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事关各国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问题引起各国政府在更高层面上的重视。许多国家在呼吁建立新的国际信用管理新秩序的同时,开始重审本国现有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否科学。
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该怎么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香港中国商会会长、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经纬日前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时认为,当前,中国要加快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次贷危机实质是信用危机
陈经纬说,本届大会召开的大背景是后金融危机时代。谈到这场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实质是信用危机,而核心问题是现行由个别国家垄断的国际信用评价体系缺乏公平公正性、普遍参与性和有效的监督。西方信用评价体系问题频发,引起世界各国对现有体系的质疑,纷纷要求建立新的国际信用风险管理新秩序。今年4月,20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加强金融系统》宣言中,就明确提出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将信用评级机构涵盖其中。4月底,欧盟宣布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此外,俄罗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已经或正在制定更为严厉的评级监管法规,着手保护、扶持本国信用评价机构。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信用评价体系重构、推动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新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国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与世界接轨的信用体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用经济时代,信用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影响到各国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各国都非常重视,把信用体系的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信用体系建设应为国家战略
中国要与国际信用体系接轨,首先需要练好“内功”。客观地讲,中国信用体系的现状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极不相称。去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今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中国对外投资迅猛增长,已从2003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近600亿美元。截至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2.4万亿美元。中国经济的辉煌成就令世界瞩目。然而,中国信用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不可避免地制约着未来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陈经纬指出,目前中国信用和风险管理主要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在如何建立体现信用经济本质要求和适合国情的信用和风险管理体系方面尚缺乏战略思考和统筹安排。建立有效的信用和风险管理体系已经与我国金融和经济安全密不可分,与未来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但当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较低层次,未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虽然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分管,但始终缺乏一个从全局角度规划中国信用和风险管理体系架构、统筹协调整个信用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强力部门。另外,在信用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建设刚刚起步,在这一领域留下许多法律空白。这些问题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信用体系建设缺乏自身特色,信用评级市场缺乏主导权。现有信用体系中存在的最大弊端是:信用评级机构之间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无法保障评级机构在发生企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时,以公共利益为重;向受评对象收费的评级收费模式使评级机构与受评对象形成利益捆绑,增加了评级风险,削弱了评级结果的公信力和参考价值,严重制约了中国信用经济的发展。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要通过“主体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标准创新”,加快建立一个真正符合中国国情、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重塑国际信用新秩序
陈经纬表示,在信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用危机所引起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波及到世界各地。中国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走出去”,与国际接轨。
亚洲金融危机和最近一次的全球金融风暴充分暴露出现有信用体系和评级制度的弊端和缺陷,让世界各国对三大评级机构看似坚不可摧的“道德高点”和“评级标准”产生质疑。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要求建立国际信用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世界经济大国和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应肩负起推动建立国际信用新秩序的责任和义务,捍卫国际信用体系的公信力,使其真正发挥风险预警和信用监管的作用。
建立国际信用新秩序,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各国应就各自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享,不断完善自身信用体系,并为国际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其次,应通过广泛讨论确定普遍接受的信用标准,充分考虑各国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确保评估结果能够客观、公正地反应受评主体的实际信用状况。第三,应该改变信用评价机构的运营模式,强化国际监管,使评价机构在有效监管之下,真正独立地提供信用评价服务,做好“金融市场的看门人”。
中国信用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国际大环境,国际信用新秩序的形成也需要中国的参与。后金融危机时代给予了我们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把握良机,打造有利的国内国际信用环境,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 完善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2012/01/17
- 完善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访电子商务诚信专家 20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