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电商新闻 > 正文
    
山西政府的煤炭之伤
2011-05-27 09:17:00 来源:

  这几天,电荒加剧的忧虑和央视对山西“倒煤”现象的关注,把山西电煤供应这一问题抛在了世人面前。而在山西省政府连续几年对煤炭市场充满争议的整顿之后,此次的电荒更是让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把矛头直接对准的山西省政府,直言正是其不合理的整顿导致了电荒,长期监管和治理的不力放纵了“倒煤”,抬高了煤价,祸害了电厂,影响了百姓生活。
  实际上则不然,山西同样是煤炭问题的受害者,而此次的电荒更主要还是煤炭的定价不合理造成的,这种不合理与过去的煤炭价格长期保持低价是分不开的。不过也正是长期的低价供煤,才撑起了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的飞速发展。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扩大和完善,煤炭供应领域想一直走计划路线,仍然低价供煤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极度落伍的。这种情况下,计划内煤价和市场煤价就出现了巨大的差距,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何止是“倒煤”,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有人铤而走险都是正常的。
  所以,“倒煤”问题更大程度上是体制改革遗留下的弊病问题,不放开市场,非要走低价合同煤的路子,按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条路只能是越走越窄,甚至是没有出路的。倒不如干脆放开市场,加强管理,引导有序竞争,重新定价或走即时价格,说不定煤价反而会比目前的市场价还要低些,与各方都有利。
  只可惜很多人无视这些体制上的弊端,山西政府也因此背了个大黑锅,而这恐怕还主要是以下几条当前民众对于煤炭的错误认识引起的。
  王亚煌 中国经营网专栏作者
  这其中第一就是煤炭暴利论,这种错误认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那些多少有点不法经营从而暴富的煤老板们,也来源于过去小煤窑盛行的时代。但实际上虽然煤炭企业的收入在逐年增加,但大部分都被大型国企赚走了。09年煤炭工业协会在分析当前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时就曾发出警示:排名前10的煤炭企业外其它8216家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利润只有1500万元,绝大多数处于微利或亏损边缘。而这些微利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地方骨干企业,其中就包括产销规模仅次于神华的山西同煤集团。当年同煤煤炭产销量完成1.22亿吨,销售收入505亿元,而利润只有10亿元。
  第二是淡季定价论或平均定价论。认为目前合同煤的不合理定价是由于双方谈判多在用煤淡季敲定的,或是使用了平均定价。这样实际在用煤淡季,煤企的合同煤价是高于市场价格的,煤企乐于遵守;而在用煤旺季之时,煤企就无道德的撕毁合同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用煤几乎已无淡旺季之分,夏天是用电高峰,冬天要大量取暖,春秋要囤煤,每个季节的需求都很巨大,市场煤价也一直高居不下。
  第三是政府利益论,认为山西省政府当局是为了保护煤企利润和自己财政收入而对“倒煤”和违反合同煤进行了放纵不管或是暗地支持。实际上山西政府哪有什么利润?煤炭资源是国家的,所以税收基本都被国税拿走了;矿主或主要股份是国资或浙商的,所以分成基本被国企和浙商拿走了;矿工多是河南、四川等外地的,工资他们也没消费在当地,都寄回老家去了。最后自己什么都没捞到不说,还要花大钱投资到矿场改造、采空区搬迁上去,稍微出点问题,官职还都没了,所以恐怕山西政府是在整个煤炭体系中利益最少,甚至是负利益的一环了。
  因此,我们才不得不说山西政府在煤炭这个问题上“伤不起”啊,煤企也一样“伤不起”啊。毕竟,国家给电企的补贴不罕见,给煤企的补贴却少有。而这两者本应是豆与豆萁的关系,又何必煮豆燃豆萁,互相指责攻击呢?山西政府在煮豆燃豆萁这里面更是只当了个黑锅的角色,仔细想想,人家企业和一些“倒煤户”的正常市场行为,都有法律所监管着,政府又能真正干预到什么程度呢?而一些习惯了吹胡子瞪眼的指责专家们也应当明白,当下煤炭问题只是积累已久的集中爆发而已,我们更需要的是长效机制和规章制度,不是见事不妙政府就来农夫三拳的临时干预,这种行为只会是对市场经济的又一次伤害和倒退罢了。中国经营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