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是“关爱日”,12月13、14日两天是“一生一世珍爱日”,12月21日是玛雅人预测的“世界末日”,12月22日是“新生日”......
玛雅式营销让消费者在“节”难逃
朱耘
“今年你买了诺亚方舟的船票了吗?”办公室小编们的QQ在不停地闪烁着。
每年岁末,都是商家们的营销季,而2012年的岁末营销似乎比往年更丰富、更激烈:12月12日是“关爱日”,12月13、14日两天是“一生一世珍爱日”,12月21日是玛雅人预测的“世界末日”,12月22日是“新生日”……这个12月,网友们对着日历凭空臆想出了很多节日,所谓玛雅式营销即是商家通过数字创造营销概念,大搞促销噱头,再加上圣诞节、元旦两个重要节日,让寒冷的冬天“暖洋洋”。
此次“参战”的商家不仅包括餐饮、购物、旅游等促销常客,诸如日化快消、网络游戏、团购电商等行业也纷纷加入,商家频繁借助各种草根节日大搞促销,正迎合了当下年轻人“心灵减压”的需求,围绕着玛雅人预言一系列营销创意已不再是商家“一个人的战斗”,一条隐性的产业链悄然形成。
玛雅式营销众生相
“虽然年底这些噱头很有吸引力,但是我们只观望不参与,不知道多少消费者会买单,更担心‘世界末日说’会让一些人产生消极情绪。”
“爱”是12月商家促销的主题,各种臆想的节日,都用爱的主题来穿插。比如“12”谐音“要爱”,“一生一世”强调珍爱,就连带有很大悲观情绪的“世界末日”也被商家喜剧化、情感化了。
互动百科的监测数据显示,“末日表白”一词是12月的in词,而在微博中,“玛雅体”“撒娇体”和“三行遗书”最为流行。调侃生活趣事、追忆爱情、对父母的思念和愧疚是这些微博体共同的特点,当然不少网友在结语也会加上句“元芳,你怎么看?”
新媒体显然是这轮“玛雅式营销”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最近几天,每天下午3:30左右,碧浪的官方微博都会推出一期#末日碧浪所#的图文微博,借一则“末日传说”与碧浪的品牌相联。比如“12?12”这天,碧浪展示了各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们都曾研究过宇宙结构图,最终碧浪将宇宙轨道图变成了原子运动轨道图,也是碧浪的LOGO,然后拽拽地说了句:早知道是这样,(指宇宙变化最终变成碧浪)烟火一场,我就不该把没洗的衣服扔在一旁。网友们大呼有才、有创意。
碧浪微博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样的创意受启发于耐克的奥运“活出你的伟大”系列微博营销,制造事件和谈资,选择下午茶时间投放关注度会较高。不少粉丝在微博评论中说道:“我刚刚在超市买了碧浪,姐怎么样,够给面子吧。”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直接销售。
记者采访发现,玛雅式营销在12月爆发,但很多创意和营销计划早就开始了。巨人网络[微博]旗下的大型网络游戏《征途2》早在今年情人节期间就打出了“为爱情买一份保险,赌一把天荒地老”的口号,推出全新功能“网游爱情保险”业务,如果玩家有信心在2012“世界末日”到来之前,与情侣在游戏中不分手,可以为对方进行“投保”。“12?21”如果这对情侣玩家仍不分手,将获得全额保险返还,以及到官方送出的一系列游戏中的返赠和礼包。《征途2》的玩家张小途说:“我真希望‘12?21’快点到来,有些迫不及待了。”
此外,诸多团购网站也打出了“末日观影约上TA”“争抢船票”等旗号进行促销,旅行社也借此推出经典产品线。餐饮、娱乐、旅游、电商争抢末日营销,武汉一家公司甚至在“12?21”这天放假,不过中高档酒店业却几乎没有参与这场大戏,北京一家开业不久的五星级酒店负责人说:“虽然年底这些噱头很有吸引力,但是我们观望不参与,不知道多少消费者会买单,更担心‘世界末日说’会让一些人产生消极情绪。”
产业链联盟正形成
“微博上的各种‘玛雅式营销’能够链接到电商销售页面,带来直接的销售,使这轮营销从线上迅速转移到了线下。”
电商是这轮“玛雅式营销”最活跃的团体之一,不少电商都以微博为中心做营销。心理学家李艳明告诉记者,很多年轻人热衷于网购,认为方便、快捷,但内心往往有孤独感和对爱的渴望,购物是很多女性消费者减压的手段之一。年底集中的节日营销,商家们抓住了粉丝的这一需求,寻找到了理解其孤独的出口。
宣亚培恩国际公关公司洪磊告诉记者,微博上的各种“玛雅式营销”能够链接到电商销售页面,带来直接的销售,使这轮营销从线上迅速转移到了线下。不少写字楼周边的餐饮场所也推出了各种促销方式:诸如在店里大胆向情侣表白,将有赠品或5折优惠;从某天起至“12?21”连续光顾店内购物,在“新生日”将得到礼品;有的店家专门辟出一整面墙,让消费者写下他的2012心愿或爱的表白……
“最近一个月,我的信用卡都快刷爆了,每天都想网购买东西,一闲下来就想上团购网站或淘宝上转转,天天都有打折促销的东西,忍不住就要买。”职员刘婧对记者说,“以前我网购过的店家也常给我发短信,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销,最少都是5折。”
洪磊认为,这次营销让很多店家赚得盆满钵满,这已经不是一两个商家的成功,而是一个产业链的成功。线上、线下的店家彼此尽管有竞争,但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变成了“消费者需求”,商家们想尽了各种办法驱动市场,共同将蛋糕做大,而不是单纯强调竞争的此消彼长。
然而,在互联网领域,能够“制造”消费者需求的并不是一两家企业可以独立完成的,这就像传统百货业态中,商场搞返利促销,必须让店中大部分品牌都参与才行。而在互联网上,活动的发起者往往是像淘宝、京东这样的B2C电商平台,但是它必须同行业生态系统中其他伙伴达成利益同盟,才有可能实现,并且这个同盟越多,甚至有跨界者的加入,效果就越好。
“玛雅式营销的参与者非常丰富,电商、餐饮、娱乐、网游、快销都有参与,这是以往很少见的。”北京银基一邦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立兵说,这样的机会未来还会有很多,比拼的是行业生态系统发起者的创意。
如今这个行业生态系统的发起者往往是某一家电商平台,进而其他同行“跟随进来”,这个联盟还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随着同盟即得利益的不断增长,独立的联盟策划机构将会出现,并在该产业链上分得一杯羹。
“类似这样的营销做得过多过密,消费者的需求在集中爆发之后将会变得理性,消费遇冷,届时将会使营销无效、让消费者审美疲劳。除了频次的火候把握好之外,更要注重创意的多元化。不是只有臆想的节日才可以创造需求,店庆、新闻大事件、影视八卦都是很好的噱头。”周立兵说。
- 垂直电商深耕供应链 拓展多平台营销寻自救 2012/12/17
- 网上超市物流配送是发展短板 挤压传统商超 2012/12/17
- 二维码营销”成潮流 网商实现随手购买 2012/12/17
- 电商被指假发货:忽悠消费者 快递背黑锅 2012/12/17
- 京东曝返修质量门:返修一拖再拖 主板越修越坏 2012/12/17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
- 电商跨界容易越界难 行业亟需信用“无...
- 童装行业问题多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