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2012年商务工作年终述评之一
2013-01-04 08:52:52 来源:商务部网站
2012年商务工作年终述评之一:推动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努力构建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2012年商务工作年终述评之一:推动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努力构建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2012年,商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按照“抓政策、建体系、搭平台、促重点”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现代流通发展,不断完善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发挥流通引导消费、创造消费、保障消费的功能,提升消费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出台促消费政策

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报请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办发[2012] 47号)等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

一是规划政策。将商业网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乡镇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明确了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得低于社区总建筑面积的10%的政策规定。

二是税收政策。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免征蔬菜等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落实家政服务企业免征营业税、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等政策。推进营改增试点,扩大提高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

三是财政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出资支持社区菜店、菜市场等居民生活必备网点建设。扩大财政扶持资金规模,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试点、公益性流通设施、农产品和农村流通体系、流通信息化、生活性服务业、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绿色流通等方面建设。

四是土地政策。鼓励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流通设施,经批准可以协议出让方式为旧城区改建搬迁的流通企业安排用地,鼓励以租赁方式供应流通业用地,支持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五是金融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流通企业上市融资、债务融资及设立财务公司。完善消费信贷政策,支持新型消费产业和新型消费市场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鲜活农产品保险产品。

六是减费政策。降低银行卡刷卡费率,推进工商用电、用水同价。取缔各种违规及不合理公路收费,降低收费标准。

二、构建促消费体系

近年来,商务系统着力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扩大消费。

一是完善促进便利消费的流通体系。在农村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重点项目,累计建设改造标准化农家店64万个,覆盖75%的行政村。在城市加大社区商业建设,在9个城市开展城市便民菜场试点,增加售菜面积13万平方米,在40多个城市开展蔬菜直供直销试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促进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引导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健康发展。引导流通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简化手续,降低个人信用消费成本。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零手续费、零首付、低利率”的信用消费优惠政策试点。

二是完善促进实惠消费的流通体系。按照 “强点、建链、创新并重”的原则,加快建设以农批对接为主体、农超对接为方向、直供直销为补充、网上交易为探索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南菜北运和西果东送等工作,支持47家农产品批发市场、141家农贸市场和164家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在主要产销区建设了65个产地集配中心和12个销地交易配送专区。在13个中心城市开展农超对接,举办10场“农超对接进万村”活动,使1000余家连锁超市与1.6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对接,70个大中型城市经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比例提高至17.8%。

三是完善促进热点消费的流通体系。积极扩大品牌销售,确定了一批品牌促进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和品牌消费集聚区联系点。继续组织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累计将1128个老字号品牌列入中华老字号名录。新车消费有望再创历史新高,突破1920万辆,拉动消费超过2.3万亿元。扩大居民服务消费,累计支持164个大中城市建设家政服务中心,培育近300家运作规范的家政服务企业,培训家政服务员约100万人。“早餐示范工程”共支持新建或改造99个主食加工配送中心、1.8万多个固定早餐网点。推进融资租赁、典当、拍卖业发展。

四是完善促进循环消费的流通体系。支持24个城市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试点工作和12个省开展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支持13个试点省市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体系建设、10个试点省市开展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有效提升报废拆解水平,二手车交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继续实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截至2011年底,累计淘汰老旧车、黄标车94万辆,推动新车消费近千亿元。确定249家企业作为第一批流通领域节能环保“百城千店”示范企业。组织开展三绿工程示范项目试点工作,推广绿色采购,培育绿色市场,引导绿色消费。

五是完善促进安全消费的流通体系。在35个城市和5家企业积极推进肉类、蔬菜、中药材、酒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打击侵权假冒活动,健全市场监管和“放心肉”服务体系。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大力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在10个城市开展商务诚信建设试点,会同15个单位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三、搭建促消费平台

搭建以企业为主体,突出公益性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科学消费和诚信经商理念的促消费公共平台。

一是搭建全国促消费平台。2012年4月至5月间,围绕品牌消费、信用消费、网络购物、绿色消费、餐饮消费五项内容,组织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8万多家参加活动的企业实现销售额3280亿元,同比增长16.1%。

二是搭建特色促消费平台。各地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利用节假日期间传统旺销时节,根据当地消费升级特点、产业发展优势、地方特色文化风格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2012年,商务部重点支持70个地方政府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举办的大型特色促消费活动。如上海购物节期间,489家大中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增幅高于全市限额以上企业3.9个百分点。

四、加强促消费信息引导

一是扩大监测范围。不断完善城乡市场监测体系、扩大监测范围,调整样本结构,增强样本代表性。目前,监测体系报送数据样本企业3万多家,覆盖全国332个地级市、2108个县。

二是及时预测预警。完善了重要商品预测预警系统及“商务预报”四级信息平台,建立重要商品指数体系,组建了专家和基层特约联系员队伍。密切关注重要商品市场供求、价格等走势情况,及时研究分析和发布供求及价格预警信息,引导生产消费。针对一些农产品在个别区域和时段上出现的“卖难”问题,综合运用网上对接、信息引导、社会救助等予以缓解,包括山西苹果、山东芹菜、延庆彩椒等多起农产品“卖难”。

三是拓宽发布渠道。每日发布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信息,每周通过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市场行情。“商务预报”网站日均访问量超过1000万次,年均发布信息35万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