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十六大以来商务成就综述之七
2012-11-06 08:50:26 来源:商务部网站
十六大以来商务成就综述之七:中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崛起

十六大以来商务成就综述之七:中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崛起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下发后,中部地区(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6个省)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对外开放环境日益改善,形成了以开放促发展、促崛起的良好局面。

一、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一)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10年来,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182.2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628.2亿美元,增长9倍,年均增长27.7%,占全国比重由2.9%增至4.5%;其中,出口从111.8亿美元增至930.6亿美元,增长8.3倍,年均增长26.5%;进口从70.4亿美元增至697.6亿美元,增长10倍,年均增长29%。

中部六省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分省区进出口总额(单位:万美元)

(二)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10年来,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由2002年的13459家增至2011年的39336家,占全国总数比重由6%提高至9%;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累计由616亿美元增至2431亿美元,增长4倍,年均增长16.7%,占全国比重由6%提高至8%;累计实际使用外资(注册资本中外方所占金额)由222.8亿美元增至1004亿美元,增长4.5倍,年均增长18.2%,占全国比重由6%提高至8%。2006年以来,中部博览会成为推动中部六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区域及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共计签署利用外资合同项目2254个,合同利用外资1057.5亿美元。

分省区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单位:亿美元)

分省区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外方金额(单位:亿美元)

(三)对外投资合作取得新成绩。“十一五”以来,中部地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由2006年的1.67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27.2亿美元,增长16倍,年均增长75%;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由22.7亿美元增至130.3亿美元,增长5.7倍,年均增长42%;截至2011年底累计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5万人。国际并购取得突破,2012年1月湖南三一重工以26.54亿元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90%股权。

二、积极打造全球加工制造中心,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

10年来,中部地区凭借要素供给充裕、产业配套能力强、区位条件独特等诸多条件,以及相较于东部地区综合商务成本优势,成为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首选地区和重要基地。

(一)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初具规模。目前,中部地区共有马鞍山、宜春、荆门、衡阳等26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2012年上半年,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519个,其中国际产业转移项目229个,区域产业转移项目1290个;新增税收18.1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7.9万人。近几年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加快了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步伐,以郑州、洛阳和晋城为重点,形成了中原金三角制造基地,仅晋城基地就解决就业11万人。

(二)园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中部地区依托各类产业园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引导产业转移向园区集中。目前,中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由2002年的9个增加至44个,2011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达8143.6亿元,进出口420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539.5亿美元,分别占中部省区的7.8%、25.8%和54%。

(三)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显现成效。大力发展金融、软件、文化等服务贸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2011年中部地区离岸合同额达17.6亿美元,离岸执行额12.8亿美元。2012年,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武汉软件新城开工建设,建成后入园企业将超过1000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可创造10万个就业机会。

(四)城市产业发展集群逐步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京九等交通主干线,一批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和外向型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开放型经济发展深入推进,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等产业强势崛起。

三、加强引导和服务,综合环境明显改善

10年来,中部地区着力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以优质的开放环境吸引外部投资。

(一)对外开放平台和设施建设加快。10年来,中部各省纷纷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公路、水运、航空和铁路物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河海联运”、“陆海联运”等多种跨境运输形式蓬勃发展。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和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相继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沙等一批内陆“无水港”口岸正在形成,武汉、南昌等国际物流中心颇具规模。与加工贸易相关的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引导促进政策日益完善。2010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2010年4月商务部发布《中国中部地区外商投资促进规划》,联合多部委多次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还安排专项资金积极支持中部地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2007年4月,上海、天津、福建、青岛、宁波、广州、深圳等沿海省市与中部六省正式签署口岸“大通关”合作框架协议,长江黄金水道等内陆型国际贸易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