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消费警示 > 正文
    
消费警示: 家装材料陷阱"猫腻"大揭密
2011-10-13 14:52:09 来源: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讯 消费欺诈屡见不鲜。数据显示,1至9月份,烟台工商共受理瓷砖、淋浴房、座便器、地板等16种商品投(申)诉244起,其中合同类141起,比例达到58%,案值45.25万元,为买方挽回损失22.88万元。昨日,记者经调查,并走访多位市民和执法人员,耳闻目睹了家饰材料消费行业“潜规则”中玩人、敛钱的“弯弯绕”。在此,记者和执法人员将这些投诉进行了分类和分析,以期对市民消费起到警示作用。

  真情不说明,漏洞一大串

  专卖店以别致样品促销,意在让买方从款式、颜色、材质到工艺心满意足、掏钱消费,但有的店员话说半截,并在签约、制作、算账、送货等环节中,变着法子拿买方当猴耍。

  忘了是他们之间很流行的借口

  【案例一】 填货单时瞒天过海

  张女士慕名买“AB”牌墙砖104片,以每片9.06元成交,货单却写为10.58元,瓷砖背标变为“CD”牌,不仅两者图案、颜色完全不一,而且店方暗中白赚102元。顾客发现后,店员搬出“复古”、“现代”专用词和笔下误理由“兜圈子”,反“咬”对方要的是“CD”牌。

  调查表明,买方看名称一目了然,对规格则难辨认。货单上印刷买方易辨商标“名称”栏目,但卖方只写规格。原因是店中并无现货,为稳操胜券揽住生意,就李代桃僵、蒙混过关。“无论是‘复古’的,还是‘现代’的,名称、颜色、规格为何不充分说清、写明呢?”张女士道出无奈之苦。

  【案例二】 没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有形结构的易打马虎眼,无形的乳胶漆是否就令人放心呢?某乳漆店展示厅模板墙呈粗布纹理涂效,店员承诺工艺简单、效果一致,面对买方兑水比例的五次咨询,信口开河地报出五组数据。面对刷后大相径庭的“花脸”墙面,原来说保买方满意“美言”,后来却成了“漆是半成品,刷不出同样效果”的胡搅蛮缠“谬论”。

  瓷砖搭配销售、橱柜售价打折、送货是否收费,均因推销用语、货单用词含糊不明,导致双方反目,道道很多!以样品促销,要名符其实。如果只想赚得利益,不替买方着想,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12315”统计,此类纠纷投诉37起,案值13.27万元,为买方挽回损失6.99万元,比例分别为27%、29%、31%。

  杂牌傍名牌,暗中涨“身价”

   

  名牌人见人爱。有的店用“李鬼”冒充“李逵”,“面具”是“门头招牌”、“老板名片”、“推销用语”、“合同标题”。

  【陷阱一】品牌货里搀着杂牌一块卖

  吃了品牌亏的张女士说:“有的老板故意混淆‘品牌’概念,招牌、名片、订单均打‘某某卫浴’包装,号称‘烟威地区总代理’、‘全国十大品牌之一’,品牌却搀着杂牌卖,又不当场明示。我要品牌橡木柜,她却给了很多无牌货,柜内还散发着浓烈甲醛味。”

  一位老经理介绍,品牌样品显眼处均打印名称“商标”,店内应挂标志板、陈列标签,推销时须如实说明厂名、厂址、牌子。

  【陷阱二】国产货印上洋标记

  号称“德国品质”的产品也令买方晕头转向。像上海产滑动门,货单印刷“德国品质”,收据却写“德国某某专卖店”。市民小孙讥笑:如此头痛“弯弯绕”,常人真要能想通,不知要费多少劲。执法人员介绍,“德国制造”为“德国产”,“德国品质”为“中国产”,两者概念有别、质量不一、售价不同。

 

  那么合同印“法国商标”就是地道法国货吗?其实不然。买方定做折叠门,货单标题印着“法国·丹帝”四字,老板说是“广东产”,店员改称“北京产”,门被草绳“五花大绑”,玻璃在市区废厂区板房割、装。而正品货均以专用材料和盒子包装,由带标识的胶带和打包带封口,可见捆草绳子的来路不正。

  靠玩文字游戏或许赢得一时利润,但纸难包火,终将露馅。“12315”统计,今年以来,他们先后处理此类纠纷投诉32起,案值11.41万元,为买方挽回经济损失6.02万元,比例分别为23%、25%、2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