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电商新闻 > 正文
    
购物网站该不该为假货买单
2011-05-05 10:06:2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央视近日曝光了淘宝网知假售假、消费者维权困难、纵容商家违法销售外贸原单货物等问题。据报道,被侵权的某贸易公司董事长,曾向淘宝发出律师函,要求网站停止出售其所代理的进口化妆品。对此,淘宝网做出回复认为,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并不能证明网店的销售构成侵权。

  对于这一回复态度,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曹磊认为:“时至今日,淘宝网仍认为自身只是为消费者提供电子商务平台。事件发生之后,消费者一定更希望看到淘宝网能够积极勇敢地应对。让消费者放心还是揪心,取决于网站的态度。”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在平台类购物网站市场交易规模比中,淘宝网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所占份额高达85.4%。“在享有网络交易平台最大经营者身份同时,淘宝网还需肩负更多监管责任。”曹磊说。

  据媒体报道,最近一段时期以来,购物网站已不是首次出现“信誉危机”。2010年11月至今年1月,4家皇冠级淘宝店曾销售假冒名牌雪地靴,金额高达250余万元;3月初,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淘宝网店再次因销售假冒名牌雪地靴而被公安机关查处;3月底,宁波市海曙区警方经过多日侦查,捣毁了涉嫌制售假冒商品的某金皇冠级网店,此前该网店曾以“外贸尾单”出售多种著名品牌仿冒品。

  因方便快捷、价格便宜,网络购物近年来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国家统计局近期援引《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元,其中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5131亿元,预计未来两年将突破10000亿元;个人网店数量也达到1350万家。然而与之相伴而生的网购投诉事件亦呈上扬势头:中国消费者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网络购物领域投诉数量持续上升,2010年广东省网购的投诉案件数量增长3倍。

  “我国电子商务经历13年发展,目前正处于寻求应对信用危机、消费习惯等解决途径的瓶颈期。由于网购涉及不同的商企主体、关联服务商以及跨区域性等特点,都使得该领域投诉维权面临困境。除此之外,相关行业立法也已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网购行业诚信更多是依赖于行业自律及经营者的责任心。这些短柄都是购物网站的‘致命伤’。”曹磊说。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方盈芝建议,作为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管理者,购物网站虽难以控制商家违法销售,却可从建立信用监察、调查反馈、维权投诉机制入手,规避销售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除了做好商户服务,购物网站更应注重维护消费者权益,从消费者层面建立网购品牌形象。”方盈芝说。

  除此之外,日前针对购物网站频现的消费纠纷,多部分已开始采取整顿措施。近日,商务部会同工商总局派出督查组,在淘宝网、易趣网等网络购物平台查处收缴涉案物品12000余件;4月21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网络购物平台的督导,立即启动对涉嫌销售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网店的整改工作。

  “日前结束的督察行动中,相关部门查封了大批网站,收缴了一批电脑、相机等设备,扣押了相关犯罪证据,并冻结了网店银行和支付宝账号。各部门期望通过一系列规范措施和行动,让消费者维权更加顺畅,让网络购物平台更健康。”曹磊说。

  “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很大,知识产权地域性特征被淡化了。很多线上交易难以界定究竟适用哪国法律。但我认为,传统交易领域的规则都应适用于虚拟环境中的交易。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必须承担对经营者的责任,而不应对商家制假贩假充耳不闻。”方盈芝说。

  曹磊表示:“网上交易平台原本为青年创业提供了低门槛、高收益的平台,但由于这一领域仍缺乏监管及标准,使得风险仍随处可见。针对目前网购发展迅猛的态势,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不应再继续放任不法经营行为,而应积极‘更新换代’网购纠纷解决及管理机制,以适应虚拟空间的现实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