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新闻 > 正文
    
沃尔玛被曝大连欠租过亿元 凸显主力店模式褪色
2012-09-02 20:24:49 来源:搜狐网
曾经轰动一时的“沃尔玛欠租过亿” 事件,日前有了新进展:房东大连万国购物广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万国”)的执行申请“被撤销”。

此前,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强制执行,要求大连沃尔玛向大连万国偿还租金。

双方的新一轮对决将继续上演。8月21日,大连万国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笔迹鉴定催促函”,再次要求对一份疑似“造假”的撤诉笔录进行司法鉴定。这一司法鉴定请求,将有可能把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也一并推上被告席。

据了解,从2005年第一份仲裁裁决书至今,沃尔玛在大连的租赁官司已先后判决了3次,都是大连万国胜诉。然而,双方各有说辞。大连万国声称,沃尔玛于2002年租用商场却一直未支付租金;而沃尔玛方面则声称,大连万国工期延误,交接不合法、房屋证照不齐、未完成工程。

这桩事件其实凸显的是:作为购物中心或城市综合体主力店运营者的零售商,与房东即购物中心的拥有者——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微妙关系:在今天,租金日益成为零售商“不能承受之重”时,地产开发商也不愿为零售商作嫁衣裳了。

博弈不止

近年来进入市场的很多商业地产开发商,资金不足,经验不足,却贸然进入市场,给日后埋下了不少风险。

大连沃尔玛和大连万国的合作模式,在目前市场上十分普遍。据了解,1999年,大连万国与大连沃尔玛签订协议:按照沃尔玛提出的要求,大连万国出钱出地,在大连市甘井子区为其专门建设山姆会员店。按照双方合同约定:以2002年6月11日为限交接,大连沃尔玛作为承租方租用该商场经营,租金每年1000余万元,租期15年。

“会员店相当于定制产品,跟一般超市的要求不一样,仓库和卖场是合一的。当这种不同与一般超市要求的物业建成后,如果沃尔玛不满意,大连万国想改造物业的难度是很大的,因此也很难转出去。”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实际上,开发商延期交付,甚至由租赁方垫付工程款、装修款的情况并不少见。王永平认为, “近年来进入市场的很多商业地产开发商,资金不足,经验不足,却贸然进入市场,给日后埋下了不少风险。相比来说,那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如万达、中粮等,即使与零售商合作了很多项目,也不易出现类似纠纷。这其中除了经验和资金实力外,其中也不乏一些玄机。比如当一家开发商在多地都有项目时,零售商顾忌到以后的合作,也不会提出霸王条款。”

租金高涨

中国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多半是从住宅市场转型过来的,他们的心态是挣快钱。比起售卖物业,租赁物业的回款速度还是要慢多了。

零售商和品牌商们原本并不丰厚的利润,正在被不断上涨的租金所吞噬。

日前,俏江南集团董事长张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房租压力极大,房租已经占了俏江南营业收入的20%,在某些店铺,租金甚至能达到营收的40%~50%。

苏宁电器年报显示,2006年到2011年,苏宁电器的扩张多在租金基数较低的三四线城市。然而,其年租赁费用却从9.5亿元增加到36.2亿元,增幅高于其营业收入的同期增幅。截至2011年末,苏宁电器自持的连锁店的比例仅为2%,苏宁计划在2020年将自建店比例提升到10%~15%。

“零售商的租赁合同一般是10年~15年。15年前,房地产行业没有现在这么火爆,所以那时的合同中规定租金上涨幅度还是比较均衡的,但是随着近些年地价呈几何幅度上涨,零售商已经不堪重负了。”王永平认为,中国租金的整体水平跟国外同类城市相比仍然偏低,因此中国商业地产商的租金回报不及海外同类企业,而中国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多半是从住宅市场转型过来的,他们的心态是挣快钱。比起售卖物业,租赁物业的回款速度还是要慢多了。

“近些年,进入商业地产的企业和游资也越来越多,从而将地价推到惊人的水平。”万达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一线城市的良好地段,楼面地价达到2万元/平方米已不是新鲜事,加上建设、装修等成本,地价会达到3万元/平方米,完工后,租金成本必然达到20元/米/天左右。“但是,从全国的基本面来讲,目前的供给量又太大,综合体和购物中心早已过剩。为了把商铺、公寓卖出去,开发商宁可赔钱,也希望能招来一个知名零售商,以增加项目人气。”

“零售商的业绩,说明了中国实体经济的情况。房地产作为虚拟经济,如果不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必将成为障碍。”在王永平看来,零售业大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已经过去,目前正进入运营精细化的阶段。

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以及食药安全薄弱等行业诟病,近几年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国食品、药品企业如何建立相对完善的信用投诉、监督体系,对企业进行信用认证和信用评级,如何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已成为整个行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行业信用等级评价是商务部和国资委共同组织开展的,旨在推进我国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06年至今,已有百余家全国性商会协会参与了此项工作,覆盖了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提升了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以及商会协会服务会员的能力,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商务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