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税”苹果
美国国会就海外避税质询苹果,CEO库克回应称,苹果不欠政府一分钱
美国国会周二为苹果公司(AAPL.NASDAQ)排起了长队。不过这与追捧某款新产品无关,而是为了“逼税”。
公众得以罕见地目睹了苹果CEO库克(Tim Cook)的正装风采。这位惯常以T恤衫示人的乔布斯继承人,把深色西装、白色衬衫和蓝色领带搭配在一起,出现在国会山的听证会现场,接受几乎人手一部iPhone的议员们就避税问题的质询。
但同以往什么丑话都能说出来的局面相比,周二的听证会显得较为和谐,甚至还有点幽默。
“和大家一样,我的口袋里也有一部iPhone,苹果工程师和设计师的创造力毋庸置疑。但是除了科技创新一流外,大家可能不太知道,苹果拥有非常先进的避税系统。”参议院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来自密歇根州的民主党人莱文(Carl Levin)带着玩笑的口吻说,“苹果的创新精神恐怕已经超越了高科技领域。”
莱文所在的委员会20日发布的报告称,苹果利用海外分支网络,在2009年~2012年间避免向美国政府缴税超过百亿美元。
对于这一指控,库克回应称:“苹果不欠美国政府任何税,一美元都不欠。”他还表示,应该改革的是美国的税制。
库克首次交锋国会
了解华盛顿政界和科技界的人都知道,苹果一直避免同华盛顿有过多交流,也不像谷歌和脸书那样,在华府有相当规模的游说力量。所以当库克、苹果CFO奥本海默,以及税务主管布洛周二出现在参议院听证会现场时,引来大量国会成员和媒体的围观。
这是库克首次在国会山作证。“2012财年我们向美国财政部缴税近60亿美元,这相当于每天缴纳1600万美元。而且我们预计今年将缴更多税。”库克在证词的开场白中说,苹果不欠政府一分钱。
但参议院调查小组认为,苹果将大量收入转移到了其在爱尔兰的子公司,利用两国的税制漏洞少缴税款,尽管这一过程并不违法。
库克表示,苹果一直遵守美国税制的规定,并没有将获得的收益转移到海外,苹果不仅仅是遵守法律,而且遵守着法律的精神。
但他承认,苹果在海外拥有10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因为美国的税率实在太高,所以苹果并没有计划将这些现金带回美国。库克因此建议美国进行公司税的全面改革,降低税率,认为这样才会有更多公司将海外资金转回国内,从而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鉴于跨国公司腾挪收入相对容易,库克的回答未能服众。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就直接询问出席听证会的一名法律专家:苹果的爱尔兰子公司在2009年~2012年间有约300亿美元的收益,这笔资金从来没有缴过税,这样对小公司来说难道公平吗?
这名参与作证的法学教授思考了一下,回答说确有不公平之嫌。
麦凯恩虽然持批评论调,但仍不忘称赞苹果的技术和产品。“我喜欢iPhone,但是为什么我的iPhone总让我重新安装或更新应用?是苹果技术更新的问题吗?”
而针对一些“资本无国界”的指责,库克辩解称:“我经常被问到,苹果还是不是一家美国公司?我今天要说的是,苹果为自己是一家美国公司感到骄傲,也为我们为美国经济所做的贡献感到骄傲,苹果没有任何要把总部搬到海外的计划。”
当天现场也出现了力挺苹果的议员。
“说实话,我被这个听证会的论调惹恼了。如果有人需要被审问的话,那应该是美国国会。”参议员兰德·保罗说,“国会应该为创造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税制系统而被审问……国会应该向苹果道歉,因为美国政府和国会居然这样欺负和贬低一个如此成功的美国公司典范。”
苹果的“爱尔兰情结”
其实仔细审视苹果的避税技巧可以发现,苹果只是沿用了跨国公司多年来惯用的海外避税伎俩,难怪《福布斯》杂志刊文揶揄苹果在“避税政策上的创新远远落后于手机的创新”。
这篇名为《苹果避税的真实故事》的文章指出,苹果避税策略的目标很简单:将更多的收入配置在所得税低的国家,比如爱尔兰;将成本部署在高税负国家,比如美国,因为美国等国的税收抵扣较高。
苹果年报显示,苹果过去三年海外收入740亿美元中,只有2%用于纳税。
根据参议院调查小组委员会发布的报告,苹果主要通过三家爱尔兰子公司进行海外避税。其奥秘在于,只有在美国注册的公司才需要在美国纳税,而爱尔兰税法规定,只有当一家公司的管理权和控制权处于本国时才算作是税务居民。这样一来,这三家位于爱尔兰的苹果子公司“两头无主”——在美国和爱尔兰都不需要纳税。
均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专家彼得·威尔(Peter Vale)就表示,在爱尔兰注册的公司却不是纳税人的情况并不多见,但这并不违法。
苹果税务主管布洛周二证实,其中一家最主要的子公司,即苹果国际运营公司(Apple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在过去5年完全没有缴纳公司所得税。
因此只要通过转移定价等策略,把收入通过购买知识产权等途径转移至苹果的爱尔兰子公司,就相当于把钱存进了避税天堂。
对于苹果的转移定价策略,莱文在发言中归纳为“两步走”:首先,将包含知识产权的潜在利润资产转移至避税天堂,从而直接导致所产生的收入全部流向避税天堂;其次,利用一系列方式确保这部分收入不受美国税法的制约。
针对美国议员就苹果避税一事对爱尔兰的指责,爱尔兰政府已在当地时间21日出面“撇清”责任,表示其与苹果的避税行径毫无关联。
全球反避税风潮
在美国的这张避税严打名单上,除了全美最赚钱的苹果公司,科技巨头惠普和微软也榜上有名。莱文主管的参议院调查小组委员会此前已经对惠普和微软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与苹果类似。
除了美国,近年来大洋彼岸的欧洲也兴起了一股严打跨国公司避税的浪潮。在今年2月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莫斯科峰会上,打击跨国公司避税成为了会议的三大焦点之一。
此前,谷歌、脸书、亚马逊和星巴克等大型跨国公司均被曝出在英、法等国获得大笔收入却缴税甚少,引发公众一片质疑。因此,G20目前已决定通过合作处理避税问题,其中包括处理定价转移、低税基和电子商务中的合理税收制度等问题。
不过,如何看待避税,历来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不可否认的是,“在最能挣钱的地方挣钱,在税率最低的地方纳税”一直是跨国公司遵循的法则。而国家之间之所以存在税收差异,也与该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有关。有的国家采取低税率,通常是为了鼓励外国企业前来投资,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与就业。
毕马威全球税务主管韦博诚(Greg Wiebe)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专访时表示,欧盟或者G20国家关注到了跨国公司的避税问题,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人们应该更多反思“税收道德”的问题。
普华永道中国税务部中国企业服务主管合伙人黄佳也表示:“企业在一国赚了很多钱却缴了很少的税,在道义上是否过得去,这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舆论趋势,尤其是在经济不稳定时期,各地更把税源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黄佳认为,企业设计一个无懈可击、风险很低的缴税机制,也需要考虑到目标国对避税的舆论压力以及企业在当地的形象维护,即便从技术角度来看没问题,也需要从企业形象方面来予以平衡。
(记者张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 中海雅戈尔杭州千万级排屋被指虚假宣传 2013/05/23
- 中石化南化公司污染超标将罚百万 存多重污染 2013/05/23
- 广东31批次大米镉超标 “金凤”大米超标近5倍 2013/05/23
- 多美滋奶粉吃出蟑螂 售后扬言:你带孩子找消协 2013/05/23
- 镉大米持续发酵 “碗里的饭到底安不安全”? 2013/05/23
- 有多少潜台词隐藏在“限奶令”背后
- 《中国行业信用评价A级以上企业名录(...
- 315·BCP网购投诉大盘点
- 毒校服事件警醒服装制造业
- 电子商务非法外之地 亟需认证门槛与信...
- BCP参展2012中国网购会推广认证...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