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京东商城对外正式发布其首个金融服务类产品,从电商走到了金融服务。
和阿里巴巴、苏宁一样,京东商城(下称京东)也终于从电商走到了金融服务。从服务而非从批零差价中赚钱,已成为所有电商业者目前可见的盈利路径。
2012年11月27日,京东对外正式发布其首个金融服务类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并与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签署战略协议,后者承诺将给京东一个数亿元的授信额度来为供应商提供贷款支撑。截至目前,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已从五大国有银行以及数家股份制银行,申请了总计50亿元的授信额度。
供应链金融服务,是以有足够规模的商业企业的信用为基础保证,以应收账款做抵押,由银行向商业企业上游供应商提供的一种可持续短期贷款业务。
“做电商需要复合型能力,既要做好零售、仓储、配送,又要做好IT系统,而同时京东还具有类金融的特征。”一位京东内部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上游供应商以及POP平台接入的第三方卖家,在京东形成了大量沉淀资金,这使京东有了向金融领域拓展的可能。据他透露,截至目前,2012年公司自营收入加上POP开放平台的交易流水,已突破600亿元大关。京东内部预计,明年有可能冲击1200亿元的销售目标。
不同于形形色色的P2P小额贷款平台,对希冀将巨大的现金流势能转化为利润率更高的金融服务产品的京东而言,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的推出,只是一个前奏。一切顺利的话,京东希望用一到两年打造一个包括支付公司、小贷公司、预付卡业务在内的金融服务平台。守着上万个供应商以及其他第三方小规模电商,京东不缺金融客户,但怕的是“金融”二字背后的政府监管风险。
与此同时,苏宁电器也宣布与集团共同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不挣钱挣什么
沃尔玛是很多零售企业的榜样。沃尔玛没有银行牌照,但是早在2000年左右,沃尔玛就开始在增值服务、特别是金融服务领域寻求突破。沃尔玛先与有资质的金融服务公司或银行合作,为消费者办理可充值的预付借记卡,利用购物返现来刺激用户办卡。由此获得的大量现金沉淀,充实了沃尔玛的运转资金,降低了财务成本。沃尔玛还设法向消费者提供转账、支票兑现、账单缴付以及小额商业贷款等金融服务,从中获得服务费收益。
沃尔玛的做法,开启了很多线上线下零售企业的想象力。中国最早试水的是阿里巴巴。2010年6月和2011年6月,阿里巴巴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万向集团,先后在浙江和重庆成立两家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6亿元和10亿元,向中小企业提供额度通常在100万元以下的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日息0.06%.据交易规模,阿里小贷公司最多可获5.3亿元的年利息收入。
阿里小贷公司目前并未引入银行授信,完全使用自有资金。阿里巴巴最初也尝试过与银行合作,但结果不理想。原因双方各执一词。媒体曾引述银行方面的批评,称阿里对客户收取的服务费过高(年化利率大约在18%-24%),阿里方面则抱怨,银行的贷款评估机制对申请融资的中小企业过于严苛。
有别于阿里巴巴的小贷公司,京东现在完全依靠银行授信。一位京东内部人士向财新记者强调,京东现在从银行获得的50亿元授信额度并未提供任何资金或实物担保。“核心问题取决于银行对京东的态度。通过尽职调查,银行相信京东在未来60天内有足够能力来还款,我们的评级和信誉是相当良好的。”这位京东内部人士解释说。
供应链金融平台的运作,将结合京东供应商的评价系统、结算系统、票据处理系统、网上银行及银企互联等电子渠道,针对采购、入库、结算、扩大融资这四个主环节,盘活库存加速资金周转,以解决供应商资金短缺的问题。
供应商可选择的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利用银行资金的应收账款融资和订单融资、委托贷款融资以及投融资结合的协同投资、信托计划等。
基于银行授信完成的核心产品“应收账款融资”,是指供应商在完成对京东的送货后即可与京东对账,核对无误后,京东给银行指令,银行将货款金额提前给供应商结清。待账期规定的结款账期日到达,京东将货款(本金)还给银行,供应商则将手续费(利息)付给银行,利息计算从供应商得到货款日开始到京东还款日为止。供应商利用京东供应链金融平台获得融资的每日资金成本为0.019%,相当于7%的年化利率,远低于阿里小贷或同类银行贷款产品的年利率。
财新记者采访京东的一家中等规模供应商获悉,过去供应商从备货到最后从京东拿到回款,一般需两个月左右,现在最快一周以后就可实现部分回款。对供应商来说,好处是加快了资金周转,相当于提高了资金回报率。“现在哪家企业不缺钱?如果放款速度够快,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是好事。”多位京东商城的供应商表示,这个产品是否真的“好用”,取决于银行放款的速度以及供应商可以获得的额度。
据京东称,以前银行通过线下完成放贷,最快也要三到五个工作日,未来一旦京东与银行完全做好系统对接,通过线上系统来做,供应商最快可在提出申请后一天之内便可获得融资。
7%-8%的年利率,远低于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行的约20%的年化利率,再加上更快的放贷节奏——京东正是利用这两点优势,让其供应链金融服务成为更具吸引力的融资通道,也可以借此加强供应商对京东平台的依赖。
京东的直接收益,是从供应商向银行提交的利息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京东方面拒绝对外透露与银行谈定的分账比例。但有接近京东的消息人士透露,京东大概可分到1%-2%,从收入成本上说,目前几乎不挣钱。
“但对京东的好处是保证了账期,并可以借此建立起一套针对供应商的信用评估体系。”前述京东内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京东更在乎的,就是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同时打通整个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线上系统、理顺申批放贷流程,这可以为未来发展利润空间更大的小额贷款打基础。在目前这套与银行合作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中,供应商所获额度大小,将由京东商城来负责审核评估。
现阶段京东的金融产品客户尚属于“货在我手里”、风险最小的自营产品供应商,评估相对容易,除了订单或货款结算单信息,供应商最多还要再提供一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接下来,京东将会扩大至“货不在我手上”的POP平台卖家。
京东现有的供应商数量在1.5万家左右。按照京东的规划,整个金融服务链条甚至有可能进一步从整个供应链的上游向下游消费者扩展。
“把钱运转起来”
“如果按一年1000亿元的销售额预估,每天3亿元的销售额,账户里只要存留10亿元风险基金就能保证公司正常运转,其他的钱都可以动。”一位京东高管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大规模的物流基础建设让京东资金链倍受争议,但京东并不缺钱。特别是2011年上半年,京东完成了规模高达15亿美元的第三轮融资后更是如此。他说,对京东来说,问题在于——“要把钱运转起来”。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以一年1200亿元的收入规模计算,每个月京东的收入规模有100亿元,其中20%,也就是20亿元可以拿出来进行各种“金融运作”。
从2012年夏天以来,京东就开始了对未来类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构思。承担这一任务的,是掌握供应链资金流向的资金管理部。
一个不到十人的团队被一分为二:一部分负责跟银行做授信谈判并完成随后的系统对接和开发产品;另外的客户团队则负责跟供应商对接,帮助他们选择最好的产品。项目上马之初,京东就明白,这件事做成与否的关键,在于依次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资金来源、设计产品,以及与银行的系统对接。
首先,钱从哪里来?2011年前后,国内外包括银行或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对于基于应收应付账款做贸易向下的保理业务已相当流行。但一直处于亏损、资产负债表并不那么好看的京东,几乎没有从银行拿到过任何授信。
前述京东内部人士并不讳言,与银行就授信展开商业谈判,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产品筹备过程中最艰难的环节。京东将第一轮谈判对象锁定为五大国有银行,针对每家银行,京东会锁定业绩排名前三的支行作为业务对接银行,目的是希望对今后形成示范。
接下来是一家一家“磕”。“银行最关心的是我们资金的流动性,这里有很多谈判技巧问题。”前述京东内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2011年12月15日,中国银行成为第一家给予京东商城大规模授信的银行,额度达到6亿元。之前的3月京东才和中行有第一笔业务往来,同年8月京东与中行做了第一笔存款业务。双方就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的合作,最终落地于中行北京分行王府井支行。
除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京东还与金融机构联合打造了总规模在2.5亿元(其中,京东与供应商的出资规模分别为2亿元和5000万元)的信托投资项目。这一项目目前也已通过央行审批。这项信托投资产品未来将在二级市场做股权或债权投资,其收益用以帮助供应商降低融资成本。
2011年6月份左右,京东完成了五大国家银行中除农行以外另外四大银行关于授信的谈判,随后便将合作触角进一步引至股份制银行。首选是招商银行。
同期,京东首次对供应商进行了小范围测试性质地开放申请。“当时都是走线下,我们挑了一些日用百货类的供应商在做测试。”一位京东内部人士介绍称,这类供应商多以中小规模为主,短期融资需求最多。
京东还与建设银行联合成立了一家基金公司,通过将供应链金融产品打包为银行理财产品,以一个高出市面上众多银行理财产品的回报率(有可能高至6%的年回报率),面向社会公众募资。这个被京东定名为“资金转移包”的基金项目,现已在建行总部完成过会。
“基金的事,也是被逼出来的。”据京东内部人士介绍,这一专项理财基金渠道的融资效率,相对于银行授信贷款还要更快。
以京东的还款信誉做担保,京东与银行的合作正在蜜月期。财新记者获悉,11月以来,京东邀请了几千名供应商在各地举办了九场产品推介会,每场几十万元的活动经费都由九家银行包办。
先拿牌再说
供应链金融产品目前还处在测试期。据京东预测,截至今年年底,其供应商金融服务产品的滚动规模有可能达到数亿元。在尽快“打通系统、理顺流程”的同时,京东还在忙于申请各种牌照,为未来扩大金融产品版图做准备。
接近京东的消息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京东目前已着手为明年成立小贷公司申请相关牌照。京东的小贷公司将仿效阿里巴巴,全面启动自有资金进行运转,这意味着京东将会有机会抛开银行进一步独享融资利息。在此基础上再看,P2P个人贷款信息平台、甚至针对消费者的线上预付卡业务,都并非遥不可及。
今年10月末,京东通过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网银在线,变相拥有了一张宝贵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即支付牌照)。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3年的网银在线,于2011年5月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其业务范围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和固定电话支付;今年6月,网银在线的支付牌照业务范围减少了“货币汇兑”,增加了“银行卡收单”业务。
在京东负责战略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未来对整个京东帝国而言,零售是基础,贡献用户流量、现金流以及供应商资源,但不必过于纠结挣钱的压力,未来挣钱的重任将主要落在发达高效的仓储配送服务和各类金融服务产品上。
不过,京东在开掘一系列金融产品同时,也将面对随之而来的风险,其中最大的是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目前这种“只观察不表态”的监管政策真空期,显然不会持续。未来政策会怎样?对这个问题,京东的回答和其他同业一样,“前面还有阿里呢。”
12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对外宣布,阿里旗下淘宝和天猫两大电子商务平台的年交易额已突破1万亿元。“1万亿”包含的巨大资金势能既是财富,也是会令监管层不安的信号。
前述京东高管表示,“政策壁垒也许会在某一天突然降临,但在没有特别明确说法之前,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多地拿下牌照。只有先拿牌,我才可能在新游戏规则制定的过程中,争取到更多话语权。”这是京东当下的策略。
- 电商战役引发的颠覆与重构 2012/10/19
- 电商佛山模式的样本意义:与实业融合程度高 2012/02/17
- 阿里权力结构的新配方:混血的生存空间 2012/10/10
- 各行业进入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2012/02/24
- 中国各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2012/02/17
- 电商战火“烧”向金融服务 2012/12/11
- 浅谈移动互联的钱途与前途 2012/10/27
- 1号店狂飙背后:冲刺百亿 沃尔玛或继续增资 2012/12/07
- 大众点评网正发力O2O 借团购走差异化 2012/08/05
- 移动互联网投资数量结束下滑 三季度投资趋稳 2012/10/23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
- 电商跨界容易越界难 行业亟需信用“无...
- 童装行业问题多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