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走访了北京市西城区某大型超市,发现食用调和油在名称标示、配料比例、营养界定、价格界定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据了解,调和油是将两种以上的油脂按比例调配成的食用油,一般选用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原料,再配上米糠油、玉米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并不复杂,就是根据人体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就成为调和油。
2004年,新的国家食用油标准开始施行后,当时食用调和油市场的随意勾兑现象、标识混乱、名称繁杂等问题引起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注意,于是制定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进入工作议程。然而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食用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
消费者:不清楚花生调和油中含多少花生油
家住西城区月坛北街的宋先生一家正在超市粮油区挑选食用油,宋先生向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表示"一般买油都来超市,觉得这里的质量更可靠",在记者问及对调和油是否了解时,宋先生说"知道食用调和油,就是几种油混合起来吧,但我一般不买调和油,感觉买纯种油更放心一些,混在一起估计油的营养会受到影响。"
家住甘家口附近的王女士则认为"调和油的营养应该更均衡吧,哪种油都能吃到,但是不太清楚哪种油占的比例更多一些。"记者随机查看了某知名品牌的一款"花生浓香食用调和油"(净含量:5升),其配料成分为:大豆油(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菜籽油(加工原料为转基因油菜籽)、花生油、芝麻油、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正如王女士所言,商品的外包装上,并未标注出各种油的配料比例。
记者查看该品牌的另一款食用调和油,配料: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食品添加剂(TBHQ)。同样的,该款调和油也没有明确的勾兑比例。对此,超市营业员解释说"食用油都是只标注配料成分的,这里所有的调和油都没有标明具体的配料比例。"
质监部门:每种油兑了多少很难检测
对此,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内市场中食用调和油随意勾兑、标识混乱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相关部门就已启动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制定工作;2008年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开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08年10月25日,但至今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仍未出台。
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对于调和油的成分比例并不列入检验,那么国家标准为何迟迟难出台?
据媒体此前报道,质监部门也表示,调和油一旦勾兑完成,要通过检测仪器来分辨出添加了什么油、成分是多少,难度非常大。调和油不像纯食用油,纯食用油掺了一点别的油就可以检测出来;但调和油却不是这样,由于各种油的脂肪酸结构组成差别并不那么明显,所以对调和油只能检测出特定油种有还是没有,具体比例很难检测。
随着检测技术不断升级,国家并没有放弃对调和油的监管意图。在今年7月中旬举行的"2013年全球油脂油料产业峰会"上,卫计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二部有关人士透露,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修订整合工作已启动,要将调和油纳入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增加相关数据定义和安全指标,并添加标识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针对这一行业现象,相关部门确定将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启动制定《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据悉,国家标准将规定调和油包装标签上必须标明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油种占调和油总体含量的百分比,而且其他成分的名称与含量也必须标出。
调和油定价随意:什么油贵就标什么
伴随调和油随意勾兑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调和油的定价。
北京市民刘军翔向记者表示"好几次都买花生油回去,因为看着价格便宜,但是买回家才发现是调和油。也不知道这花生调和油里能含有多少花生油,值不值这个价格。"
调查中记者发现,超市食用油货架上约四分之一都在出售调和油,这些产品有的叫"食用调和油",有的直接叫"花生调和油""橄榄调和油",只是在质量等级上标注了"调和油"字样。
一款名为"山茶橄榄油(调和高级烹调油)"的配料为:玉米油、油茶籽油、特级初榨橄榄油,实为调和油,却名为橄榄油,其价格也是按照橄榄油的标准定价。业内人士表示,调和油定价通常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哪种油贵就按哪种油起名、定价,哪种油便宜,就在配料时多添加该种油的比例,而消费者无法知晓其中不同油的比例,只能按照产品名称做一个简单区分。
根据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食品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在标签上一一排列。上述品牌的此种"山茶橄榄油"的配料列表末尾才是"特级初榨橄榄油",这也就是说,此款调和油橄榄油成分含量并不多,却将油的名称定为"山茶橄榄油",价格也相对较高。
调查中,类似的情况非常普遍。"同样是调和油的原料,大豆油和花生油价格差远了。"刘军翔先生表示,按照现在超市售价,大豆油大约七八块钱一升,而一升花生油则要25元左右。"我说调和油怎么能卖到15元一升,原来这个比例说不明白,就傍上了花生油的名字。"
事实上,市场比较常见的花生调和油之外,用单一油种命名调和油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是什么油贵就标什么,坚果调和油、橄榄调和油的配料表里,坚果榨油、橄榄油都排名靠后,然而以之命名的同时,价格也随之攀升。
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该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在成品中的含量,可在这些调和油的标签上都见不到成分占比。
国标难产我们该如何选购调和油?
食用调和油在我国已有20年历史,广大消费者也认可它是一种健康与营养相结合的食用油。但是,这种好的油品被少数不良企业随意挂名以次充好,致使食用调和油的名誉受到影响。在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之前,消费者该如何识别和选择食用调和油?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韩育梅教授认为,最简单的分辨方法是仔细看调和油成分配料表的排列顺序。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也就是说,调和油中配料排得越前的,表明当中此成分含量越高。
韩育梅建议,消费者在选择食用油的时候,不要一种油一直吃下去,因为一种油的脂肪酸构成单一,营养特点也不同,应经常更换烹饪油种类,这样各种脂肪酸的摄入就比较均衡。"大家也可以自己动手调配调和油。大豆油、玉米胚芽油、花生油、或者胡麻油按一定的比例调配,这样就能保证一天摄入多种的植物油,达到营养平衡的作用,既吃得放心,也吃得健康。"韩育梅强调:"调配时要注意,一定要买加工工艺一致的油,买色拉油系列、精炼油系列。"
此外,无论吃多好的食用油,吃多了都会影响人体健康。根据国内相关调查表明,消费者平均每天食用油量为45克,明显超过了成人建议摄入量25克-30克。所以,无论是使用何种品牌的食用油,都应该减少食用油的烹调用量。
掌勺时如何精确控制油量?韩育梅向大家推荐了一种十分简便的操作方法:一般家庭都有标准的陶瓷小汤勺,这种小勺的盛放量约为10克,也就是说,拿这种吃饭配的小勺装食用油,只要3勺就够一个人吃一天了。(中国新闻周刊网)
- 看不见的生活成本 警惕各个领域的垄断 2013/08/20
- 蒙牛确认特仑苏等液态奶涨价 伊利暂未答复 2013/08/20
- 路虎价高因价格操纵 除去税费仍比国外贵60万 2013/08/20
- 民间治癌假药案被判10年 倒逼中医药法出台 2013/08/20
- 山西省药监局曝光21起非法保健食品典型案件 2013/08/20
- 国富泰招商银行共推中小企业增信融资贷...
- 商务信用研究中心
- 国富泰网络信息搜索暨舆情监测情报分析...
- 国富泰信用服务白皮书(V2.0)
- 儿童节遥想:何时能还孩子一片净土?
- 羊肉掺假门再创国人消费信心
- 农夫山泉“标准门”折射中国市场三大缺...
- 国富泰与360战略合作发布会
- 有多少潜台词隐藏在“限奶令”背后
- 《中国行业信用评价A级以上企业名录(...
- 315·BCP网购投诉大盘点
- 毒校服事件警醒服装制造业
- 电子商务非法外之地 亟需认证门槛与信...
- BCP参展2012中国网购会推广认证...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