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企业信用 > 正文
分享到: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
2014-07-22 10:15:40 来源:金融时报
前不久,我国首部全国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出炉,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主要原则、重点领域、信息系统建设、奖惩机制等方面,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前不久,我国首部全国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出炉,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主要原则、重点领域、信息系统建设、奖惩机制等方面,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将驶入快车道,对提高经济和社会活动诚信度、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和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奠定信用基础。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诚信国际董事长关敬如。

记者:我国首部《纲要》发布,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经济下行,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时有发生,信用评级机构在整个金融市场,乃至社会信用体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关敬如:信用评级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是客观、公正和独立,更好地服务金融市场。

信用评级活动的依据是真实、公开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市场经济契约精神的框架下要求披露的信息,不涉及任何商业或者国家机密,尊重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其目的是解析资本市场的信用风险,为投资者、发行人和监管机构提供专业性的参考信息,是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市场化行为。

信用风险事件甚至违约事件的出现,短期可能会对市场参与者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讲对建立市场化的定价估值体系,完善市场风险分散分担机制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市场长远健康发展。这一点现在已经成为很多监管部门、市场成员和专家媒体的共识。

记者:《纲要》提出到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要完成这一主要目标现阶段最薄弱的环节在哪?

关敬如:总体看,信用体系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如何加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大约只有10%的中小企业能够从正规银行体系获得贷款。除了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等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

如何全面、高效地建立健全征信系统,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一定要关注自身信用档案的长期建设和完善,并及时主动向征信系统更新基本信息。这些都要求中小企业提高自我约束并规范信用行为,建设自行规范管理制度,如果财务审核制度不规范,将会导致财务信息失真,从而影响评级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

征信就是由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它为专业化的授信机构提供了一个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在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方面,征信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初期,征信机构按照业务划分有三类:资本市场信用评估,其评估对象为股票、债券和大型基建项目;商业市场评估,也称为企业征信服务,其评估对象为各类大中小企业;个人消费市场评估,其征信对象为消费者个人。

记者:国家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具体推进的过程中作为信用评级机构,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关敬如:目前金融市场发展很快,创新产品也层出不穷,如:P2P、互联网金融、地方政府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这些发展创新对我们的评级业务都是机遇,同时也对我们信用评级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证券化产品的最典型特征就是资产池现金流的重组和证券的分层设计。每个层级的证券因其对应的信用风险水平不同,从而享有不同的收益率。这种复杂的结构设计和安排往往会增加投资者判断风险的难度。因此,资产证券化市场需要独立的第三方来充当中介,以此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评级机构需要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到信用风险的各种因素,并结合对基础资产的信用质量、交易结构、各个参与方等的分析,为不同的分层证券提供明确的信用级别符号以区分其潜在的信用风险。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历史尚短且许多业务都是新兴开展的,这就势必带来历史数据信息系统不完善、相关从业人员的缺乏等问题;另外,低违约的债券市场导致了发行市场评级价格和级别竞争加剧的现象,服务质量受到影响,这些短期行为不利于我国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完善风险缓释机制,建立金融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

关敬如:在金融市场上,风险缓释机制涵盖了各种分离、转移和对冲风险的技术和手段。建立风险缓释机制需要合理推动我国信用衍生产品与市场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信用风险合理配置、完善市场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和分散经济系统性风险。同时针对金融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应当建设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债券市场的违约机制等。这都对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和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健康协调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信用衍生产品的缺失使市场参与者始终缺少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无法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转移和对冲信用风险。这就非常需要学习海外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例如:建立外部信用增级机构、发展信用风险互换合约(CDS)等场外衍生品市场等。随着我国债券与贷款等信用资产市场的迅速增长,丰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CRM)、完善市场风险分担机制都将成为解决服务市场主体和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金融时报)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