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对目前高校中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结构。
一、引言
1999年,教育部联合联想集团共同推出了电子商务自修考试的大学专科学生培养计划,并在2000年开始全国性招生,2001年全国有13所高等院校开办了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到2002年,全国已有96所高等院校开办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其课程体系如何设置,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型。国内外教育学者都在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教学模式改革。本文主要针对高等院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结构。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主要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核心,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较高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掌握扎实的经济、管理、信息科学技术方法及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能够使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开展市场研究、信息传递、网上商务系统建设、网络营销与贸易及网上支付和结算等商务活动,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努力培养能够熟练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从事网上营销、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的安全与应用,网上信息的收集与发布,计算机商务软件的开发与设计等工作、能够在流通业、生产业、服务业及其它相关的行业从事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的高素质、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培养,该专业的学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从事市场经营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2.掌握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技术、电子支付、数据库技术及商业数据分析等知识和技术;
3.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应用与管理的技术和技能,熟悉商业网站(特别是电子商务网站)的前台店面和后台数据库的建设、运营和维护;
4.能够利用计算机从事网络上的商务活动,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及解决商务活动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国内外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的成功运营经验、发展动态及贸易营销策略;
5.熟悉我国有关电子商务活动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商务活动的惯例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三、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及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方法的不同,我们将所有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专业方向课四类。除此之外,还安排了课程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学校教务处的跨学科课程设置表中任选6个学分的文化自修课程。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学总课数为2672学时,学分为185学分,其中:
公共基础课有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所需课时976学时,占总课时的36.5%,学分为49学分,占总学分的26.5%。
专业基础课有线形代数、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管理学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法、会计学原理与实务、程序设计、西方经济学、网络营销与策划、商务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工程和信息组织等。所需课时为880学时,占总课时的33.5%,学分为55学分,占总学分的30.5%。
专业主干课有商务信息调查与分析、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信息传播、网页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模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网络安全、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所需课时为544学时,占总课时的20%,学分为34学分,占总学分的18%。
专业方向课有商务信息学、财务与会计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企业公共关系学、企业电子商务实践、连锁经营学、供应链与客户关系管理等。总课时为272学时,占总课时的10%,学分为15学分,占总学分的8%。
另外,从第三学期开始,每个学期都相应安排了实践性教学环节,总共26学分,占总学分的14%;跨专业文化自修课程6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
四、关于培养模式的探讨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究竟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这是近来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都应该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以及现实情况进行综合考查,不能纯粹从理论上去追求理想的教学模式。
(一)“3+2”培养模式
这是一个双学士的培养方案,学生在校学习5年,可取得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毕业证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同时还可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即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学生在大学前三年参加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学习,第四年同时参加电子商务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学习,第五年参加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学习。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通过五年的学习可以获得两个学士学位,自然是一种好事,但从专业培养角度来看,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可能要比只修一个学士学位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在能力方面会差一点。
(二)“3+1”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充分注重电子商务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即大学前三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课,大学第四年整整一年的时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参与具体的商业项目策划、商务网站运营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以及网络营销和商务谈判等一系列商务实践活动,充分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以写商业计划书或项目策划、论证报告的形式取代传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这种培养模式无疑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培养模式,但学校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资源优势,因为让一个专业的学生到社会实际当中去参与一个具体的、长达一年时间的商业活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处理不好的话,就会流入形式,让学生最后一年在外流浪。
(三)“3.5+0.5”培养模式
这也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办学资源优势和专业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符合目前国内高校的办学条件。即大学前三年半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后半年全身心完成一个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毕业设计。为了体现该专业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前三年半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每个学期2-3周的时间到实践中去学习,实时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还有一些其他的培养模式,如“4+1”培养模式等,但这三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无论哪一种培养模式,只要具备其实施的现实条件,操作科学得当,都不失为理想的培养模式。
- 传统企业中的电子商务人才 2011/10/11
- 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全真化经营实践与应用 2012/04/10
- 浅析企业电子商务环境建设 2012/05/16
- 探析企业电子商务环境建设 2012/03/28
- “尴尬”的电商人,你读懂了么? 2012/02/27
- 中国电子商务人才供需矛盾分析 2012/03/02
- 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 2012/03/08
- 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开发与实践探讨 2012/05/04
- 电子商务运营人才的需求调研与分析 2012/03/14
-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探析 201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