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电“智商”分级 市民选购按级买单
2012-07-09 07:12:53 来源:百度新闻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消息称,《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已从本月1日起开始实施,将根据家电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水平对产品进行分级,消费者可据此评判智能家电到底有多“聪明”。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通则》从本月1日开始实施。《通则》要求工厂将家电送检,相关部门将依据家电的智能特性、智能技术、智能结构等3个方面,对产品进行检测。智能家电最低为5级,最高为1级,经过检测的产品将贴有智能化等级标志,和当初贴能效标识一样,确定等级后贴上标签再送到卖场销售。这意味着消费者在选购此类产品时可根据等级辨别产品“智商”高低,做出购买选择。
在长虹重庆公司市场总监任森林看来,近年来不少家电生产厂家大打概念牌,智能电视、云计划等概念源源不断,但其中的智能含量有多高消费者却不得而知。他认为,家电智能分级后,能为制造商、销售商、监管部门、消费者提供评价智能家电“智能”水平的依据,有助于规范智能家电市场,甚至可能促进智能家电行业洗牌。
昨日,记者在我市的多个家电卖场发现,打着“智能”口号的产品不在少数。记者注意到,但凡宣称智能家电的产品,其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出不少。例如某品牌的普通电饭煲价格在为269元,而该品牌一款智能电饭煲售价为489元,而另一款声称有多种智能功能的电饭煲,价格又要高出200多元。不过这些智能产品有多“智能”,不少商场的促销员却无法解答。
在解放碑的多家家店卖场,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消费者发现,多数人对智能家电的概念并不明晰。家住杨家坪的安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自家到卖场购买了一台智能电视,当时促销员称该电视安装了安卓系统,只要与安卓系统的手机相连,便可用手机遥控操作电视,不过买回后发现无法实现。“很多家电都号称是智能产品,但智能含量有多高全凭商家说。”安先生表示。
相关文章
- 消费警示:买“家电下乡”空调注意6点 2011/09/01
- BCP提示:购买大件家电商品小心被“调包” 2011/09/05
- 售后维权成难题 谨防家电团购陷阱 2011/07/06
- 美容小家电应防范假冒伪劣 2011/09/05
- 网购音响要慎重 专卖店选购更放心 2011/12/14
- 家电网购蹊跷多 特价货神秘消失为哪般? 2011/08/19
- 浴霸大多存安全隐患 2011/09/05
- 网购问题多 如何告别不靠谱网购 2012/06/14
- 节能家电价格偏高补贴如“杯水车薪” 2012/07/02
- 液晶电视的“四大陷阱” 201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