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法律纠纷类型集中在知识产权、网络不正当竞争和行业垄断三种,上述纠纷一般来自于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和竞争对手
日前,国内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1-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报告》(报告下载:http://www.100ec.cn/zt/2010bgdz/),这是中国首份电商法律报告。与此同时,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求助服务平台也同步上线。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把电子商务比作一台大戏,那么规则就像一双无形的手调动各色人物和情境,保证其不会成为一场闹剧。中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法律约束与企业的自律。”
知识产权纠纷不断
“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对电子商务法律的了解程度不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姚小娟律师认为,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对于法律的关注度不够,政府和行业协会对电子商务法律的宣传引导尚不到位。电商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政府的合理引导和支持。所以,在将来一段时期内,政府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此外,鉴于国内电商企业对相关法律了解尚且不够深入,为了帮助电商企业以及用户解决日常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推出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服务求助平台,集结国内专业电商律师力量,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报告显示,在电商企业对电子商务法律类别需求调研中,76.92%的企业选择网络不正当竞争和垄断;76.92%的企业选择知识产权;53.85%的企业选择投资融资;30.77%的企业选择电子商务行业的行政许可;46.15%的企业选择电商税收。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延来律师认为,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法律纠纷类型集中在知识产权、网络不正当竞争和行业垄断三种,上述纠纷一般来自于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和竞争对手。
对于企业面临的法律纠纷,律师建议,未来电子商务立法应重点解决电子商务合同问题,同时要对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税收等法律问题进行有效规制。
18大电商案例发布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对2011年-2012年期间的电商典型法律案例进行解读,发布“年度18大电子商务领域典型法律案例”。美国花旗参诉淘宝商城卖家及淘宝网侵权案、前空姐代购走私获刑案、京东苏宁价格战被处罚案(行政处罚案)、凡客违法使用领导人形象宣传案(行政处罚案)、奇虎诉腾讯反垄断案、淘宝首例“恶意差评师”案等在社会中产生大影响的案件皆入选。
记者发现,近来热门的“京东苏宁价格战被处罚案”也入选典型案例。张延来律师认为,价格战并非等同于违法行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战是一种常见的竞争手段,关键在于如何规范价格战在合法的限度内进行,不伤害消费者利益和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同时,报告对近来争议较多的“太平洋直购网涉嫌传销案”也进行深入解读分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律师认为,辨别网络传销的原则有两个,是否存在虚假交易,及返利过程中是否存在发展下线。通过规则设计,把正常的积分返利由消费返利变成投资返利,而正常消费返利的比例远低于投资返利比例,则涉嫌违法。太平洋直购网具备了拉人头、收取入门费牟利的初步特征,有意打了一个擦边球,或涉嫌违法。
报告对包括电商平台企业、电商服务企业、电商代运营企业、C2C电商企业、团购企业、移动电子商务企业、搜索企业、传统转型电商企业等近500家国内电商及相关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只有不到1/3的电商企业熟悉电子商务相关法律。
-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发布首批印刷行业国家级信用企业 2013/01/14
- 商务部出台指导意见 促进中国品牌消费 2013/01/14
- 网购纠纷增长 第三方监管有效构建信用体系建设 2013/01/11
- 淘宝“一元秒杀”疑泄个人隐私 2013/01/11
- 网购是潮流 陷阱知多少 2013/01/11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