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电商新闻 > 正文
    
电子商务的未来:以消费者为导向
2012-11-21 16:42:10 来源:本站

“11.11”的网购盛宴以令世人瞩目的惊叹号完美落幕。本周末,远在大洋彼岸另一端的美国又将上演现场版的人挤人“肉搏战”,主题还是“抢相因”。

当地时间2012年11月19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当地的一家百思买门店前已经有疯狂的购物者搭起了帐篷。随着一年一度感恩节的临近,美国最庞大购物季也即将开启大幕。各大零售商瞄准“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早早推出各种节日礼包和促销内幕吸引消费者。

关注:美国“黑五”来了

疯狂的不只是天猫。

如果把中国的“11.11”比作一次热闹的“赶集”,那美国“黑色星期五”开启的购物季则是一场欢快的“马拉松”。从“黑色星期五”(感恩节的次日)开始,将拉开从感恩节到圣诞节为期1个月的血拼潮。这期间,美国零售业总销售额能占到全年的1/3。

“黑色星期五”又被形象的称为“早起的鸟儿”。数据显示,去年美国“黑色星期五”进店顾客达2.26亿人,凌晨入店顾客占比24%。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午夜时分,美国人民在商场前彻夜等待,只为第一时间抢货成功;如果是开车前往的顾客,可能在商场绕行几周也没能找到停车位;收银台前等候结账的顾客排起了长龙,他们拿着各种银行卡、折扣券,甚至是一叠厚厚的美元......

“五折”是“11.11”吸引眼球的关键点,这样的折扣却没能挑动每一位消费者的神经。随着美国“黑色星期五”的临近,各大网站已经打出促销倒计时牌,并发布了商品打折信息。其中,40寸的液晶电视只卖$198;ipad2卖$399再送一张$75的购物卡……众多低价打折商品,让中国的网民也为之神往。

与“黑色星期五”的人肉战相比,更多人倾向于“网络星期一”用鼠标扫货。“3个ipad、两个coach包、5条Levis牛仔裤......”代购达人小刘列出了他的抢购清单,小刘告诉记者:“去年‘网络星期一’,我一共花费1200美元。今年,我已经收到十多个朋友的代购信息,既淘了便宜,还能小赚一笔。”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美国“黑色星期五”零售业销售总额524亿美元,人均消费约398.62美元;“网络星期一”当天全美网购销售额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显然,“11?11”已超越美国网络星期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购物节。对此,德勒咨询公司张天兵分析指出,两个方面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比西方发展得快,“其一是我们购买能力不够,大家都喜欢便宜货。其二,因为中国人口密度比西方国家大很多。”

对比:中国网购尚未触顶

“没有人上街,不代表没有人逛街”——淘宝商城两年前的“空城计”广告向我们预言了商场的冷清,描绘出网购市场的繁荣。

正如淘宝商城这句颇有寓意的广告语,实体店正在“沦陷”,与之对应的是电子商务迅速崛起。数据显示,中国大型百货年均销售额50亿元,新光天地年交易额60亿元左右,第一百货王府井年销售额150亿元左右。然而,京东商城2011净销售额210亿元,天猫商城2011交易额超1000亿元。

艾瑞咨询发布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7735.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业内人士预计,2012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将飙升至1.2-1.3万亿元。

一组组华丽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电子商务已驶入发展“快车道”,但并不意味着很快能冲刺到“终点”。

在德国,50-69岁的老年人中有40%到网上购物;在中国,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更习惯于在商店跟老板讨价还价。此次“11.11”,仅10%的交易来自40岁以上人群。据德国联盟统计数据,德国人每天花掉8100万欧元(6.4亿元人民币)进行网购,25-54岁的德国人中仅15%没有过网购经历。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人,已超过美国;互联网普及率达39.9%,而美国的网购渗透率已超70%。

发展:“价格战”不会持久

中国网购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的传统行业“投奔”互联网,但并不意味实体店被判“死刑”。

易观国际高级电商分析师陈寿送认为,仅拿“11.11”1天的业绩与传统企业全年的销量对比没有意义。“191亿带来的影响很大,但不足以改变整个行业。中国的电子商务还面临支付瓶颈、物流承受力等考验,只有这些基础行业都跟上,中国的电子商务才能称得上成熟。”

在中国电商行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8.15”、“11.11”......这一类创新的促销元素“功不可没”,在消费者眼里,它们已然成为便宜的代名词。“价格战”真的能“成就”中国的电子商务?

如同破茧成蝶的过程,“价格战”被业内人士称作中国电商蜕变的必经之路。陈寿送告诉记者,“亚马逊早期也是依靠‘价格战’赢得美国市场认可,只是现在的亚马逊已过了突发式增长的阶段。目前,中国电商更愿意通过‘低价策略’拉动销量。”

低价一定能吸引消费者,但留住消费者需要低价以外的其他东西。资深零售人士黄若指出,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尤为重要。“比如美国的亚马逊,79元天天包邮,即一个消费者一年缴纳79元,不管买多少东西都包邮。此外,线下竞争最激烈的KFC和麦当劳,他们用不同的产品组合、新产品、发放优惠券、超值套餐等方式进行竞争,但看不到价格战。”黄若总结,中国的价格战与国外的低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零售行业,国外做低价是靠供应链的组合、供应链的管理。我们做低价、搞价格战是牺牲了很多留住顾客的服务。”

亏本的生意做不长久,中国电商行业的“价格战”道路不会永无止尽。德勒战略合伙人张天兵认为,“电商行业尚处于风起云涌的行业发展初期,用一天的价格战去抢占巨大的客流量,再用良好的客户体验和服务吸引回头客,等几年后市场结构趋于稳定,将没有价格战。”

趋势:以人为核心而非产品

当淘宝更名为“猫”时,没人想到它会摇身一变成“猛虎”,威震四方。

起初的“天猫”引来热议不断。某网站发起的《“天猫”是否适合淘宝商城》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8%的人力顶这个名字,92%的人认为并不适合。尽管如此,这只“猫”却有着自己清晰的发展蓝图。天猫总裁张勇在更名发布会上提出,天猫要成为消费者公认的网络地标。

收获了“11.11”的荣耀,天猫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站目标——C2B。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新浪微博已落定。汉森世纪供应链管理咨询总经理黄刚分析,此举的重要战略正是C2B。“阿里最缺的是一个社会性网络服务平台,以实现用户快速体验、互动分享、‘病毒式’传播,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定制需要,又能满足企业低成本精准营销。”黄刚认为,2013年,C2B将迎来爆炸式发展。

张勇表示,未来电子商务发展方向一定是C2B,即以聚合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反向电商模式。“我们希望借‘11?11’推出C2B模式的雏形——预售。所谓预售就是先有销售订单,再有生产、运输及流通,最后实现销售,这一模式能降低生产成本或流通成本,流动资金的周转天数能大大加快。”

未来,电子商务带给消费者的,不再只是从实体店搬到互联网的“货架”,而是一个真正了解消费者需求的“朋友”。互联网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网购模式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与亚马逊对消费者需求的挖掘能力相比,中国电商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电子商务应更注重用户体验,可以根据其兴趣、喜好进行有效的推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