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资讯新闻 > 正文
    
跨国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必要性及对策
2012-07-03 21:56:46 来源:艾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信息技术作为跨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决策者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跨国企业在不同经营模式下所采取的信息化战略,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和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信息技术作为跨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决策者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跨国企业在不同经营模式下所采取的信息化战略,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和研究。

进入21世纪,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已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和成败的关键因素,作为在国际市场叱咤风云的跨国企业更是具备了很高的信息化水平,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跨国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内涵

跨国企业经营的思路是利用当地的市场、资源和能力,实现经营管理的高效率、低成本,最好地为整个组织服务。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通过一个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和软件系统,使得诸如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生产等各部分职能能够很好地协调工作。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应当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理解:从硬件方面看是指企业广泛采用信息处理技术,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输基本实现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从软件方面看,企业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达到对企业内部所有资源的集中控制,从而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跨国企业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工作流的网络信息化,包括信息的采集、文档的传递、技术研发的信息交互等基本工作流程;(2)生产制造业务信

息化,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以及产品与原材料的数据管理等;(3)商务流程的信息化,即企业交易业务的信息化,包括采购、销售、库存、盘点等的业务流程;(4)企业运行管理信息化,使整个企业都成为一个完整、畅通的管理控制体系。

二、跨国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的意义

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实施信息化战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末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美国90年代实现了被称为“新经济”的长达1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信息技术行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5.8%上升到2000年的8.3%。90年代后期,美国约1/3的经济增长来自信息化的拉动,超过其他任何行业的拉动作用。

2.改革传统经营模式

福特汽车公司通过网上采购,使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成本下降了30%,通用电气公司借助供应链管理手段,2000年节省成本16亿美元;美国的菲利浦·莫利斯公司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立了拥有2.6亿烟民的个人档案。随后进入了以互联网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息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期,ERP(企业资源计划)的网络功能增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80%的企业采用了ERP管理软件。

3.促进组织结构优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和强化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使企业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了统一,推动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乃至组织结构的重组。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使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系统将取代中层监督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使决策层与执行层的沟通更为直接有效,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机构规模。

4.提高对下属公司的控制能力

跨国企业下属公司往往地域分布分散,企业总部难以及时有效地获取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容易造成管理失控现象。企业信息化以后,企业总部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下属公司业务状况,从而大大提高总部对下属公司的控制能力。

5.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如沃尔玛1969年租用了IBM360进行货物配送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又花费2 400万美元发射了一颗企业自己的人造卫星,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沃尔玛的电子信息通信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其规模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AT&T公司。信息化上的巨大投入为其带来了更大的回报,使沃尔玛雄居世界零售业榜首。

6.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效能

跨国企业管理环节众多,信息量大,上传下达时间长,管理者收集信息所花费时间与用于决策所花费时间相比要多得多,决策效率低下,往往容易贻误战机,而信息系统能够极大地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同时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可以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梳理,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从而大大提高管理者决策效能。

三、跨国企业信息化实施战略

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应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模式,具有不同经营模式的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应该不同。

(一)跨国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跨国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有多国模式、全球模式、国际模式和跨国模式。

1.多国模式——高度分权式模式

其经营重点在于对当地市场的快速响应。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总部下面的绝大多数子公司独立经营或者以非常松散的方式联盟,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个子公司更多地趋向于本土化,但是各个子公司需要将其运作报告送往总部。因而,一方面,子公司能够对不同的本地需求和机遇进行快速的响应,并制定许多决策;另一方面,子公司需要向总部提交大量的报告,以便于总部的监督和控制。

2.全球模式——高度集权式模式

其经营模式强调效率,企业总部高度集中地控制分布在国外的各个子公司的运营情况,各个子公司的经营资源完全依赖于总部。这种模式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其经济性来源于标准的产品设计和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对于高度集中控制的全球性经营模式,广泛的通信和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3.国际模式——部分分权式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从形式上和多国经营模式类似,他们的区别仅在于企业总部向子公司的权利下放程度不同。部分分权模式是指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在新流程创建和新产品推出方面必须依赖于总部,而在其他方面则具有独立决策的权利。

4.跨国模式——全能式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要求通过企业总部和国外子公司之间的合作来整合全球的业务活动,一方面,要保证高度集权的高功效,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对本地市场的快速响应。其难点在于获得全球整合、功效以及创新的同时去实现快速响应本地需求的灵活性。

(二)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针对4种不同经营模式,跨国企业信息化战略也可分为4种:

1.高度分权式经营的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高度分权经营的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是独立运作,是指处在国外的子公司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它们直接从本地的供应商那里获得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处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的信息系统的应用可能千差万别,企业总部只是在会计和财务报告上对子公司制定标准,加以监督和控制,因此,各个子公司之间很难共享信息。

2.高度集权式经营的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高度集权经营的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是总部驱动,是指总部统筹全球范围内的各个子公司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以减低系统的开发和运营成本,重点强调信息技术运作的功效。

3.部分分权式经营的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部分分权式经营的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是理性协同,该信息化战略要求总公司将控制权交给当地子公司,总部只是试图通过影响力来指导子公司的选择。子公司应该征求总部的建议,总部应该设法协调各子公司,以减少重复开发,鼓励资源的共享。

4.全能式经营的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全能式经营的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是集成全球信息技术,因为这种模式要求从企业看到各个子公司的所有经营要共享彼此的信息和其他资源,企业需要为全球提供统一的客户服务标准。该战略下的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来自于全世界各个子公司的数据输入。各子公司需要将其数据标准化,并且和数据中心一致,总部要明确指定诸如订单处理这样的公用系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跨国企业将成为一种重要经济力量。在信息时代,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对于企业的经营起着关键的作用。跨国经营的企业应该根据其经营模式来选择相应的信息化战略,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