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网民来说,网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整个网购交易规模接近5000亿元,增长率同比2009年接近89.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的3.2%。网购客户在网上购买过一次的总数达到1.48亿,同比增长35.8%,占网民比重的35.8%。
网购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大背景下,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据中国商务信用平台(BCP)负责人介绍,网络购物4大问题困扰消费者。
一是消费者处于消费保护的“盲区”,购物网站缺乏明确的消费保护引导和消费保护制度,购物证据也无途径保存。
二是网站产品宣传不实,后期服务跟不上。消费者无法识别销售平台的手续是否合法、资质是否完善,特别是在“团购”上。
三是实物型网购第三方支撑体系尚不完善,消费者不能自由选择物流体系和支付系统,支付款项流转不清、未签收的货品被告知已签收等投诉一直居高不下。
四是非物流的数字产品电子商务投诉成为新的热点。基于移动网络的话费充值、套餐服务、软件产品下载等管理尚有缺陷,虚拟财产缺乏保护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2011年4月12日,商务部正式发布《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鼓励平台经营者设立冷静期制度,值得注意的是,《规范》设立冷静期制度的条款出现在“平台经营者对站内经营者的管理与引导”内容中,并非强制性规定。
《规范》还指出,网页上显示的商品信息必须真实,商品应当从多角度多方位予以展现,不可对商品的颜色、大小、比例等做歪曲或错误的显示;对于存在瑕疵的商品应当给予充分的说明并通过图片显示,以保障网购消费者的利益。
其实,在此规定出台前,BCP信用认证中心已开始与已通过BCP信用认证的团购网站试点合作开展商户的BCP实名认证的工作,通过BCP实名认证的商户会获得一个唯一的信用编码,该编码将用作实名登记的查询和记录,并录入BCP数据库。此外,根据信用编码制作的信用标签将在相应的媒体和网站上公示发布,可有效防止一些不法企业采用虚假形式欺骗团购网站最终坑害消费者。
- 【舆情分析】政府应突发事件应对需善用网络平台 2012/05/02
- 中国铸造行业第二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公示 2012/04/27
- 关于首批25家中国铸造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2012年复评结果的公示 2012/04/27
- 2012中国互联网交易投资博览会(第四届)邀请函 2012/04/24
- 传统品牌触网须破四大瓶颈 201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