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社会信用 > 正文
分享到:
    
城市信用建设是“换道超车”
2017-08-04 08:50:0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政府的平台,各个部门分管纵向的行业,纵向做得再好,互相之间不关联也不行,加之离老百姓的生活比较远,所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出台以后,若要推进个人、企业、政府、司法四方面的信用建设,需要借助新的平台。

“在杭州,信用可以‘当钱用’。”在日前于浙江杭州召开的2017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杭州的城市信用建设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验证了城市是信用体系建设先行先试的重要阵地;信用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

据介绍,过去两年,43个城市启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全国659个城市的信用状况评估结果显示,既有一些城市不断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也有一些城市“因认识不到位、行动不及时而被警示或约谈”。

城市信用建设不平衡是怎么造成的?信用城市应该长什么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章政教授接受采访时一一剖析。

记者:城市信用建设核心是城市数据的打通,此非易事,据您观察,目前中国城市信用建设中面临哪些问题?

章政:从近年情况看,城市信用建设从政府到民间,关注度及热情,较之以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建设不平衡,中国有600多个城市,现在纳入全国的试点、示范的城市,也就43个。二是在城市信用建设过程中,缺乏案例,意味着没有可借的鉴经验,这是一个大问题。

三是城市信用建设在技术层面上,每个城市突破口都不一样,有些城市是从法律突破,有些是在生活层面,有些是在特殊的城市管理层面……因此,各城市在信用建设人员配备上就很纠结:应该由哪个部门牵头?目前多数城市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管理或职能性推动部门。

第四个问题涉及城市信息。城市信用有很多指标,由此涉及诸多信息的采集。而各城市、各部门在信用信息采集过程中,信息标准、信息更新等没有统一标准,这就会阻碍诸如统一评价等一系列工作。如无锡的评分在杭州是否有用?杭州有用的评分在惠州上海是否能用?答案是不能用。这就证明城市信用信息尚未做到互联互通,无法实现共享。

第五个问题有关落地。现在城市信用的概念有了,但跟老百姓的生活怎么结合?

记者:目前城市信用建设面临这么多不足,能有什么举措解决?特别是在顶层设计层面。

章政:顶层设计层面,我觉得首先要在学术上、理论上,包括政策层面采取措施。其实到今天为止,我们在学术上和学理上,对信用的内涵,包括信用城市的内涵、信用体系的内涵,还没阐释清楚。所以,要做梳理,先从理论上讲清楚。

再看政策层面,发改委领导到场参加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本次论坛提供了很多案例,其实是在通过示范、教育,甚而是通过政策给予推动和呼吁。

我想,城市信用建设还是要基于一个城市的内生动力,该动力源一定是政府的转型,包括政府自身定位的调整以及将来跟市场的关系的调整。

记者:中国的信用建设,是否有西方国家先例可参照?

章政: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开展了20年,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目前所有的部委都已经建立了本领域的信息系统。以海关为例,所有进出口贸易相关企业的相关信息,都记录在案,所有的信息都在政府的数据库里。此前政府管理市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生变化。十八大以后,政府提出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所以慢慢地要把市场这只手还给市场。

从2014年开始,国务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将这个问题做了重新梳理,下一步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在四个方面:个人、企业、政府诚信以及司法公信。

从这个层面观察,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国外没有的。西方的社会信用建设,是纳入到市场经济内部的,经过200多年的历史慢慢形成的。而我们是有意识的,是倒逼的。200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问题,甚至是欺诈、恶意偷逃税等问题,从那时起,信用建设开始受到关注,而政府已开始行动。

政府的平台,各个部门分管纵向的行业,纵向做得再好,互相之间不关联也不行,加之离老百姓的生活比较远,所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出台以后,若要推进个人、企业、政府、司法四方面的信用建设,需要借助新的平台。行政平台可能是最有效的。所以政府就将城市纳入进来。

中国600多个城市有一半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城市如果能够将信用改善了,那么中国社会管理,包括整个经济管理、市场管理,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可以说,城市信用建设的意义不止于“弯道超车”,而是“换道超车”,而且是“直道”。这种做法是西方没有的,是中国特色。

记者:未来信用城市到底会是怎样的形态?

章政:到今天为止,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也在问一个问题,就是信用城市长什么样?我觉得它应该最终取决于老百姓的感受。城市信用建设分布在诸多层面,是多元的,包括老百姓的吃住行、工作和相互交往,甚至和政府的关系。因此,城市信用建设一定是多元切入、多个场景落地:有的是从生活切入,有的是从生产资料切入,有的是从企业作为法人的角度来切入,每个城市各不相同。最终的诉求就是让老百姓感到生活方便了,社会生活环境改善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