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商务信用平台(BCP)了解到,近日,有媒体曝光海底捞骨头汤和饮料是兑的,引起渲染大波。而后,从海底捞官网声明看到,海底捞承认骨头汤及饮料确系勾兑。一向形象良好的海底捞也陷进去了。结果会如何呢?公众愤怒的是勾兑?是欺骗?还是对食品安全的无奈?对海底捞的期待破灭?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对媒体表示,海底捞隐瞒产品信息,涉嫌欺诈。
媒体爆料
据中国商务信用平台(BCP)了解到,昨日,有外地媒体曝光指出,知名火锅连锁店海底捞的白味汤锅以及饮料,包括柠檬水和酸梅汤等均是冲兑而成,并统一要求服务员避谈汤料以及饮料的成分。
记者就访
记者致电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其负责人坦陈白味汤锅和饮料确系冲兑而成,但表示所有的原料配比均严格按照总部的要求配置,采用的原材料均来自于通过ISO资质认证的大厂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并没有人为地“隐瞒”。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中山南路上的海底捞餐厅,南京“海底捞”承认骨汤勾兑。海底捞翠微店顾客依旧盈门,锅底配料保密生产厂家可查。
海底捞回应
据中国商务信用平台(BCP)了解到,海底捞公司官网声明称:“海底捞的白味汤锅、柠檬水及酸梅汤均由带有合格资质证明的正规厂家给我们提供原材料,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行索证、索票,操作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各个门店按照总公司标准统一规定的配比和比例进行配制。我们按照国家添加剂公示的要求进行了公示及备案。”海底捞公关部经理曹静表示,骨头汤是购买的浓缩骨膏加水兑制而成,骨膏是用骨头汤熬制的,“市民买的酸梅晶,买回家后也要用水冲开,我们做的就是这个还原工作。
专家解释
据中国商务信用平台(BCP)了解到,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海底捞在京门店率先公布“食品添加剂明细”,包括海鲜酱、海底捞豆花等共10种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添加剂的用量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海底捞的食品材料有百余种,没有公示的食品意味着未使用添加剂。
海底捞公司公共关系部经理曹静称,媒体报道和公众认识存在一个误区,其实勾兑并不等同于添加剂,所以没有在公示的范围中。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一名教授称,现在的食品行业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是原料熬制的,所以勾兑在餐饮行业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从食品加工的角度来说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关键是要看原材料的成分,里面是否含有有害成分、违法添加物等。”他表示,如果原材料中不含有害物质,那么勾兑出的汤自然也是无害的。
- 电子商务遭遇诚信危机:M2C新格局隐现 2011/10/25
- 透过现象看本质:喧闹的中国电子商务 2012/03/12
- 团购业18月生态演变:资本秒杀 从泡沫到幻灭 2011/09/13
- “叫板”免费品茶 京茶叶市场自行捣毁“消费陷阱” 2011/09/05
- 中企境外被拖欠千亿美元 规模企业应收账6万亿 2011/05/11
- 信用监管:填补团购信用缺口 2011/11/18
- “暴力抗税”以及谁的淘宝? 2011/11/08
- 关于电子商务B2C的一些思考 2012/03/16
- 虚假宣传使得团购无信用 2011/11/07
- 信用成团购隐患 团购业面临危机 201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