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庆入选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按规划,我市将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本土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扶持它们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优势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然而,一年多过去,本土电商平台却并不理想。重庆电子商务交易额只有北京、上海的1/5,在中西部地区也比不上成都和武汉。事实上,重庆有数十万户中小企业,优势产业突出,甚至部分企业宁愿跑到外地去“触网”。本土电子商务平台为何做不大?如何才能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巨无霸”的威压下,找到自己的出路?
现象
年成交5亿3000电商多数生意冷清
“做小型电商平台,太艰难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蒋运强反复嘀咕着这句话。
蒋运强曾是一家全球知名日用品公司的大区经理。因为有多年销售经验,手握不少知名快消品的渠道资源,在辞职后,他按照“大公司”的思维方式,2011年4月创办了“头等仓”网站,经营主打家庭消费品,经营模式与京东商城相似,为C2C模式。
“最初投入就超过了30万元,买了几辆车,请司机专门送货。”然而,蒋运强没想到的是,网站上线头三个月,他一单未接到,“当年亏了近百万元”。
在去年,他开始将销售产品压缩为“母婴用品”,同时还在大坪和七星岗开了两家实体店,以此增加网站的知名度,并方便有需要的顾客上门选购。
“现在稍微有点起色,但依然不太乐观。”他坦言,目前,网站的日访问量只有几百人,月成交额在3万左右,剔除各项成本后,每个月只是“赔本赚吆喝”,还要靠线下实体店来养活线上。
“目前网站有3万多会员,但本土企业还不到百分之一。”大龙网总裁冯剑峰说,现在以长三角、珠三角的客户为主。“重庆目前仅登记在案的出口型企业就有2000多家,但目前本土的会员数量,实在太少”。
记者从市经信委软件处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3000多家B2B、B2C电子商务企业,年成交额5亿元左右。不过,大龙网一家就占了5000万美元,多数电商平台生意清淡。
重庆市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李滨虹表示,目前,重庆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主要有4类。一是B2B、B2C电子商务平台,如大龙网、重庆购物狂等;二是传统企业的分销渠道,如民营医院、商社集团等;三是电子商务专业中介公司,如网上解放碑;四是微创业者,如淘宝卖家。从统计数据来看,去年,重庆电子商务交易额过了1000亿元,但只有北京、上海的1/5,在中西部地区也比不上成都和武汉。
拓展渠道数十渝企远赴山东“触网”
近年来,虽然电子商务日益普遍,不少传统产业的渝企开始“触网”,试图寻找更多的买家。然而,在选择的过程中,近在咫尺的本土电商,却很少受到垂青。
重庆六六八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方便、休闲食品营销管理的贸易企业。“一直以来,主要通过寻找经销代理商的方式,进入市内各大商超卖场。”昨日,该公司推广部经理黎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以来,由于竞争对手增多,加上整体消费疲软,传统渠道的销售量开始萎缩。
“我们一边通过稳定经销商,维持原有的份额,一方面开始寻找新的销售渠道。”黎波说,去年5月,他们与另外30家渝企,进入了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投资的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易特商城。
本土数千家电商,大多闲得慌,为何渝企要跑到山东去“触网”?黎波无奈地说:“本地电商平台多以价格战为主,少有增值服务,让我们没法选择它们进行推广。”
“对我们来说,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既省钱又有效的推广途径。”粤兴不锈钢有限公司对外事务负责人段利表示,每次公司出国考察一趟,花费不会低于6万元,开支很大。“现在经济很不景气,国际贸易市场低迷。”她说,于是,从前两个月开始,公司开始慢慢削减了海外推广的次数,开始尝试网上营销,在阿里巴巴、诚商网等平台注册,不过目前还没任何效果。
“大型电商平台实力毋庸置疑,但旗下的会员太多了,不太可能照顾到每一家企业。”她说,像天猫“双11”促销,很多重庆的企业就算愿意付不菲的费用也不一定能进得去,如果重庆拥有一个有号召力的电商平台,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本土生产制造业企业向电商迈进。
原因
自筹资金玩不起“烧钱”做大的游戏
为何渝企不看好本土电商平台,要舍近求远?
“本土电商平台因为起步晚,知名度弱,影响力不够大,并不受众多制造业企业认可。”重庆电子商务协会负责人说,网站就跟商场一样,人气旺才有市场。
“大龙网起步较早,目前在重庆本土电子商务平台中,网站流量名列前茅,但相比淘宝2000多万的日均IP访问量、当当网日均上百万的IP访问量,大多数本土电商的IP访问量只有几百人次,还不及他们的零头。”该负责人认为,这种要死不活的状态,让本土电商平台在推广的过程中遭遇困境。
“我们现在只有两三个人在做推广,如果有二三十个人做,可能一两年时间就能达到几十万的IP规模。”协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佳旺说,资金是最大的拦路虎。员工工资一年要上百万,软硬件的配置也要上百万,库存、流动资金、付费广告,这些都要钞票,而对草根创业者来说,数百上千万元的资金投入,实在是无能为力。
“重庆电商的发展,更多是依靠自己。”华犇创投投资副总戴伟国认为,目前,全国一线电商平台的价格战、营销战,背后只有一个关键词“烧钱”。
“关键是他们有钱可烧。”戴伟国说,他们要么是拿了N轮的投资,要么完成了上市,都是通过资本的力量在“玩”,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做成了规模。而重庆的本土电商,在B2B、B2C模式上,只有大龙网一家获得风险投资,其余电商平台除了依靠常规的融资手段,基本上都是用自己的钱在运营。
建议
立足本地打造“1米宽N米深”平台
重庆的电商平台甫一出生,就不得不面临早已霸占市场顶端的淘宝、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巨无霸”的威压。重庆的电商平台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壮大?
重庆市网商协会秘书长戴卫良认为,本土电商若再定位到“大而全”,显然无法与市场顶端的“大佬”相抗衡,本土电商的优势在于“本土化”,因此不妨立足本地市场,朝“小而精”方向发展,做“1米宽N米深”的平台。
“结合影响消费者网购的价格、时间、品质、售后四大因素,本土电商都有文章可做。”市商委科技信息处处长王迎曦分析认为,价格上,重庆制造业发展迅猛,有产地作为靠山,像“中华刀网”提供更廉价刀具的成功案例就是可复制的。加之运输上的日益便利,重庆集合价廉产品的可能性将会不断提高。
“在时间上,市内送货上门从很大程度上为本土电商的成功提供了可能。”王迎曦称,本土电商形成自己快捷、覆盖式本土配送网络,是体现本土优势的一个重要战略。我市正在打造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随着这个目标的逐步实现,有望为本土电子商务发展加码,从而在全国性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一席之地。
品质及售后服务上,王迎曦认为,本土电商同样大有作为。如菜园坝水果市场所推出的“香满园”电子商务平台,专业水果市场的新鲜水果、新鲜送货,足以体现出媲美网商巨头的独有优势。
因此,王迎曦称,本土电商在细分领域、专业化上的不断深入,很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发布首批印刷行业国家级信用企业 2013/01/14
- 商务部出台指导意见 促进中国品牌消费 2013/01/14
- 网购纠纷增长 第三方监管有效构建信用体系建设 2013/01/11
- 淘宝“一元秒杀”疑泄个人隐私 2013/01/11
- 网购是潮流 陷阱知多少 2013/01/11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