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团购的火热让人意想不到,短短几年时间,已经蹿升到上千家,与此同时信用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市场,如何摆脱信用阴影将是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团购的商业模式由美国网站Groupon推出,其特点是每天以低折扣推出一款服务类产品,如餐饮、住宿、美容、健身、培训等。低价使团购模式大受消费者欢迎,低价诱发的潜在消费需求使团购一经推出便取得了惊人的销量,并且保持高速的增长。这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来到中国后,团购业发展势头强劲,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来自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国内团购网站数量已达到5048家,几经整顿市场信用问题,但团购行业群雄混战的局面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与此同时,针对团购消费的信用投诉数量居高不下,提供虚假商品、产品质量低劣、服务质量缩水、以先提高原价再打低折扣为手段进行价格欺诈等信用问题反复出现。泡沫式繁荣下,团购行业将何去何从,信用如何建立,如何才能还消费者一个规范的消费环境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整顿团购市场秩序,应当率先明确中国团购行业问题频发的三大原因:
团购行业准入门槛过低,导致行业成员资质参差不齐,信用问题严重,恶性竞争与行业混战成为一种必然。面对较低的进入门槛,无论是具有先天信用优势的门户网站还是中小创业者都想在团购市场上分一杯羹,短短一年时间,“百团大战”迅速升级为“千团大战”。为了在竞争中占据先机,团购网站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在每天推出的商品数量、商品类别和商品价格上大做文章。然而,信用问题却往往被忽略,每天推出多款商品意味着难以逐一对商家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商家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行检验;价格方面,短期的低价策略下,利润可以通过“薄利多销”来实现,但是长期的价格战之下,利润空间被不断压低,对价格的过分要求不可避免地造成对商品质量的忽略、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伤害以及商家与团购网站联合实行价格欺诈等信用问题的出现。
团购行业信用约束规则、监管机制和惩戒手段的缺位导致信用缺失和行业信用的缺乏。早在2010年10月,商务部下属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就曾对团购网站进行信用认证和信用评级工作,当时仅有20多家团购网站获得资质认证,但这并没有阻挡团购行业迅速扩张的步伐。这表示政府监管并没有对团购行业的发展起到引导和规制作用,现有的监管形式上的居多,落实到实处的居少。尤其体现于团购网站投诉量大、屡遭曝光,但处罚力度小,冒险成本低,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团购网站和签约商家铤而走险,最终导致各种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团购行业创始之初其经营对象全部是服务类商品。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即服务无法保存下来挪到其他时段和其他空间使用,这就导致服务不能回收和退还,某一服务需求高峰时期供不应求,带来顾客抱怨;服务需求低谷时期供过于求,造成企业资源浪费。用团购的方式销售“服务”实质上是用低价策略引导消费者避开消费高峰,错时消费,从而有效平衡供给和需求。对企业来说,团购增加了闲时消费量,激活闲置资源,增加了销量和利润,所以即使价格偏低,企业仍然愿意接受。由于有形产品不具有服务的特性,当团购对象从服务拓展到所有商品时,必然会面临价格战下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产品名不符实、虚构折扣等重重问题。
基于以上三大原因,团购行业的发展亟需规范与指导。整治团购市场,将团购行业引入良性发展轨道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团购企业双方共同努力。首先要由商务部、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主管部门牵头共同制定系统的行业政策和从业规则,将行业准入标准、行业发展要求、从业资质审核、监督管理办法、惩罚措施手段等纳入其中。尤其要强调量化可行的准入条件和严格的监管处罚要求。其次,团购销售对象应当回归到以服务为主,并且强调差异化经营,以避免恶性竞争,保证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BCP电子商务信用认证(以下简称BCP认证)是指由独立第三方、权威的机构,按照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规范的程序,从商务信用角度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进行真实性审查、信用状况评价、信用行为巡查等全方面的第三方认证,并以简明的符号和数字表示出来,给消费者、合作伙伴、交易对象和政府管理部门等机构提供重要参考。
- 0元团购陷阱多 团购应看信用认证 2011/11/03
- 国内团购:网站多信用差 2011/11/14
- 团购业信用缺失严重 第三方认证为信用护航 2011/12/10
- 团购网站近一成为僵尸站 团购需看信用认证 2011/11/02
- 团购有陷阱 信用认证是关键 2011/10/13
- 信用监管:让团购健康发展 2011/11/02
- 58团购:让信用伴随春天的到来 2011/12/16
- 团购陷阱无处不在 团购需信用监督 2011/10/10
- 团购信用缺失:第三方监管让问题滴水不漏 2011/11/17
- 信用监管:填补团购信用缺口 20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