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商领域硝烟不断,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临近年终,各大电商之间的火药味已愈来愈浓,淘宝、京东、凡客等或借洋节或以店庆为名,再次祭出促销大旗,开启血拼大战,以期在年终收获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竞相搭车洋节日
节假日已经成为商家必争的销售市场,电商领域也不例外。临近岁尾的11月,万圣节、光棍节、感恩节等洋节日扎堆儿,为促销找到了名正言顺的噱头,更成了提升全年销售业绩的最好时节。
记者发现,近两年,光棍节甚至比国庆、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还热闹。今年,电商们的促销大战从10月中旬就已经开始打响。全店3折包邮、5折封顶、下单送红包、派发优惠券……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在电商网站上铺天盖地。粗略估算,这些电商为迎接这场促销大战,准备了数十亿元的商品。天猫今年参与光棍节促销的商家数过万,比去年的约2000家增长了5倍有余,促销产品覆盖服装、日用品、家居、3C数码等产品,品种异常丰富。
在电商积极备货、先后推出促销计划的同时,各大快递公司也在为“双十一”促销做准备,宅急送、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都在近期招募新员工,以应对光棍节可能出现的“爆仓”情况。
就此,省商联会有关人士指出,11月其实是一年中的零售业淡季,但由于依附于独特的网络文化体系,加之网购突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以及不可比拟的产品丰富度和促销力度,因此,“光棍节”被打造成了一年中反季节销售的高潮,成为网上商城最重要的促销季之一。
零售门店“被电商化”
面对来势汹汹,战线越拉越长的网购大促,线下的传统商场也坐不住了。为从网购巨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各大实体商家纷纷试水“线上线下”协同作战,如北人集团的“北国如意购物网”,国大商业连锁自建的“爱购商城”等。
记者从省会多家商场的品牌营销人员了解到,这种协同作战的模式不仅存在于“官方”,为追求业绩,实体店店长和营业员也会“私下”悄悄发展线上客户。一位常年代理中老年某品牌服装的店长告诉记者,她自己也在淘宝上开了店铺,每当换季要更新衣橱或有新品上市的时候,该店许多熟客都会在网上店铺浏览一番,看好款式之后,直接拍货付款。
“一般情况下,网店的价格比实体店的促销价格还要低。”一位品牌代理商说,电子商务帮助门店摆脱了传统商业的种种束缚,加之网上平台品牌和巨大的人气,让很多传统零售门店更看好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模式。
传统零售门店“被电商化”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趋势与目前国内零售业普遍面临的高库存和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息息相关。相关商业研究发现,以往一个位于中心城市的大型家居卖场可将营业范围辐射至周边50公里内,但现在的趋势是,将这个大型卖场缩减为一家实体小店,不必开在租金昂贵的一线城市,只需开在一个小城市里,其营业辐射范围可以到1000公里。
网民呼吁促销实惠些
网络购物的消费形态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认可和认同,不再是80后、90后专属消费形式,很多中老年人也纷纷加入到网购大军中。但面对形形色色的促销盛宴,很多网民还是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选择。特别是今年夏天在电商促销大战中爆出的虚假打折、被退款等事件,让不少网民心有余悸,不知商家是真的“赔本赚吆喝”,还是“借吆喝多牟利”。
一位经营内衣的淘宝店主杨女士向记者坦言,网上商品定价有相当大的弹性。同一款内衣,定价可以从三四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一些不愁卖的款式,店主没准会借着光棍节打折促销的旗号,卖得比平时还贵。有的同行为了躲避监管,会在光棍节来临前一段时间,把商品价格抬上去,这种先抬高价格再打折的手段,一般网民很难发现。
还有很多网民发现,电商们派送的优惠券、红包等,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限制条件。有的优惠券不能与其他优惠活动同时使用,退货时优惠券不予退还;有的红包,则需要订单满一定金额后,才能使用。“其实,这就是让人多掏腰包的诱饵。”一位网民直言道。
面对网民的诸多质疑,电商们此次做出了诚意表态。淘宝称,一旦发现商家存在虚抬价格再打折的状况,会将其清出11·11购物狂欢节的官方活动,还会对商家进行扣分处罚。国美网上商城亦表示,对虚假促销“零容忍”,在做低价促销的同时会关注商品质量、物流配送、退换货和售后服务等更深层次的用户体验。
而资深网民们在应对 “假吆喝”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网购经验。省会白领王晓雯说,光棍节促销一般都在当天0点开始,但具体的促销商品会在11月5日左右就公布,她先将看中的商品放入购物车或预购,到活动开始后统一付款。
“为防止商家在促销中先提价后降价,我从现在开始就记下心仪商品的价格,到促销开始后再比较是否真正优惠。”就读于河北科技大学的小李说。
- 电商产业链的双11战争:订单未至快递降价抢戏 2012/10/25
- 双十一购物狂欢将拉开:电商很疯狂 商场却淡定 2012/11/01
- 探讨电商长周期下的大格局 2012/10/19
- 电商展开网上圈地大战 近期促销投入号称70亿 2012/07/18
- 评论:电商忙吆喝 使蛮劲费力圈人 2012/06/25
- 年底网购旺季来临 疑难件增多 2011/12/14
- 外资电商巨头线上业务搁浅 超市触网遇阻力 2012/06/25
- 电商黄牛趁价格战拼命囤货 网站称难治理 2011/09/15
- 电商黄牛猖獗:低买高卖 每月吃货上千万元 2011/09/15
- 电子商务迎来三大拐点 2011/11/21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
- 电商跨界容易越界难 行业亟需信用“无...
- 童装行业问题多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 电商618血战拼价格难觅“又一春”
- “寿衣门”呼吁网购评价体系亟待重建
- 共建诚信家园 同铸食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