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风行,无处不在。近日,一款保险理财产品出现在聚划算的网购平台上,立刻引起了多方关注。其实自去年开始,在网上团购理财产品就一度成为热门方式。当金融产品打着低门槛、操作便捷的旗号被搬到网上进行团购,其风险隐忧也随之而来。对此,理财人士提醒,网购理财产品具有一定风险,购买前要谨慎对待。
产品上线引人疯抢
日前,市民小张兴冲冲地告诉记者,自己刚刚团购了一份理财产品,“相比动辄5万元起点的银行理财产品,这款网上团购的产品资金门槛仅为1万元,三个月期限,预期收益率也不错,为5.2%。”
带着好奇,记者调查发现,原来在聚划算平台上有个理财产品专版,其中一款名为“小e理财金钥匙2号”的产品最为热销,1万元起售,1年可退,全国多城市发售,预期年化结算利率为5.2%。页面显示,这款产品还有各种期限,分别是3个月、1年、3年三种,分别对应的名称为金钥匙1号、金钥匙2号、“创富人生2011”,不过该系列团购已在12月5日结束。
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这款产品是国华人寿推出的万能险理财产品,是该公司将保险理财产品包装成团购销售的首次尝试。据悉,该团购在上周推出后的三天销售额就突破亿元。国华人寿总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是该公司作为开拓新渠道的一项尝试,在“双12”期间会再次推出,只是预期收益率会有所调整。“接下去还有推出其他不同产品的计划。”
团购理财注意风险
尽管时下都在提倡网络金融时代,主打操作简单快捷,但以团购的方式购买理财产品还是令不少人心存芥蒂。有市民就认为,毕竟理财不像网购衣服,鼠标一点几万元就出去了,万一出点纰漏怎么办?对此,第三方机构理财人士沈先生分析,一般来说,银行和一些正规金融网站组织的团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购,只是银行和基金公司为抢占客户资源的一种营销噱头而已,但一些不具备代销资格的团购项目则要特别注意。
“如果网站表示投资者可以直接在网站上支付资金时,投资者就必须甄别其真假。如果投资者参与了这类团购,在购买时应索取并妥善保管办理业务时的相关凭证,对于没有正式回单或仅出具手工收据的交易,就要特别给予谨慎对待。与此同时,在购买后也应该养成主动查询对账的习惯。”他说道。
- 电商战火“烧”向金融服务 2012/12/11
- 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网络市场监管需下“三着棋” 2012/12/11
- 追踪:快递行业乱象之源 2012/12/11
- 王炳南司长在全国商业网点规划培训会上的讲话 2012/12/11
- BCP投诉中心一周投诉分析12.10 2012/12/10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
- 电商跨界容易越界难 行业亟需信用“无...
- 童装行业问题多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