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份报告称,如今电商企业的中高端人才过剩,这与这个电商领域呈现出衰落有关。每年高校的电商商务专业毕业的生不少,看一份数据就知道。2000年以来,教育部已经批准了339所本科高校和650多所高职高专设置电子商务专业,每年大约有8万多毕业生,那么这么多年积累的电商人才到底人归何处,其实很多的电商毕业的学生都是有着这样的一个情况“高学历低能力者”,事实上高校教育体制和陈旧的理论知识根本不能适应电商发展需要,学校课程的老师都是一些管理学以及技术型的人来担任授课老师,这样能够带出什么类型的电商企业人才,这类的人有多少适应企业的需求,可想而知,最后专业的学生都另投其他领域,据我所知金融业是比较多人去的一个方面,上面的例子只是一方面。由此可见,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转变。
(一)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改革
第一个课程设置不合理,因为很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际上给电子商务专业讲课的老师要不就是经管类的老师要不就是计算机老师的堆积,并没有系统、研究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把他结合在一起,所以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会设置什么课程呢?我们叫做电子商务,课程的一些设置就是两类课程,一类就是经管类的课程,一类就是计算机类的课程,比如说经管类的会设置市场营销、市场调研,会设商务等等;第二个就是学校老师没有相应的实践经历,总所周知电商是不断的发展,在互联网领域没有永恒的东西,过期了就是过期了,不思进步再先进的人都会成为旧的代表,而且授课老师又有多少个会是这方面的专家,或者说某某是什么什么公司的顾问,但是做成顾问跟电子商务其实联系不大,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培养。现在很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可以去做什么,你说去电商公司,但是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这是最烦恼的事情,最后就另寻出路。
(二)企业培养
电子商务企业虽然迅速发展,但仍处于粗放竞争阶段。这也导致富有经验或者能快速上手的电子商务人才稀缺和抢手,必然的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系统可以说是粗放的。很多的企业甚至是大的企业都没有成熟的一套电子商务培养体系,必然导致员工的岗位可能就不是兴趣以及特长的工作,员工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进入企业的员工是帮企业解决问题,但是企业也需要帮员工解决问题以及给予员工学习的机会,一味让员工付出,一旦能力见底,企业就辞退,无疑对于电商人才的扼杀。
(三)自身的培养
立志于投入互联网,投入到电子商务领域的,口头话谁都会说,一味的依靠别人来帮你,是难以实现,自身也要寻找提升能力以及技能的机会,无论自学、免费培训或者付费培训都是提升的途径,自身培养好,让更多的企业会青睐于你。但是在自身的培养一定要找准自身的定位,细节很重要,广而不精,倒不如专精做一样。
(四)社会活动开放给更多的人
在电子商务领域,都会有很多的会议或者活动,一些是研讨,一些是行业,一些是地区等等,各式各样,但是细心就会发现,这些活动更多的针对企业或者相关高层,但是针对电商人才的又有多少,普通的员工参加的概率极低,所以电商人才成长不仅需要你灌输给他很多东西,参加活动让他接受洗礼,也是一种途径,开阔视野。
笔者感叹,电商繁华发展,为什么还会因人才而受限制,到底是企业培养人才还是人才本身问题,不得而知,但是笔者知道电商培养人才体系还不转变,那么人才缺口依然无法改变。
- 解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瓶颈及其对策 2012/03/07
- 谈阻碍企业电商化发展的几个问题 2012/03/12
- 云南省将着重打造4条电子商务渠道 2011/10/19
- 2015年年底陕西省力争半数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2011/10/21
- “十二五” 将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 2011/09/22
- 云南局参与推动全省电子商务发展 2011/11/14
- 商务部: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统计监测体系 2011/12/30
- 云南省将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2011/12/02
- 重庆市三大体系助推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市 2011/10/08
- 十二五期间广东每年将投5000万支持电子商务 2011/11/21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
- 电商跨界容易越界难 行业亟需信用“无...
- 童装行业问题多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 电商618血战拼价格难觅“又一春”
- “寿衣门”呼吁网购评价体系亟待重建
- 共建诚信家园 同铸食药安全
- BCP携认证网站参展2012网购会
- 第二届北京电商大讲堂:“服装电商的蓝...
- 2011开启诚信新纪元(新年特刊)
- 广东国际电子商务信用服务平台岁末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