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寄的手机为啥变“石头”?快递员月收入真能过万?快递业的水到底有多深?2006年,31岁的罗平云(化名)从湖北洪湖来到广州投奔做快递的老乡,一转眼已在快递业干了7年。上个月,他从广州圆通快递公司辞职,拨通本报报料,向记者爆出快递业的种种黑幕。
快递有“盗”?
拆包取件并不少见
记者:有读者投诉寄快递丢东西,或者被偷梁换柱,这是怎么回事?
罗平云:最大可能是被快递员或快递相关人员拿了,或者换了。每天公司把快递件分发到我们手上,有些快递员看到破损包装里有东西,只要是看得上的,就会随便拿一些。至于自己上门收来的快递件,因为知道里面是什么,有快递员也会拿一点走,比如茶叶、水果、月饼等。
手机不是不敢拿,是没有机会碰到,要碰到也会拿。你寄苹果4S手机,我随便到街上花500元买个山寨机放里面,再封好箱子。曾经遇到有客户进了几大箱手机电池,就有快递员从每个箱里拿几块电池出来,然后再送过去让他们签收。
记者:这种现象普遍吗?快递员会拆包取件?
罗平云:我身边做快递的人都会拿过,但他们有些东西看不上,或者对自己没用,就不拿。我们一般私人的快递件很少去拿,主要是拿那些大宗货件。
明目张胆?
公司默许快递员拿东西
记者:顾客看到快递件破损拒签,或东西丢失投诉怎么办?
罗平云:假如要投诉,就要牵涉很多环节,但各个环节都在踢皮球,如果物品不是特别贵重,很多顾客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去纠缠此事,况且取证也难。
另外,如果收件人真拒签,我们快递员就把快递件交给公司,公司再退回发件人就完事了。因为现行赔偿标准太低,凡是未保价物品丢失损坏的话,都只需按运费3~5倍赔偿。
记者:对于快递员行为,公司没有相关管理制度吗?
罗平云:对于快递员拿东西一事,快递公司这些情况都知道,但一般都持默许态度,东西不是特别大,公司不会去抓出某个快递员,已是潜规则、行规。
月入过万?
多数人月薪仅两三千
记者:网上有传言快递员月入过万,实际情况如何?
罗平云:月入过万的情况很少,大多数快递员每月收入只有两三千元,工作又辛苦,起早贪黑,很不容易。实际上,快递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但是不少钱都流入了其他人的兜里,快递员只是个做事的,全依赖把业务量做大靠提成挣钱。
记者:快递员的收入分成是怎样的?
罗平云:以寄一个同城文件8块钱来说,快递员从公司买一份面单3元,出货费1元,快递员提成1元,老板挣3元。3元钱的面单含2元的送货费,面单成本只有几毛钱,但这2元的送货费快递员一般只能拿到1元或者8角。比如,今天我收了1000元的货,可提成100元。
因此,对于快递员来说,业务量很重要。但是有大客户才有大业务量,月入多少取决于大客户。
黑色交易?
返点回扣拉拢大客户
记者:快递员如何给大客户回扣?
罗平云:方式很多,比如提高价格、虚增重量、空填快递单等,最终是一起合谋坑公司的钱。例如在我曾负责的某软件园信息港片区,有两家公司就一直拿回扣。比如一个电脑重3公斤,快递员写成5公斤,这样钱就多出来了。还有虚填一些空快递单,本来没有发这个件,为了增加快递费,就随便多填几张。多出来的钱,就返点给发件负责人做回扣。
除了这些虚构的回扣外,一般快递公司也要额外给发货负责人10%快递费回扣。比如,从2009年下半年到现在,就有3个快递员一直在给一家电脑经销公司做快递,这家公司一个月表面上有10万~20万元快递费,但实际上只有3万~5万元的货,这样快递员和发件负责人合谋,最终受害的是这间公司。
圆通:
快递员偷拿东西
这两年大大减少
昨日,记者致电圆通快递上海总部,该公司负责媒体采访的周先生对于读者报料作出回应称,快递员拿顾客东西的情况,这几年已大大减少。对于快递员(快递公司)和大客户发货人合谋拿回扣一事,周先生则称,据公司安全监察部门反馈最近没有发生过。
快递员真会拿顾客东西?周先生表示这种事情有时会发生,顾客也有投诉,不过最近抓得很严,这两年已大大减少。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广州圆通客服电话,负责媒体采访高小姐表示,如果有顾客投诉丢了东西,他们需要顾客提供单号,然后按照内部流程帮顾客查找丢件。“快递件延误等难以避免,是否有偷件、吃回扣的情况,公司很难回答。”高小姐说。(广州日报)
- 手机频发漏电爆炸 充电器、电池3C认证应提速 2013/07/31
- 兰蔻借微整形炒作:价格不菲 效果不佳 2013/07/31
- 腾讯称上半年垃圾短信超去年 诈骗短信紧追娱乐节目 2013/07/31
- 北京克隆出租车:造假形成产业链 万把块钱买假车 2013/07/31
- PVC保鲜膜被指增塑剂超标 法规标准存在冲突 2013/07/31
- 商务信用研究中心
- 国富泰网络信息搜索暨舆情监测情报分析...
- 国富泰信用服务白皮书(V2.0)
- 儿童节遥想:何时能还孩子一片净土?
- 羊肉掺假门再创国人消费信心
- 农夫山泉“标准门”折射中国市场三大缺...
- 国富泰与360战略合作发布会
- 有多少潜台词隐藏在“限奶令”背后
- 《中国行业信用评价A级以上企业名录(...
- 315·BCP网购投诉大盘点
- 毒校服事件警醒服装制造业
- 电子商务非法外之地 亟需认证门槛与信...
- BCP参展2012中国网购会推广认证...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