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信用工作 > 正文
分享到:
    
解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
2019-08-01 09:28:56 来源:人民网
加强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服务,打造中关村企业信用体系升级版,制订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等。

一、文件出台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要加快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协调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办法。市委市政府强调,要以首善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并要求中关村在推动北京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关村园区设立30周年。作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关村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宗旨,一直发挥着改革试验田和创新排头兵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既是中关村深化创新驱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根本要求,更是中关村必须担负起的历史使命。在此背景下,结合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总体要求,中关村管委会牵头研究制订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二、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行动计划》坚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明确了中关村示范区今后五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注重政策的前瞻性、示范性和引领性,突出中关村在深化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及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使命担当。

一是研究提出了中关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围绕“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化改革开放为主线,研究提出了以高质量的制度供给、高质量的科技供给、高质量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高质量的发展效益和高质量的开放协同格局为主要内容的中关村高质量发展内涵体系。

二是突出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面向未来五年发展,在政策创新先行先试、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率、提高发展效益和开放协同创新等方面研究提出了定性发展目标,基于中关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定量指标,形成了未来发展愿景。

三是明确了《行动计划》主要任务。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实施改革先行先试行动、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创业服务升级行动、高精尖产业培育行动、人才培养集聚行动、科技金融创新行动、协同发展促进行动、开放合作提升行动,提出了具体工作举措。

三、实施“八项行动”

一是改革先行先试行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探索建立央地联动协同的政策实施机制。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制订实施中关村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加强高质量专利培育转化,实施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和“双创”企业知识产权帮扶计划。推动设立中关村知识产权仲裁机构,加快建设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国外专利申请支持政策和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加大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合作投入,支持社会力量设立公益性科研基金,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供需对接。推进中关村创新智库建设,鼓励深入研究中关村创新激励政策等。

二是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前沿趋势,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芯片设计工具、通用操作系统、基础核心材料、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创新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建设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加快建设一批新兴技术和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和分阶段支持机制。推动科技军民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科技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和特色园,探索建立军民两用技术联合研发和投融资机制等。

三是创业服务升级行动。扩大科技成果源头供给,建设高校院所高价值专利库,支持高校院所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推动“双创”服务升级,出台支持硬科技孵化器政策措施,支持大企业建设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平台,探索建设一批混合功能型创业社区和创新小镇。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助力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做强做大等。

四是高精尖产业培育行动。建立重点产业培育支持机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大健康、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开展重点细分领域专利导航分析,联合中关村相关分园制订细分技术领域产业发展政策。设立中关村一区多园高精尖产业项目专项资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等跨界融合,加快推进中关村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品牌。支持引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大力培育发展研发经济,支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经济发展。

五是人才培养集聚行动。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完善国际人才出入境管理、人才评价激励以及服务保障等政策,争取在吸引外籍人才来中关村创办企业、工作许可等方面探索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建设中关村外籍优秀毕业生创业服务平台。吸引各类高端人才集聚发展,搭建国际人才服务咨询、信息共享、需求对接平台,发挥新型研发机构聚才作用等。

六是科技金融创新行动。完善天使创投发展环境,引导天使和创投机构聚焦科技型企业开展早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制订实施吸引外资投资机构集聚发展措施。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协调推进新三板市场分层等制度改革,配合深化实施“新三板+H股”改革,优化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服务工作机制。加强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服务,打造中关村企业信用体系升级版,制订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等。

七是协同发展促进行动。加强分园统筹协同发展,编制一区十六园统筹发展规划,优化完善分园管理体制,强化各分园之间、各分园与“三城”的协同联动。建设高品质园区载体,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支持良乡、沙河高教园区建设,深化中关村发展集团改革转型等。

八是开放合作提升行动。提升国际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创新合作载体,着力提升“中关村论坛”国际影响力。集聚国际创新要素,促进科技类国际非政府组织落地示范区,探索引入国际专业团队参与相关专业园区建设管理。加强国内重点区域合作,围绕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科技创新园区链,加快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合作园区(基地)建设,提升中关村京外合作园区发展水平等。

四、保障措施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行动计划实施,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形成合力推进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格局。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跨层级、跨部门的政策协调,进一步发挥中关村先行先试作用。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跟踪行动计划实施进度,开展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加强重点任务督办,确保各项任务取得实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