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政经要闻 > 正文
    
钢铁产业政策新修订:钢企规模将上亿吨级
2009-11-04 10:08:00 来源:

  
  截至2008年底,全国出现了1000多家钢铁企业,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 
  “到2015年,全国将形成1~2个规模达亿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集团,形成若干个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集团。”参与《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修订稿(下称“新政策”)制订的一位权威人士,昨天向CBN记者透露了新政策中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实施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下称“旧政策”或“2005版政策”)是2005年制定的,由于钢铁行业现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政策已不再适应当前发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做的新政策基本成型,目前正在征求企业及相关部门意见。
  CBN记者昨天通过权威渠道了解到,新政策修订了包括中国钢铁产业定位、调整产业集中度、产业布局调整方向等10项主要内容,与旧政策相比,新增了循环经济和外贸政策两个篇章,在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意见后,还将做一些修改,预计今年内公布,明年开始实施。
  旧政策诸多目标未实现
  “目前来看,原来提出的一些政策目标和措施已经不适合当前形势了。”上述参与新政策修订的权威人士表示,“虽然旧政策总体上对钢铁行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毕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旧政策存在两个方面问题:由于政策可操作性较差,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没有很好或拒绝执行,导致执行力度不够;其次是执行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5年7月,2005版政策开始实施,这一年全国钢铁产量为3.5亿吨。到2008年,粗钢产量就已经达到了5亿吨。从2005年开始,国内即提出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但是这个言论都被随后几年每年五六千万吨的增量事实击碎,形成了“年年喊过剩,年年产量暴涨”的尴尬局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内部人士告诉CBN记者:“这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认识不够深刻。”如2005版政策中提到的钢铁产业布局调整,新增生产能力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原则上不再大幅度扩大钢铁生产能力。“这个政策最终是把大企业给调整住了,中小企业获得了飞速发展。”鞍钢集团一位高层告诉CBN记者。
  中小企业飞速发展最终带来了环境污染、集中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由于集中度不升反降,导致中国钢铁企业陷入被上游“卡脖子”的境地。这又导致最近几年决策层特别强调鼓励钢铁行业进行兼并重组。
  大幅提高集中度
  在提高集中度方面,2005版政策中已经提及,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从现在来看,这一目标并没有很好地估计形势。截至2008年底,全国出现了1000多家钢铁企业,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
  由于钢铁行业大发展,出现了严重依赖国外铁矿资源、铁矿石流通秩序混乱、全国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投机经营倾向较重的一系列问题。
  上述参与新政策修订的权威人士表示,新政策据此提出,2015年全国计划将形成1~2个规模达亿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集团,形成若干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中度达到65%以上,2020年要达到75%以上,比2005版政策多出五个百分点。
  这一目标也比今年年初公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振兴规划”)更进一步。振兴规划提出,力争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万~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由于新政策中并未提出亿吨级钢铁企业的具体指标,有钢铁企业对此提出质疑。武钢集团一位高层告诉CBN记者,亿吨级不能是简单的数字规模,应是在效益基础上的亿吨级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