单可以饱览多至泛滥的信息,且受惠交易成本较低,网上购物等商务活动亦日趋频繁。2009年,香港已有多达86%网民曾经透过网络购物,互联网经济规模更达960亿港元,相当GDP的5.9%。然而,树大有枯枝,在多不胜数的信息当中,总是良莠不齐;同样,网上交易网站也难免质素参差,单凭消费者未必可以有效分辨。

  事实上,网上消费与传统的购物模式大不相同。由于无法当面交易,单靠网络,很大程度只能靠个“信”字。不过,“隔山买牛”,是否真个“信”得过?

  就B2C(企业对消费者)而言,例如网上商户在港有无商业登记?即使商标耳熟能详,又是否伪冒的欺诈网站?海外商户的跨境交易纠纷又如何处理?至于C2C(个人对个人),例如拍卖商品,风险则恐更高,更难提供保障。消委会收到的网上购物信用投诉之中,就有一半涉及非本地注册公司以及私人之间的交易;而值得关注的是,限于职权,消委会亦根本未能处理,既难事前妥善监管,事后出现问题也可能影响追讨。

  网络交易固然方便,但亦有其缺点。正正由于遥距交易,不单交易对手信息不明确,就连货品信息亦然,多由网站单方面提供相片及相关数据,交易前消费者根本难见实物;落实交易后,售后服务更加未必完善,例如送货便易生错误,而遇寄失、或者货不对办,补寄或退货安排亦可能涉及额外费用,消费者最终反而费时失事,未能方便之余,更或带来不便。

  加强监管,不论是完善相关法例,抑或引入有效的信用保障制度,以配合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业态,都应与时并进。其中包括:针对网上购物设立冷静期,即使交易后感到不妥也可原银退货,这可大大提高买卖双方的保障,市场上已有网站自发执行,以提高消费者信心;亦可参照现时市场做法,引入类似“诚信店”的信用认证制度,并进一步地由监管机构负责评审(商户提交申请),消费者在选择时也有更清晰的指引。

  网络世界透明度高,但也有其不透明的地方。不少市民对于网上购物,其实也抱持一定程度的将信将疑态度,这无疑会大大窒碍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制约了这个平台的应有潜能。所以,惟有不断完善监管,让互联网成为一个安全、可信及真正有效方便交易的平台,网上购物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康蓬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