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天猫商城大促开始8小时,就完成了相当于今年“十一黄金周”上海395家主要零售企业6天的销售总额……“双十一”大促的吸金力惊人,然而,盛宴的背后,购物体验不佳、商品“临阵下架”、特价商品“躲猫猫”、先提价后降价,大促的消费体验却让消费者难言满意。
“双十一”大促:盛宴背后,一地鸡毛
阿里巴巴集团12日凌晨称,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当天,天猫和淘宝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是去年的3倍多,其中天猫达成132亿元,淘宝完成59亿元。
然而,尽管业绩亮丽,在微博和论坛上,网友对这场大促的购物体验却并不满意,从给支付宝充值、到购买商品、到支付,可谓“环环皆可能出错”。
尽管天猫商城在此前发出公告称,活动当天给支付宝充值人群较多,可能较为拥堵,提示消费者在11日凌晨活动开始前为支付宝充值。但10日晚间,已有不少网民反映称,自己无法给支付宝充值。
不少消费者反映,大促销还未开始就遭遇网络“非常拥堵”,经常出现“网页错误”的界面。“活动开始前,我就把想买的产品都放到购物车里,到凌晨多次尝试支付,一刷新就提示有商品下架了,购物车的商品从4000多元一路掉到1000多元。好不容易‘拍下’了,却付不了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抢到的商品过了店家规定的15分钟支付期,从购物车里消失。”从事金融业的上海白领汪萍说。
促销“狂欢”背后“三宗罪”
网购的盛宴背后,是一地鸡毛。购物体验不佳,或许还可以归罪于流量,当季产品“临阵下架”,过季产品顶着上;特价商品“躲猫猫”,零点瞬间“秒杀”,回头又“起死回生”;节前提高原价,做到“一个月内最便宜”,但实际支付价格却高于之前的“活动价”,这“三宗罪”却让消费者如鲠在喉。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上海白领李颖对网购遭遇颇为不满。她告诉记者,自己看中了一款某旗舰店承诺将成为“对折包邮”商品的袜子,计划在12日凌晨拍下来。“我怕网店下架,特地在11点50分还刷新了一次,提前把商品放到了购物车,熬到12点刷新后,这双库存几百件、并非‘秒杀’活动的商品居然就不见了,收藏的链接一直显示为错误。”
事实上,在不少声称全场5折的服装类旗舰店里,为了避免被消费者发现“临阵下架”,包括ONLY、VEROMODA等品牌在内的旗舰店,其当季的产品甚至早在11日前的一周开始已经陆陆续续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去年开始长期在“特卖”“对折”的老款。
瞬间“秒杀”而空的产品,居然隔几个小时后“胡汉三又回来了”。上海白领郁林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某旗舰店推出的某款化妆水,限量450件,到11日0时00分的时候瞬间变成了100来件,不到2分钟就显示该商品已下架。结果今天中午起来一看,购物车里的化妆水‘起死回生’,一样是对折,库存显示还有160多件。既然不是真‘秒杀’,又何必用这样的噱头呢?”
先提价,再打折,也是网民质疑大促的重要原因。比如,某饰品旗舰店的一款水晶吊坠项链,“双十一”的促销价是79.90元,但其用户评价却显示这款产品不仅在“聚划算”“淘金币”等活动时的价格低得多,旗舰店自己举行的活动价此前也只要69元。
大促吸金容易维权难
专家指出,网购大促的成功很多时候是利用了消费者的期望,而消费者“逢促必买”的心态也往往给不法商家带来钻空子的机会。
“消费者逢促必买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指出,一方面,消费者长期怀疑价格的合理性,突然看到促销更容易冲动;另一方面,就像平时逛超市一样,容易买一些并不是那么需要但是有促销的商品,网上商品选择更加丰富,消费者往往会在大促时期买很多并不是那么急需的商品。
原本应该为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大促成了让不少消费者后悔的“坑爹门”,专家分析,这是电子商务发展尚不完善的一种集中体现,除了要求相关责任方进一步加强自律和监管,消费者也应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彻底摆脱“低价期待”,才能推动电子商务脱离“低价竞争”的低水平陷阱,走上“质优竞争”的良性发展路径。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并不完善,大部分网店在品牌、信誉方面建设不足,市场竞争仍然围绕价格进行。”上海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系主任谢家平说,“消费者往往看重的是价格低廉这一网购优势。”
专家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避免不诚信企业利用消费旺季钻空子,通过优胜劣汰,促进电子商务平台和网店的良性竞争,引导业态从粗放的“低价竞争”转向“质优竞争”。
- 十六大以来商务成就综述之八 2012/11/13
- 2012年度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公示 2012/11/13
- 关于开展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第五批农产品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通知 2012/11/13
- 京东商城被指付款后订单“神秘消失” 2012/11/12
- 天猫频现规则漏洞:中小卖家遭遇职业差评师 2012/11/12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
- 电商跨界容易越界难 行业亟需信用“无...
- 童装行业问题多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 电商618血战拼价格难觅“又一春”
- “寿衣门”呼吁网购评价体系亟待重建
- 共建诚信家园 同铸食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