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全部开工,中线工程进入连线建设阶段,向通水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按照规划,2013年底中线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全线通水。饱受缺水困扰的北方地区百姓,能否按期喝上长江水?
工程难度
今后3年,要完成2/3的投资;需攻关三大技术难题
当前,南水北调进入建设高峰期,也是确保按期通水的关键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06亿元,去年一年的投资相当于前7年总和,但工程开工8年来仅完成总投资的1/3,这意味着今后3年要完成2/3的投资,任务重、工期紧。
为确保实现通水目标,南水北调倒排工期,量化考核,确定了难度最大的41项控制总工期的单元工程,其中中线工程有16项,重点攻坚,全速建设,力争到2011年底,使这些控制性工程完成过半。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野说,今后中线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在黄河以南,该段工程包含了干线全部16个总工期控制性项目,最晚完工时间为2013年10月11日。啃下控制性工程这样的“硬骨头”,中线工程将具备通水要求。
按照今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目标――全年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80%以上,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总工沈凤生说,膨胀土、高填方、高地下水位是当前制约中线工程建设的三大技术难题。
据悉,膨胀土地段明渠渠坡处理技术是世界性难题。南水北调中线膨胀土(岩)的渠段累计长360公里,约占中线总干渠明渠的1/3。“膨胀土遇水膨胀,就成了‘橡皮泥’,解决不好将影响输水安全。”沈凤生说,目前已经初步确定回填为主的技术路线,关键措施是将膨胀性渠坡一定厚度内换填为非膨胀性土。
高填方是中线工程面临的又一难题。中线总干渠约620公里属于填方渠道,最大填方高度达23米。沈凤生说,高填方意味着要在许多地方修一条10米高的地上河,黄河以南渠道设计流量超过300立方米/秒,如果质量控制技术解决不好,后果不堪设想。为此,一方面强化工程措施确保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建设过程全面监管。另一方面加强应急手段,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所有渠道可以立即关闭闸门。
此外,高地下水位也是制约中线工程的重要难关。中线工程沿线穿越高地下水位渠段约470公里,其中地下水位高于设计水位的渠段160多公里,高地下水位渠段技术处理不好,将给渠道施工和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沈凤生说,目前专家已开始对相关渠段地下水进行科学评价,通过深入试验研究,科学比对,优中选优,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
资金
中央、地方、贷款三渠道筹集,贷款由水费收入和工程基金偿还
南水北调工程是跨流域、跨省市,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确定工程建设资金利用多渠道筹集。
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建设资金,由中央预算拨款、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和银行贷款三个渠道筹集。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实际是订购南水北调水权,因各省市的需水量、调水距离不同而确定。贷款由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统一承贷,以水费收入和工程建设期满后的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偿还。
据介绍,目前中线工程建设总体进展顺利。
截至3月底,中线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67.2亿元,占在建工程总投资的49%。南水北调工程建设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540亿元以上,其中中线工程建设投资将超过356亿元,这将是工程开工以来的最大年度投资。
移民补偿标准
提高到被征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
按照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规划,丹江口库区移民共有34.5万。截至目前,河南、湖北两省已累计搬迁14.9万移民(河南7.3万人,湖北7.6万人),占库区移民总数的43%,实现了移民搬迁过程平稳、顺利。
按照2011年南水北调的目标,今年将完成丹江口库区近19万移民搬迁任务,其中农村移民16.9万人,非农业人口2.1万人。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南水北调走开发性移民之路,采取前期补偿、补助和后期扶持相结合,国家移民政策与地方扶持政策相结合。南水北调征地移民补偿标准,提高到被征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每人一份口粮田,解决移民吃饭问题;每户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解决移民安居问题;每人享受一份国家后期扶持补助,从搬迁之日起,每人每年直补600元,连续扶持20年等。
南水北调还将建立库区移民进度定期商处制度,完善移民权益保障机制。
链接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中线一期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工程全长1432公里,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途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工程短期目标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有利于缓解北方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危机。人民日报
-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入高峰期 今年投资将超520亿元 2011/02/28
- 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79亿元 201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