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曾被誉为“塞外煤城”。但近年来的无序开发和保护措施不力,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一度被冠以“黑三角”的恶名,让这座城市被当作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文明极不相符的反面典型。
前不久当记者跟随内蒙古环保世纪行西部行采访团再度走进乌海时,欣喜地看到乌海市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了由高耗能、高污染向节能环保转型,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也实现了从依赖到依托的完美蜕变。
无序开发引污染
据悉,乌海市已探明矿藏37种,其中煤炭30多亿吨,以优质焦煤为主,占内蒙古探明焦煤储量的60%左右。
资源的开发,给乌海市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无序开发,加之保护不力,诱发30余处900多万平方米煤田火区,矿区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这座因煤而建的工业小城,从此背上了“黑三角”的恶名。
由于自身丰富的煤炭资源,乌海市被内蒙古自治区命名为全区首家高载能工业区域,享受到若干优惠政策后,乌海市建成了上百家小焦化厂,大多是无认证的小机焦炉、改良焦炉甚至土焦炉,为小炼铁、小电石等高能耗产业提供能源支持,这也成为乌海市环境污染的一大源头。
淘汰落后谋转型
环境问题的加剧,给乌海市带来了阵痛,也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
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沉重的问题摆在乌海市委、市政府的面前。乌海市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从健全环保目标考核、建立完善环保管理协调机制、构建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等方面全力推进环境保护。
乌海市对已有工业园区进行调整规划重新定位,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乌海市委、市政府下令,小煤矿要从几百家关到23家,年产量不足20万吨的焦化厂必须全部关闭。乌海市否决了涉及固定资产投入达23亿元的132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环境的小企业进行淘汰。同时,内蒙古太西煤集团、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科技循环经济产业重点项目入驻工业园区。
政策扶持引活水
乌海市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从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结构调整出发,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工业逐步向园区集中发展。乌海经济开发区、乌达经济开发区、海南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调整后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园区规划建设中。
经过大力调整,乌海市产业结构得到全面优化,煤矿数量由1997年的342处减压到目前的51处,设计产能由平均不足3万吨/年提升至50万吨/年。2009年,乌海市毅然关停16家60万吨以下无脱硫设施焦化企业。虽然减少GDP20亿元、财政收入两亿元,但每年削减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3.7万吨。
此外,对新建的百万吨焦化企业,乌海市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同步配套建设煤气脱硫、焦化废水处理、焦炉消烟除尘设施,并实现煤气综合利用。一批焦炉煤气制甲醇、炭黑生产及煤焦油深加工等项目相继投入生产,由煤焦生产延伸的深加工产品由最初的两三种发展到30多种。
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乌海和海南两个工业园区列入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推进工业园区的中循环中,园区又以引进发展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层面的小循环,推行循环经济战略。经过大范围、大举措调整,乌海煤焦化公司等20多家试点企业走上了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全市煤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3条循环产业链已经形成,同时形成能源、建材、化工、特色冶金四大主体产业。
2005年,乌海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87天,2010年达到295天,比“十五”末增加了208天,二氧化硫年均浓度比“十五末”降低了54.6%。昔日“黑三角”一改旧貌,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逐年好转,乌海市正以全新的姿态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 面对差评师 淘宝怎么办? 2012/06/25
- 电商促销大战升级 谁疲惫了谁? 2012/06/25
- 618电商大战:行业迷茫 市场光明 2012/06/25
- 外资电商巨头线上业务搁浅 超市触网遇阻力 2012/06/25
- 电商促销3天堪比百货忙1年 实体商超顾客流失 201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