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舆情监测系统搜索,该文章在24时内点击871次,回复14条。
原文链接: http://xieshoulwye.blog.163.com/blog/static/18280313520117193275869/
网络购物就是出卖人通过网络媒体发出要约并交付标的物、买受人对要约做出承诺并支付价款的一种商品交易方式。CNNIC在其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我国有17·9%的网民在半年内有过网络购物经历,在浏览过购物网站的网民中,有29·6%的人在半年内有过网络购物经历,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被访者中有超过90%的人今后会继续进行网络购物;有63·7%没有购物经历的网民表示今后会尝试网络购物[1]。对于消费者来说,网络购物作为一种购买物品的流行方式相对于传统购物有着其独特之处。首先,没有时间的限制,消费者可以在家24小时随时进行购物,订货不受时间的限制;其次,商品种类丰富,消费者可以获得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买到当地市场没有的商品;再次,网络支付较传统现金支付更加安全;最后,购物成本低,网络商品其价格较一般商场的同类商品更便宜,消费者从订货、买货到货物上门无需亲临现场,既省时又省力。
1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
1.1知情权问题。
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只能依靠商家在网上提供的相关商品描述和照片,获取有关商品的部分信息。然而,部分商家常常利用夸大产品性能和功效、提供虚假价格等不真实陈述或诱导等方式,诱使消费者做出不恰当、不合理的选择,导致网络消费者的知情权难以得到保障。
1.2安全权问题。
在网络交易消费者采用邮政汇款或者是银行转账付款给商家,可能出现商家的欺诈行为,即钱汇入对方帐户后,商家并不发货而卷款潜逃。若购买步骤都通过网络完成,从浏览网页到最后支付,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则可能因为网上转账系统出现差错,导致消费者遭受财产损失。
1.3隐私权问题。
在网络购物中,绝大多数的消费性网站都要求顾客提供他们的姓名、邮箱地址等个人资料后才能获得成员资格,以获得更多的服务。由于,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没有明确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内容,尤其是对转让用户个人资料等不法行为没有认定和惩罚方法,对商家缺乏必要的约束,使得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经常被恶意泄漏。消费者除了经常受到商业垃圾邮件的侵扰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会利用这些个人资料欺诈、盗窃或破译用户密码,进而给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1.4履行问题。
由于网络购物中多数消费者都是支付货款在先,经营者送货在后,因此,经营者收到货款后,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的行为时有发生。
1.5退货问题。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规定的这项权利,在网络环境下,是很难实现的。一方面,经营者以种种理由拒绝退货;另一方面,即使经营者同意退货,很可能也要消费者自己承担路费、运输费以及因退货而造成的其他损失。
2网络购物消费者维权中存在的困难。
2.1网络购物在法律上存在不少缺陷。[2]
首先,责任主体不明确。在网络交易中,销售商一般仅就商品的品质进行介绍和对外观进行展示,并告知消费者银行汇款账号及购物电话,而不履行告知其企业名称及标记的义务,一旦产生买卖纠纷,责任主体难以确认。其次,对网络欺诈如何认定,适用法律问题界定不明。网络具有虚拟的一面,商家可以通过匿名方式与外界发生商品交易,从而逃避管理部门的监管、回避法院调查或者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欺诈行为适用法律问题如何认定,并未作明确界定。
2.2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举证比较困难。
销售的商品出现问题,网站之所以敢不认账,主要是消费者手中的购物证据不足。比如竞拍违约是网上购物投诉最常见的一种,但此类投诉由于网页保存期限有限,消费者往往难以举证。汇款是网络购物采用的主要支付方式,消费者手中除了汇款单,没有其他购物凭证,一旦出现纠纷,很难有足够证据来证明卖方应负的责任。加上许多网上交易是跨省市的异地交易,给监管部门受理与查处造成困难。
2.3小额争议问题。
网络购物所涉及产品的标的额大多不高,有的甚至只有几元、几十元。这些争议金额小,对消费者来讲,通过打官司手段解决纠纷成本高,费时费力。对于小额争议问题,目前实行的行业协会接管投诉,权威性和法律强制力都没有保障。
- BCP信用投诉中心提示网络团购“七大忽悠” 2011/12/22
- 浅析新年网络购物如何降低消费风险 2012/01/18
- 维权知识:餐饮场所中人身财产受损的对策 2011/08/30
- 试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2012/04/28
-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探析 2012/05/22
- 简析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消费者安全保障权 2012/04/13
- 浅谈电子商务法律制度研究 2012/04/12
- 如何提高B2C电子商务信任水平 2011/10/24
- 消费警示:别让质量问题成团购硬伤 2011/09/13
- 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一批研究成果被采纳 20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