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资讯新闻 > 正文
    
以供应链为原点的物流系统集成
2012-11-29 15:52:16 来源:CIO时代网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信息的特点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是对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信息和资金在供应链中流动的跨行业的管理,涉及各种企业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且企业之间作为贸易伙伴,为追求共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共同努力。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采用了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并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其管理目标。

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在传统的物流系统中,物流活动被分散在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是一个企业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来进行的,物流信息本身也被分散在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职能部门之中,有关物流运作的信息主要是在供应链相邻的上下游环节之间进行交流,在整个供应链上是逐级分开传递的。物流与信息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是非常缓慢的,而且是滞后于许多管理活动的。

而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中,除了供应链相邻环节的信息交换,在整个供应链各环节上都有共享信息,信息的传递不再是呈逐级的链状结构,而是呈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这就使得物流信息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物流环节上,整个供应链上任何节点都能够很透明的看到这些信息,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供应链运作情况,同时根据这些进行必要的管理、协调和组织工作,使供应链上的物流保持同步,更为精确和迅速。

与传统的物流系统相比,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信息主要具有信息来源广、动态性特别强和信息量大、种类多的特点,供应链管理环境中的物流信息管理更为复杂,为支撑供应链管理而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更为艰巨。

2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2.1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主要是由一些物流企业和一些企业的物流部门实施,多附属于企业整个的信息化建设之中,综观其发展历程,主要取得了以下方面的成就:一是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为信息化建设做了组织机构、规划、投入预算、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准备。二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信息化应用环境改善。企业的计算机拥有率和入网率有了提高,各类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也有加大。三是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给企业带来了积极变化和明显效益,调查显示,通过信息化,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扩大产品销售收入、提高流动资金周转率、提高按期交货能力等,并由此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

2.2我国物流信息集成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系统集成和资源共享水平低,这个问题已成为制约供应链管理先进思想应用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物流信息系统集成的需求不明确。虽然从我国目前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来看,客观上对物流信息系统已经有了内部联网、上下贯通,外部横向联结的迫切需要,并且已有部分企业主观上认识到系统集成是下一步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但绝大多数对到底集成哪些内容,资源如何共享却不明确,深层的原因是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是在自己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信息化建设,部分系统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模拟现有的手工操作,缺乏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整个物流业务流程的本质认识和重新规划,由此对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也不知从哪入手。

2.2.2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缺乏集成方法的指导。据有关调查统计,我国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大多处于基础物流的操作层面,如条码管理、GPS、GIS、立体库、呼叫中心等都只是在物流企业和企业相关部门的某一环节应用,呈现出零乱和分散的局面,缺乏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由于缺乏系统集成思想的指导,这些系统往往在建设之初就缺乏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过程控制,不同的系统或模块由不同厂商分别提供,孤立建设和实施,导致大多数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极少,更不用说供应链级的集成了。

2.2.3物流信息系统集成的软环境建设相对滞后。虽然行业和企业对有关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一些规划,并陆续出台部分技术体制、标准等,但规范和标准还不够完善,如有的规范或标准可操作性不强,难以贯彻执行,而一些不同的行业领域之间的物流信息标准本身就没有形成统一,由此产生信息交换断层,也形成了我国企业物流信息技术投入的资源浪费情况严重。此外,对于没有隶属关系只有利益关系的供应链级的物流信息系统集成缺乏有效管理协调机制,宏观难以调控,其直接后果就是各环节专业系统建设″烟囱″林立,数据不兼容、格式不统一、资源不共享、信息不互通。

2.2.4物流信息系统集成建设的复合性人才缺乏。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大批专门人才集中精力对之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特别是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既对信息技术和系统开发有全面了解,又懂整个物流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的稀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信息系统集成建设的发展。

上述问题表明,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还远未达到支撑供应链管理的水平,特别是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问题制约了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物流能力的提升。

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化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信息系统的集成不是人员、产品和设备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事实上一次性地就某个应用问题把若干应用系统集成到一起已不是难事,难的是要做到随时跟上需求的变化,适时地支持系统动态集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系统的集成问题就是集成化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从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看,无论是将现有应用系统集成,还是新建物流信息系统,都应该从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物流的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建设集成化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从而支持物流信息系统的动态集成。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集成化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可以用一个三维的模型来表示。

第一维是从供应链中物流管理层次来划分,自下而上共四个层次:业务操作层、运行管理层、战略管理层、供应链管理层。业务操作层主要是一些物流信息的收集和操作的自动化控制;运行管理层主要是一些事务处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战略管理系统主要是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管理信息系统,如ERP等;供应链管理层主要是支持企业间信息流管理和共享的系统。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物流信息系统对信息处理的深度要求不同,但各管理层之间有上下贯通的需要。

第二维是根据物流的功能和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例如采购、储存、生产、销售、运输等。这些都是供应链上实现不同的功能和创造价值的不同业务环节,物流贯穿于这些环节中,其信息支持系统主要在处理的信息和功能上不同,如仓储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等。这些不同业务领域和环节之间有物流信息交换和共享的需要。

第三维是根据信息系统本身所包含的不同内容来划分,有四个层次:硬件、软件、信息、应用。这些是构成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硬件和软件构成应用的平台,而信息是应用的最主要的资源,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效果最终要靠人-机-技术-管理的完美结合。

分析发现,上述模型的三维之间、各块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集成的需求也是多样的,但我们可以以模型构建的集成化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框架为指导,来建设支撑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系统。

4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系统集成策略

从我国物流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要想使物流信息系统真正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强有力工具,应该采取以下策略来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

4.1要对供应链中的物流过程重新设计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将企业核心竞争力集成的全新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资源的概念得以扩展,更倾向于对外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且对外部也增强了主动性和响应性。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系统集成不能仅仅是将孤立分散开发的用计算机模仿传统手工业务流程的应用系统通过大量的接口简单连接,只有首先分析供应链上各企业各环节的物流过程,并按供应链管理理念对之进行一体化的重新设计,才能使信息系统集成建立在先进管理模式上;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物流一体化过程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企业物流过程的重组又靠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统应用才得以最终实现,因此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也是物流过程重组的过程。

4.2要注重集成化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的应用

集成化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是关于集成化信息系统建设的模型、语言、方法、工具等技术要素,和开发队伍与技术人员素质、业务环境与最终用户素质、投资力度与分布情况、开发领导与组织管理等社会要素,以及由它门相互关联而组成的认知体系,它既带哲理性又有实践性。方法论的研究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通用的公共方法和程序上,有了统一的方法,再去设计用途各异的具体系统,便于实现综合集成与互操作。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包括两大部分──高层部分与低层部分:高层部分面向全供应链,解决总体规划与高层设计问题;低层部分面向各业务领域,解决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建造问题。两个层次的工作不能混淆,但要紧密衔接。

4.3要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通用的公共信息平台是行业信息共享通常采用的一种信息共享方式,对于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共享,也可以采用公共信息平台。供应链中的公共信息平台应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公共的网站来给大家提供信息服务,但又不是唯一的、垄断的,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标准化和信息共享上,这些标准实现异构产品或信息的统一形式化描述,甚至还可将供应链中的术语规范、组织加入供应链的条件、享受的权利、承担的风险和义务、业务操作流程、资金结算、纠纷仲裁和责任追究等问题以标准化的信息资源固化于网络中。

4.4要建立适应信息集成的管理模式

如前所述,集成化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在整个供应链上,公共信息平台由谁建、总体规划由谁做、整个物流一体化由谁设计、集成信息系统建设由谁管理等,必须有一些从宏观上进行有效管理的机制。对供应链上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从管理机制上讲,主要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是由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按照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的方法,将这种管理延伸到整个供应链物流管理全程,包括对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物流信息系统集成的管理;第二种是企业将支持整个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信息集成外包,利用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物流来承担;第三种是建立物流联盟,由供应链上具有共同发展的战略、共同利益、不同的互为补充的核心竞争力的不同企业共同参与管理物流一体化和集成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从可操作性来讲,前二种要强一些,后面一种从组织和实施上都要复杂一些。此外,还需在供应链伙伴中建立信息共享的信任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等,并在集成化信息系统建设上引入项目管理机制和监理制度,使信息系统的集成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管理更为有效。

此外,关于信息系统的集成,已有一些先进的技术支持,如网络平台、数据仓库、中间件、智能代理等,他们对集成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对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系统集成要在需求的牵引下,充分应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来实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