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新闻 > 正文
分享到:
    
构筑诚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势在必行
2014-01-17 10:35:28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会议原则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穴2014—2020年?雪》,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基础建设;三是用好社会力量;四是加快推动立法。

 时报时评本报评论员

周子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会议原则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穴2014—2020年?雪》,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基础建设;三是用好社会力量;四是加快推动立法。

正如美国科学家、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言,“信用就是金钱”,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道德经济,一些经济行为需要利用法律来约束,另一些必须依靠信用、诚信来解决。

有人这样精辟地概括信用:“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可见,信用是为人处事、治国安邦、办企经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它是社会公平、正义观念和具体民事、经济法律规范之间的连接纽带,是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以及人、企业、政府相互之间连接友谊的桥梁,它要求人们在民事和经济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不负对方的信赖,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进一步指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很显然,全社会对征信业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经历了从金融、经济到社会范畴,从局部领域到社会其他领域,从一行业到多行业,从中央各部门到地方的发展历程,其中,还重点突出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实现了从广度到深度的纵深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公布的《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穴2003-2013?雪》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为8.2亿自然人和1859.6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不过,目前信用缺失仍是我国发展中突出的“软肋”。由于缺少信用体系的约束与惩罚,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失信行为越来越广泛,情节越来越恶劣,比如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坑蒙拐骗等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仅使广大企业和公众深受其害,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效率,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因各种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

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当下,借贷关系的产生必须以信用为基石。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毫不隐晦地批评中国金融体系最缺信用体系。在他看来,中国不缺银行,但“缺乏一个对十年以后中国经济成长承担责任的金融机构”。而阿里巴巴并非在做金融,而是在建立一个可靠的信用系统。“互联网拥有着大量的数据,今天中国缺的是银行改造。中国缺的是一套动态的、准确的信用体系,而我们正在做这样一套信用体系。在我们眼里,企业没有大小、国有民营之分,只有有信用、没信用之分。银行如果把这个做好了,就没有我们的事了。”

由此而言,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不诚信行为,切实改善社会信用状况,建立起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以及人、企业、政府相互之间的信任纽带将势在必行。有专家指出,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完善制度规范,既要提高失信成本,也要增加守信收益;既要强调自律,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的内在自觉性;又要加强外律,完善社会规范、规则等硬性约束,做到内外结合。(中国经济时报)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