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电商新闻 > 正文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要先打造“中国诚信”
2011-04-22 16:25:09 来源: 家居在线

    近期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最热新闻无疑就是“皮革奶”,在各部委齐上阵辟谣之后,事态看似“渐渐平息”。

    造假和虚假宣传之风近些年愈演愈列,几乎每一年都有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地板销售潜规则、定制家具尺寸缩水、卖场猫腻……每一次都引发广泛关注,最终却不了了之。

中国,佛道儒之大国,何以商业诚信如此败坏?其实商业诚信问题还不只是产品质量问题,总结日常媒体报道中常听到的企业不诚信现象,还有不守信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拖欠货款、拖欠员工工资;合同欺诈、盗版侵权等等。究其源头,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却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失位是首当其冲的原因。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事实上,这只是句自欺欺人的口号。经历了这段变革期的人看到的是,活络的人心、十年“文革”的遗毒未除、忠孝礼义却早已不在,一块铁板的计划市场忽然放开以后、泥沙俱下的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背景还与今天市场上企业商业诚信缺失有着深厚的渊源。举产品质量的例子来说,由于30年的计划体制和短缺现实,导致那个时候市场上商品相对国民日渐旺盛的需求呈现短缺和供不应求,购买者很多时候只求能够买到,对商品质量就不去做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生产者开始为了获得更高利润,开始粗制滥造。而政府出于繁荣市场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再加上政府官员的权力寻租,对这些以次充好甚至假冒伪劣商品不进行有效的打击惩处,使得商品质量问题日渐严重。因此某种意义上说,80年代的卖方市场和政府质量执法不作为,为中国商品市场上普遍的质量问题奠定了基础。靠什么质量万里行,“3•15”以及个人打假这样的有限质量监督行为,根本无法遏制90年代以后被政府不作为纵容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贪婪之心。结果就是当今社会普遍性的以商品质量和欺诈为代表的商业诚信问题。

 

目前诚信缺失严重影响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法制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诚信的缺失,一方面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使得经济活动萎缩,经营效率低下甚至破产。最重要的是造成了社会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损害,破坏了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规则。商业诚信缺失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败坏社会风气。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造成无数个人身心伤害,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大量企业举步为艰;失信使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使得民众对社会和政府失去信心信任;失信使一些人靠骗人暴富,也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民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强烈不满。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使得许多诚实守信的企业利益受到损害,认为“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占了主导,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加大,道德水平也随之下降。

 

最关键的是,诚信缺失严重影响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严重损害国家声誉,也使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另外,由于一些企业和个人制假贩假,使得一些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对中国商品心存疑虑予以抵制,也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多年以前,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制造,近些年变为“中国创造”,笔者建议,中国企业和产品要走出国门打天下,不妨先打造“中国诚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