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月,网贷监管进程加快推进。日前,厦门市和广东省相继出台了备案登记管理办法和网贷业务活动管理办法。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地方指引文件都是在银监会出台网贷管理办法的原则下出台的各地配套执行政策,其主要的原则、要点和网贷管理办法保持一致。同时,也都各自表现出一些亮点或地方特色。而随着网贷整改期限的临近,地方监管文件将密集下发。
厦门建立网贷风险预警平台
继去年11月28日,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工商局等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后,近日厦门市金融办印发《厦门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厦门网贷机构备案办法》),成为首份在地方政府中贯彻落地的网贷机构备案管理办法。
对于《厦门网贷机构备案办法》的亮点,多位人士认为在于其建立了网贷平台风险预警系统。网贷之家首席分析马骏表示,厦门的亮点是出了一个风险预警的数据系统,要求平台报备数据,根据数据监测平台的风险。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也认为,这种基于数据的监管时效性强、效率高,有助于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从而大幅度降低损失,推动行业合规有序发展。
在盈灿咨询研究员王海梅看来,厦门网贷备案登记暂行办法对新老平台的备案申请资质和流程做出详细说明,明确了网贷平台的备案门槛,预计大部分平台在现有情况下都需要整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厦门网贷机构备案办法》中有几处值得关注。如新老平台的登记备案要区别对待;明确先登记备案,再进行信息安全认证和资金存管;网贷机构需要修改经营范围;推出网贷平台退出机制。
广东设定网贷合规整改大限
2月13日晚间,广东省正式公开征求对《广东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成为首个地方规范网贷平台业务行为的规范性文件。
“广东省还着重强调了征信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作用。《实施细则》称,网贷机构应当加强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征信机构等的业务合作,依法提供、查询和使用有关金融信用信息。征信管理部门应当将网贷机构的有关信息纳入征信管理系统,为网贷机构查询相关信息、加强借款人风险控制等提供方便。” 尹振涛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布网贷监管细则意见稿之后,广东金融办出台了另一重量级监管文件“广东版备案细则”——— 《广东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根据《意见稿》,已存续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需于2017年4月30日前完成整改工作(监管部门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并递交申请材料。
地方监管细则迎来密集发放期
随着网贷平台12个月整改期限的临近,地方监管文件也将进入密集发放期。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分析道,相比三部门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厦门地方性的指引文件在严格遵循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充实,比如在备案申请提交材料上有所加强,均要求进行第三方电子数据存证,除高管层外,还需要公司发起人的信用报告等。
尹振涛指出,广东省要求征信管理部门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有关信息纳入征信管理系统,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查询相关信息、加强借款人风险控制等提供方便。但并未明确是哪个征信管理系统,是央行征信管理中心数据库,还是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在搭建的征信数据库?这一点并未明确,也没有明确的介入时间和程序等。
尹振涛认为,后续会有更多的城市和地方出台网贷管理细则,那些互联网金融发展较快的城市的政策压力更大,相信北京、上海和深圳相关文件也会尽快出台。这些规则会在贯彻落实银监会网贷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掺杂一些本地特色,为完成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及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政策依据。

- 消法为何难挡苹果双重标准 专家支招引入惩罚性赔偿 2017/02/20
- 玛莎拉蒂召回7541辆汽车 存燃油渗漏隐患 2017/02/20
- 信用监管如此严厉——来自信用约束故事 2017/02/20
- 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相倚互济 2017/02/20
- 当用“完善征信”屏蔽“隐藏技能” 2017/02/20



- 疫苗之“殇”?暴露的是社会诚信缺失的...
- 信用监管体制缺乏 “百度推广”深陷信...
- 2015年国富泰信用工作时间轴
- 第四届中国行业信用评价结果推广与应用...
- 双十一走过“七年之痒” 电商诚信为首...
- “中国企业经营信用累计认证”正式落地...
- 国富泰参与联合国论坛 引领中国信用走...
- 第四届行业信用研讨会
- “吃人电梯”何时休?事故频发谁之过?
- 互联网+大时代来临!
-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用体系
- 2015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
- 婚恋网站的诚信问题成为最大掣肘
- 旅游季节,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 恶意APP扰乱市场秩序 多方呼吁重拳...
- BCP参展2014年网购会
- 电视购物乱象依旧 呼吁诚信服务评价
- 食品安全风暴持续燃烧 企业信用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