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社会信用 > 正文
分享到:
    
信用建设,让更多人放心旅游
2019-07-17 09:22: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市场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培育良好的信用体系、营造崇尚信用的诚信环境。

“让安全,成为中国旅游最广泛的共识;让文明,成为中国旅游最美丽的风景;让诚信,成为中国旅游最有力的承诺……”2019年,由各省区市主要旅游行业协会发起的《中国旅游安全文明诚信黄山倡议》发布,号召广大旅游从业者恪守职业道德,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行业自律;旅游企业要遵守契约精神,维护市场秩序,为游客创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旅游环境。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市场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培育良好的信用体系、营造崇尚信用的诚信环境,无论是对于大众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是促进市场主体参与文化产业竞争,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舒心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更为轻松地把自身发展抬高到新阶段的无形阶梯。同时,信用建设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目前,对于我国众多行业而言,信用建设较为滞后。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见利忘义,用价高质次的产品欺骗消费者特别是外地游客;一些企业弃诚舍信,用“阴阳合同”“霸王条款”欺骗群众,如将购物点包装成旅游景点,打着低价游的幌子让游客高价“享受”糟心的出游服务。对于不诚信行为,放任不理或监管不到位,势必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贻害当地文化和旅游生态建设。

由此可见,信用体系建设不仅仅是个人诚信的问题,需要同时加强政务信用、机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政务信用不仅直接代表着政府形象,更是阻断企业及个人失信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不良扩散的关键。加强个人诚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率先将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的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2016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官员“失信”不再是私事。《意见》明确,要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储备不足,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从企业角度讲,文化旅游企业信用信息长期以来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手中,信用信息资源整合与流动难度较大。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打通“信用档案”,全面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信用记录,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末,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适用范围、分级管理和联合惩戒等相关事项,建立了列入、告知、发布、惩戒、信用修复、移出等一整套管理流程,通过采用失信联合惩戒等措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孟子·离娄上》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社会良性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广大群众在外出旅游和享受公共服务中的切身体验,更有助于在“一带一路”的人文交往中加强民心相通,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对此,要不断推进包括政务、企业、个人信用在内的信用体系建设,坚持宣传引导和警示惩戒两手抓,从而用愈加完善的信用体系加速文旅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