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电商新闻 > 正文
    
网购省钱还是烧钱?学者:警惕电商“弱点营销”
2012-11-29 14:17:20 来源:羊城晚报

一入网购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双11”网购狂欢后,网友反思网购“省钱还是烧钱”;心理学者提醒:警惕电商“弱点营销”,理性消费戒除“网购瘾”

是否在逛商场看中某件商品后,第一反应是先上网查查,看价格是否更便宜些?是否每天有事没事上网店逛逛,时不时顺手买上几件促销品?是否每当货物送到拆开包裹就会莫名地兴奋?是否一阵子不网购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就像上了瘾一样?———如果以上答案你回答“是”的占一多半,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患上了“网购上瘾症”。

当网购成为都市一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购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也在不断凸显。今年11月11日,网购再次迎来大爆发,当天淘宝和天猫的销售额达到191亿元,其中通过手机支付的交易额更是破纪录地达到了9.4亿元!网购狂欢的背后,各种反思帖不断涌现,“到底是省钱还是费钱”引发了网友大讨论。

淘宝有钻最好别娶?

“找女朋友要先看看她的淘宝等级,只有一两颗红心的最好,遇到有钻、有皇冠的那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近日,一条微博引来了广泛转发。更有网友“板鞋”现身说法:“这两天和一位姑娘相亲,她什么都挺好,可听说她的淘宝信用刷到了蓝色皇冠,忽然觉得自己配不上她。”原因就是:“看到这个等级就立刻想到,全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呀。”

记者了解到,交易双方在淘宝每交易成功一个订单,就可以获得相应评价。评价分为好评、中评、差评三类,好评加一分、中评不加分、差评减一分。信用等级共有20个级别,250分以下的处于“红心系”,251分到10000分的在“黄钻系”,这之上的则到“皇冠系”,最高等级五个红色皇冠的在1000万分以上。这个评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买家信用,也能反映出买家的购买笔数和记录,但无法直接反映消费金额。

“买东西越多,级别就越高。”“板鞋”推测说,如果按照10001分的“起步”皇冠标准来计算,他新认识的姑娘至少点评了一万多种网购商品。如果每次购买的商品只有10元的话,那她网购这么多年也已经投进去10万元,若是单笔100元就高达100万元了。难怪吓退了心生爱慕的“板鞋”。

也有网友对网购看得比较宽容和客观。

“网购只是消费的一个方面。”网友“不喝小酒”

认为,实体店消费、旅游、教育、投资都可以组成一个人的消费观。而这些不一定能通过信用记录表现出来。单看网购信用等级判断对方的消费习惯,可能会错过一段好姻缘。

网购省钱还是烧钱?

记者浏览各大网站论坛发现,“找女友要先看她的淘宝信用等级”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有的男网友哀叹“购物狂女友伤不起”,“钱包受不了”,也有人大方的表示“爱她就要舍得给她花钱”,女性网友们则各抒己见,但大多认为网购其实是“省钱”而不是“浪费钱”,不过也要适当对抗不理性消费。

白领宋小姐就是一个网购达人,已有好几年的网购经验。她向记者感叹:“一入网购深似海。”宋小姐算了下仅是在淘宝的这三四年,网购支出就超过了10万元。“总体来说,网购还是省钱居多。同样的一件大衣,专柜售价可能上千元,但网购很可能只需一半的价钱。而且网购还不止买衣服,家具、日常用品、装修材料、电器等等,都能网购,算下来,省了至少有几万元。”宋小姐说。

“但我也确实上瘾了,需要克制。”宋小姐说,自己工作空闲下来,无聊时都会上网浏览购物网站,即使不买也觉得看看会舒服很多,有时候冲动之下就会购买计划外的东西,也浪费了一些钱,曾经一度买鞋买包上瘾,把家里的衣橱鞋柜都塞满了,实际穿的却只有那么几件。“确实有点过度,老公都开始警告我了。”为了抑制自己的网购欲,宋小姐在签名中写下“以只看不买为荣,以看了就买为耻”来时刻提醒自己。

和宋小姐有相同癖好的不在少数,且以女性居多。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早在2008年发布的一项关于女性消费者网购行为的调查就发现,有网购行为的女性不仅在数量上多于男性,而且她们进行网购的频率也更高,但有意思的是,男性在网购花费上并不输于女性,这与现实中“女性买的多,男性买的贵”也基本相符。但总体来说,女性更易比男性“网购成瘾”。

支付平台推波助澜?

网购日益普及和深入人心,分析人士认为,线上线下支付环境的便利和顺畅“功不可没”。

央行近日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已发行银行卡34亿张。其中,借记卡30.82亿张,信用卡3.18亿张,基本上人手近3张银行卡。全国共有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438.92万户,联网POS机具668.90万台,ATM39.14万台。这为刷卡带来了便利,“一张银行卡走遍天下”早就成为现实,反映在消费数字上就是:三季度,全国人均银行卡消费金额达到4151.97元。

而网络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新型支付工具如二维码、手机支付终端的崛起,更是给支付便利“推波助澜”,让购物体验无处不在。以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为例,截至今年上半年,其注册用户数已达到7亿,日交易额达到45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在用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缴费、充值等。近年兴起的二维码更是让购物便利达到“登峰造极”:只要扫描商品二维码信息,在手机上完成付款,货物便会很快送到家,而这种二维码现在几乎遍地都是。“完美用户体验”成为各大电子支付平台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将消费者送上了“网购快车道”一发而不可收。

典型案例

为戒网购女子剁掉拇指

近日,苏州女子张女士因专心网购而不顾孩子哭闹,丈夫与其闹矛盾,夫妻争吵中,张女士一冲动,手起刀落,赌气将自己左手大拇指砍断。由于送医及时,她的大拇指最终还是被接回去了,但医生表示,恐怕今后会留下后遗症。对此,张女士和丈夫后悔不已。

之所以酿成这起惨祸,原因就是张女士网购成瘾,仅是刚过去的“双11”,张女士就购进了上万元物品,连女儿几年后的衣服都买了。“砍手指戒网购”事件后,她的丈夫仍然对网购很不能认同,而张女士坚持认为,网购是正确之举,今后她还是会继续网购,只是会有所节制,不会再大手大脚,上瘾程度可见一斑。

耗尽家财丈夫怒诉离婚

据媒体报道,小顾和小米是一对“85后”夫妻,结婚才一年,却在“双11”之后闹起了离婚,原因就是妻子小米太爱网购,光是“双11”网购就花了两万多元,废寝忘食地下了近二十个单子。买的东西用小顾的话说:都是一堆垃圾。丈夫对妻子平日爱上网购就颇有微词,此番更是无法忍受,斥其不会持家,说自己“娶了一个移动淘宝回来”,一怒之下起诉离婚,最终在法院调解下才挽回婚姻。

网购分等级你是哪一级?去年年底,网友上传的《再上淘宝就砍手指头,大家来晒晒这一年你在上面花了多少银子》让人记忆犹新,帖子中,该网友总结了一个网购分类标准,成了判断是否网购奢侈浪费的“流行”标准。

六级分类标准:

A.500元以下(勤俭持家型)

B.500-5000元(普通青年型)

C.5000-10000元(浪费奢侈型)

D.10000-30000元(砍一个手指头)

E.30000-50000元(十个手指都砍掉)

F.50000元以上(果断剁手型)

专家观点

警惕电商“弱点营销”

为何网购会深陷到不可自拔?心理学者说:那是因为你被电商的心理战术给攻下了!

中山大学心理学在读博士生张小姐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令人眼花缭乱的网上商城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背后依托着强大的心理学研究启动消费者潜在的心理机制和购物欲。“电商采用的很多推销手法用的就是心理学手法,比如通过低价、秒杀、同类推荐、折扣倒计时等策略,让消费者产生紧迫感和认同感,通过调动情绪来制造行为,使消费者急切之下失去理性判断而盲目购买,最终产生很多不必要消费,甚至网购成瘾。”尽管网购成瘾在心理学上还有争议,但若在心理上毫无防备,就很可能被电商拿下,尤其是抵抗能力弱的“易感人群”。

张小姐建议,要增强网购抵抗力,首先应该懂得一些消费心理,知道电商在采用哪些技巧进攻,然后有意识地抵抗,譬如对低价保持质疑,是否原价真有那么高,品质会不会不好等,来防止自己的消费潜在欲望被激发,根据家庭的收入水平,设定每个月消费上限,列出必需品购物清单,留足30%备用金,轻易不要突破上限等,用“纪律”来实行硬约束。

当然,网购成瘾也非不治之症,对于那些已经沉迷于网购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有计划地支出,克制冲动消费,控制上网次数和时间,不让网购成为填补空虚生活、舒缓工作压力的筹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