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电商新闻 > 正文
    
网络团购:喧闹背后有叫好也有质疑  
2011-07-21 13:23:32 来源:甘肃日报

  BCP信用投诉中心报道,互联网的普及,使网上购物深入人心。同时,许多网站推出大量较低折扣的产品,让跨地域的网民自发组团,通过互联网向商家购买,这种消费模式即称为网络团购。

  近两年,网络团购的覆盖面逐渐扩大,成为很多人参与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团购品种从图书、软件、玩具、数码电子产品等小商品,到家具、建材、房产等,均有消费者组团认购。不仅如此,团购还延伸到餐饮、体检、保险、旅游、培训及美容、健身、休闲等诸多服务领域。据中国团购导航相关统计,中国团购网站目前已达5126家。团购网站的急剧增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据某网站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中旬,涉及团购诈骗类的投诉已占投诉总量的42.56%;2010年团购的投诉量为2090宗,而今年1月后的3个月时间,团购投诉的总量已高达1573宗。由此可见,喧闹的团购背后,有很多叫好声,也有质疑声。

  超低折扣令人难挡诱惑

  30多岁的蔺小姐,一直走在生活前沿,也是位富有团购经验的前卫人士。她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团购的经验与看法。

  她说网络团购对于消费者来讲,极具诱惑与魅力。“你想啊,打2-3折的商品,通过单独网购或去商场,肯定买不来,并且跟团也很方便。”你选中了某件产品,先注册后,再通过网银付款,待达到团购要求的人数后,对方会发来团购号和密码,就可领取商品、索要票据、质保书等。如果是服务类消费,取得密码后,还会收到一张消费券;若你团的是实物,留下电话和地址,过几天就会收到快递送来的商品。

  蔺小姐说,今年2月,经朋友推荐,她尝试参加了团购活动,在某团购网站买了一双鞋,原价400多元,团购价只需100多元。拿到货一看,型号吻合,质量也不错,至今都在穿。从此,团购逐渐变成一种消费习惯,团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包括服饰、拖鞋、电子相册、火锅、电影票、筷子等,凡自己需要的,就会时常参与团购……

  她告诉记者,参加多了就有了经验,每次团购前,只要认真看完说明,比如团购来的消费券,在使用上都有哪些限制,使用的截止日期、地点等,都得看仔细,还要看团购过的人,对该项活动的总体评价。所以每次参加活动,都基本满意,也没碰到不愉快的事。

  她说自己现在和朋友们团购最多的,就数电影票了。“买张2.8-3折的套餐票,还可获赠1份爆米花、1杯饮料。这种方式,我挺喜欢。”

  蔺小姐说,“团购是网上购物的另一种新形式,总体上大家都是哪儿便宜,就去哪儿团。但愿网站的管理更精细、产品更丰富、价格更实惠。”

  网络团购是一枝带刺的玫瑰

  据BCP信用投诉中心了解,目前网络团购的主力军,以25岁-35岁之间的年轻人居多。团购方式由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扩展到全国各地后,很快成为部分白领、家庭主妇、莘莘学子或个别老年人追求的一种现代、时尚的购物方式。

  7月7日下午,记者在兰州大学校园采访时,文学院女研究生小萍(化名)告诉记者,因平时学习较忙,很少有时间逛街,所以就在网上购书,买衣物,既省时又便宜。但参加团购不多,去年出于好奇,曾团过一只毛绒玩具,省了50元钱。

  她说由于对网络团购比较陌生,担心上当受骗,所以多数同学还是看得多,参与者少。小萍的担心,其实并不是多余的,在兰州某网站工作的王女士,就遭遇过两次不愉快的团购经历。

  王女士告诉记者,今年“五一”期间,她曾和几位朋友相约,去刘家峡参加“草莓采摘”团购活动。可是网站与现场似乎并未协调好,让人感觉挺糟糕。她说当时到网站指定的旅行社,每人缴了68元车船费,4月30日清晨,对方便组织了3辆大巴车从兰州出发。本来玩得挺高兴,可从采摘园返回时,旅行社却将车停到很远的地方,司机称采摘园不许停车。无奈之下,大伙儿只好步行返回,路上整整走了1个多小时。“大人倒无所谓,就是苦了很多孩子,一路上又热又累。”

  提到另一次团购,王女士更是哭笑不得。原来,她和两位同事团购了一个4人火锅套餐,心想中午随便吃个工作餐。不料去了之后,店方却以自己购买的系4人餐为由,拒绝3人进餐。“真是岂有此理,我们掏够了4个人的钱呀!”虽然投诉后网站做了退款处理,但却让人倒尽了胃口。她说团购商品打出的超低折扣价,就像玫瑰花似的让人心动,但商家的很多硬性限制,却像花瓣背后暗藏的利刺,动辄就会被刺伤,所以团购网站与商家,真该多磨合磨合。

  今年3月,兰州市民刘先生通过某网站论坛的家具团购活动,花3000多元购买了一套儿童床,造型和做工看上去挺精细,该论坛宣称厂家正通过网站直销,再加上团购的折扣,比原价的3折还低,刘先生便毫不犹豫地下了订单。

  可使用两个月后,家具开始出现开裂、变形,厂家上门维修过两次,均无法恢复原状。当刘先生要求退换时,厂方就再也不肯露面了。去找当时的团购网站,发现组织者早已不见踪影。刘先生感觉受了骗,却不知该找谁去弥补损失。

  谨防团购“馅饼”变“陷阱”

  为了孙女的教育问题,65岁的滕女士,也有过一次“难忘”的团购经历。她在家没事学会了上网,前不久,看到网站18元抢购原价1080元的英语教学套餐,其中含能力测试、专家讲座、外教沙龙及1次游艺活动等。她很快下了订单,并约好了上课时间。6月24日,滕女士带孙女去了西关什字店。可老师既没看她团购号,也没验密码,直接就让她领孩子进了教室。

  她们与另几个孩子共同听了节视听课,孩子很喜欢那里的环境,老师的发音也不错,但并未按团购的课程讲授。滕女士询问其他家长,才得知人家都是来免费试听的!“那我花钱团购的课程不是打水漂了,难怪不问我团购号码!”

  后来滕女士打他们总部的电话询问剩余的课,只说西关店那边会联系的,此后便杳无音信。“起初还以为捡了个大‘馅饼’,其实就是个广告‘陷阱’而已,以后再不上当了!”滕女士愤然地说。

  搞了15年网络工程的杨先生,一直喜欢网上购物,他说自己和孩子的服装,差不多都从网上买,然而对于团购,他却不怎么感兴趣。他说,团购从美国传入中国,仅仅才一年半时间,很多规章还不健全。被团购的商品,利润空间本来就已经很高了,再加上“薄利多销,量大价优”的宣传口号,致使很多网站遍地开花,团购商品不免鱼龙混杂,商品质量难以保证。

  杨先生的意思是,假如市场上明码标价的商品被团购,且确有超低折扣的话,肯定会受大家青睐。问题是很多商家,很少把真正质优价廉的好产品拿来参加团购。被团购的大多数都是些美容、餐饮、电影、照相之类的服务行业,要不就是刚上市的、无法进行价格比较的新产品。他说去年团购如此火爆,实际上也为一批小品牌,甚至假冒伪劣商品打通了另外的畅销渠道。所以网络团购,究竟是“馅饼”,或者是“陷阱”,还有待于市场和时间来进一步检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