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新闻 > 正文
    
倒腾“老字号” 资本魔方机锋暗藏
2012-08-17 18:56:16 来源:艾瑞网
A股上市公司拥有“中华老字号”最多的当属豫园商城,其旗下聚集着13家“中华老字号”企业。称得上“中华老字号”专业户的还有广州药业,其以掌控12家“中华老字号”企业登上“大南药”龙头。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不管多么古老厚重,人们对不少“中华老字号”还是越来越模糊了,以广州药业为例,耳熟能详的就只有王老吉及其波诡云谲、跌宕起伏的商标纠纷事件。

而王老吉商标纠纷尚未完全尘埃落定,广州药业麾下另一个“中华老字号”潘高寿,却被质疑贱卖。7月24日公告显示,广州药业控股子公司潘高寿药业与银基集团(00886.HK)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银基集团全资子公司银基保健品将以490万元的代价,获得潘高寿药业全资子公司潘高寿食品饮料有限公司50%的股权。

此前,广州药业曾以多个“中华老字号”与外资联姻,合作金额动辄上亿元,但只有此次潘高寿对外合作的要价最低,从而被指称贱卖。

事实上,近年来A股层出不穷的倒腾“中华老字号”游戏,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资本的光怪陆离。

资本玩家的棋子

被倒腾最多次的“中华老字号”,应该是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中新药业(600329.SH)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显示,有关“公司收购控股股东天津医药集团所持宏仁堂40%股权”的关联交易议案,10491万股赞成,2314万 股反对,57万股弃权,占有表决权股份的81.56%,通过了该项议案。

是次交易,宏仁堂以 2011 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值作价52920万元,40%的股权对应收购价为21168万元。

而本次以收益法评估的资产增值率为209.02%,并预测宏仁堂2012年至2014年的税后利润分别为3501.23万元、4381.62万元、5736.61万元,若无法实现,由天津医药集团按40%股权对应的经审计税后利润给予补偿。

中新药业本次受让宏仁堂之前,宏仁堂由天津医药集团与天津同仁堂分持49%和51%股权。

实际上,中新药业本次收购宏仁堂,已经是宏仁堂第二次重回中新药业怀抱。

资料显示,宏仁堂起初就是中新药业的控股子公司,1997年,为了达到境外上市的基本要求,中新药业与天津医药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组,包括宏仁堂、天津同仁堂在内的28个子公司被剥离。

但到了2003年7月,中新药业与天津医药集团通过资产置换,宏仁堂52%的股权重新由中新药业持有,当时52%权益对应的价值为858万元。

可是,2005年底,中新药业又将所持宏仁堂52%股权作价3830万元,分为49%和3%,通过天津产权交易市场挂牌后,由天津医药集团和天津同仁堂分别受让。

经过如此这般来回折腾,宏仁堂的价值呈现了倍数增长,谁将从中受益自然耐人寻味。

上市公司折腾“中华老字号”令投资者眼花缭乱,但“中华老字号”得而复失更让人扼腕。

主营业务为生物药品制造等的金宇集团(600201.SH),曾经以持股77.1%掌控“中华老字号”鸿茅实业,几年后却走向分道扬镳。

资料表明,2001年11月,鸿茅实业股权结构调整,金宇集团以 77.1%的持股比例入主鸿茅实业。在金宇集团2003年年报中,还声称要对鸿茅实业一手抓资本运作,一手抓市场开拓,盘活公司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当年,鸿茅实业实现销售收入2382万元,金宇集团还将其抵押获得贷款2420万元。

也就是在2003年,鸿茅实业通过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可是,到了2006年10月,金宇集团经营了5年之久的鸿茅实业,被内蒙古金火集团、北京秦吉达企业集团等联合全资收购。而如今,正在筹备上市的鸿茅实业,已成为内蒙古45家重点企业之一。

与金宇集团将“中华老字号”拱手相让不同,曾经觊觎“中华老字号”毛源昌眼镜的巨星科技(002444.SZ),最终因竞拍失败而无缘。

按照公告,2011年12月2日,杭州毛源昌眼镜有限公司75%国有股权在杭州产权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转让,巨星科技决定以不超过7200万元的最高竞买金额参与竞拍并办理相关手续,但由于最高竞买金额超出公司董事会授权额度,公司只得放弃继续出标。

上市公司对待“中华老字号”,既有失之交臂的惆怅,也有失而复得的喜悦,秋林集团(600891.SH)就属于后者。

今年3月,秋林集团分别以4935万元和73万元的价格受让哈尔滨秋林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和新天地秋林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将“中华老字号”哈尔滨秋林食品有限公司重新纳入囊中。此前,秋林集团曾经戴了8 年的“ST”帽子,连续12年未有过分红派现,濒临败走资本市场的险境。

卷土重来的筹码

“中华老字号”之于某些上市公司,有时候还可能是东山再起甚至起死回生的重要筹码。

最鲜明的例子无疑是ST东盛(600771.SH),这家因陷入河北互保案和大股东巨额占款举步维艰的上市公司,正期待子公司“中华老字号”广誉远的复兴度过艰难岁月。

此前的2008年7月,债务、官司缠身的ST东盛,已经将当家资产“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和“信力”止咳糖浆三大非处方药品牌及相关资产,作价10.72亿元转让给拜耳医药。

失去拳头产品“白加黑”之后,ST东盛陷入了长久的沉寂。而眼下,ST东盛可依靠的就是押宝广誉远,其产品龟龄集、定坤丹被国家科技部、国家保密局认定为“国家保密品种”,受到国家最高行政保护。

广誉远曾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并誉“清代四大药店”,2003年,ST东盛以支付现金2000多万元并承担1亿元贷款,收购了负资产为2个亿的广誉远。此后,广誉远依然延续了多年的亏损,直到2008年度净利润尚为-322万元。

ST东盛表示,要以传承历史文化为主线,通过打造广誉远经典国药这一企业品牌,储备整个企业的发展潜力。

转机似乎正在到来,ST东盛2011年年报显示,广誉远注册资本3600 万元,主营传统中药、酒剂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龟龄集、定坤丹等。截至2011年12月31日,该公司总资产14406万元、净资产3314万元,2011 年度实现净利润296万元。

在2012年一季报中,ST东盛指出,2012 年,公司以提升主营效益为主线,以“龟龄集”、“定坤丹”、“盖天力”等优势品种为龙头,力促经营业绩快速提升。

以上ST东盛列举的3个品种中,前两个均来自广誉远,可见其对这家“中华老字号”的倚赖。

“中华老字号”的魅力也吸引着其他医药类上市公司。

2010年6月上市的中小板公司太安堂(002433.SZ),在2011年12月6日公告称,公司以1.36亿元收购潮州杉源投资100%股权,从而间接控股宏兴集团52.4%股权。收购完成后,太安堂将拥有更为丰富的中药产品线,成为储备资源丰厚的中药品牌企业。

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以及食药安全薄弱等行业诟病,近几年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国食品、药品企业如何建立相对完善的信用投诉、监督体系,对企业进行信用认证和信用评级,如何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已成为整个行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行业信用等级评价是商务部和国资委共同组织开展的,旨在推进我国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06年至今,已有百余家全国性商会协会参与了此项工作,覆盖了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提升了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以及商会协会服务会员的能力,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商务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食品、药品企业的规范、诚信,关系到行业风气,更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开展食药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促进食药企业诚信经营,杜绝食药安全事件发生,保障消费者利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