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工作 > 正文
分享到:
    
人民日报:读者聚焦·关注诚信缺失问题
2014-06-19 11:06:36 来源:人民日报

名为养生保健 实为推销药品

最近几年,很多电台、电视台都办有养生保健类节目,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我家街坊四邻也有收听、收看这些节目动了心的,想按着这些节目所说的内容去做,但又不敢全信,于是就来向我父亲求教。我父亲有50多年的从医经历,他教给街坊四邻一个简单的鉴别真伪的方法,那就是看这些节目到最后是否向观众推销药品,如果节目只是介绍保健方法,推荐可以使用的食材或药材,那多半是真的、是可信的。如果最后向你推荐他们的产品,那多半是假的、是忽悠人的。

我怀疑父亲的这个方法会有“冤杀好人”之嫌,于是特意对着一些养生保健类节目进行验证,结果还真没证明出父亲的说法有什么大错。大多数电视台上的养生保健类节目,一开始讲的原理都差不多,说的在理就不由得令人相信了。但是到最后就有了区别,有些节目一兜售药品或治疗器具的时候就难免露出破绽。他们出售的一块石头,大病可治癌症、白血病,小病可治感冒、发烧;他们制造出来的一小袋成药,竟然能包医百病;他们提供的一小袋洗剂,只要用来洗洗脚就能将脑袋上的肿瘤给治愈……这不都是胡说八道吗?事后很多用过他们药品的人,大多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是啊,正规医院医生应该是“对症下药”,可这些忽悠人的人基本上都是“对药下症”,他们弄出一种药品来,不管你身体上是什么毛病,他们都敢打保票说能治。

诚信缺失的表现多种多样,但医疗卫生领域的诚信缺失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尤其严重,毕竟人命关天。既然没有更有效的办法防止他们忽悠百姓,那就不妨使用一下我父亲提供的“方子”,了解一下他们的节目确实是为了让你得到有效的养生保健,还是以养生保健为名出售他们的药品。

河北涞源县 杜明骏

亲朋借钱不还 只好自认倒霉

20多年前,我父母借给大表哥300块钱,这在当时的农村不是个小数目。此后,一直不见他还。我母亲为此曾当面向舅妈说起,舅妈说管不了他的事。如今,大表哥早已买了房子、做起生意,但这笔陈年旧账却只字不提,忘得一干二净。

9年前,我大学毕业那年,同学小徐因没找到工作借住在我那里,走时向我借了300块钱做路费。过了数月,我发短信问起,他居然说我偷了他的身份证和钱,说正好抵掉这300块钱。我气炸了,在班级群里说了此事,不想也有女生说借给他钱不还,还联系不到人。同学三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最可恨的是我四舅。1996年,他家因建房缺钱,向我母亲借钱。当时我父亲车祸身亡,得到3万块钱赔偿。母亲念及亲情,虽生病在床,还是把钱全部借给了四舅家。当时这些钱在我所在的县城可买一小套房子。后来母亲病重需要治疗,我也在外地读大学,母亲向四舅家讨要,但他家因家庭矛盾,谁也不愿还。

亲身经历的这三件事,导致我对他人失去信任,再也不敢借钱给别人了。心有余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哪怕关系再好,也只能以没钱为由拒绝。

亲朋好友之间的民间借款行为本很正常,如果不及时归还,甚至借了不还,就很容易伤感情。因为彼此熟悉,碍于面子,往往借钱时不写借条,一旦人家赖账,只好自认倒霉了。

浙江桐乡市 姚孝平

培训“拉壮丁” 背后有“猫腻”

一些地方引进社会力量,举办免费培训,即所谓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存在着严重弊端。一些社会办学机构弄虚作假,虚报虚构班级,采取少上课、不上课手法,养肥了一批私人机构。

由于制度不完善、不健全,让不法之徒钻了空子,养了一批蠹虫。一家社会办学机构的法人代表采取贿赂公职人员的办法,大肆圈钱,最后东窗事发,一五一十交代了用政府的钱买通官员的事实。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长宁、闸北、宝山区社保局有关公职人员被拖下水。

政府花钱买培训成果,数字里面出政绩。安监局的安全生产培训,社保局的农民工上岗培训,一个培训数据,两家单位派用场。安全培训规定要两天时间,来不及怎么办?两天改一天,一天改半天,半天改为一小时,50人的班当500人报,名单重复,编造身份证号码滥竽充数。妇联与某培训机构联合搞了一个家政服务班,50人的班级,各自上报,后来工会进来要数字,三个部门都往上报,就变成了“实现150人就业”。从政府部门到培训机构,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虚报数据,没有诚信可言。

更有社会办学单位的“三无班级”,都是计划中的班级,实际无课、无学生、无教师。追问原因,以各种理由推脱,实际上根本没想好好上课,就是为了申请政府补贴。还有某学院办的建筑工地农民工上岗培训也是如此,找不到学生、课堂、老师,检查时临时拉来几个民工,答非所问,考试时找一批人应付。办学机构虚构班级,虚报资料,只是为了满足条件弄钱。管理部门为了完成任务,也睁一眼闭一眼。于是,“搞定培训科”成为一些地方社会办学机构的法宝。

一些地方培训出现“拉壮丁”的现象。奉贤的农业大棚培训,培训内容很简单,学习考试走过场,办学单位发动农民参加,他们“坐收渔利”,大量的培训费用“政策化、程序化、快速化”落入私人腰包。培训出现爆发式增加,很多都有猫腻。上头要数据,下头数钞票,上下皆大欢喜。任课老师出考题,考试合格率很高,这是普遍现象。大家都知道钱白花,却要干下去;都知道没有效果,为了利益却要做下去。这就难免造成诚信缺失,助长了弄虚作假。

上海普陀区 顾伯琪

签了诚信协议 却成一纸空文

前不久,笔者回老家参加同学女儿的满月仪式。他说几天后就要带老婆孩子出去打工,出去前要去镇计生办签订《诚信计生协议书》,这样就不用定期回家参加环孕检查了,省去了来回奔波的辛苦和开支。

原来,县计生委出台政策,只要符合政策的育龄群众,签订诚信协议后可自行选择采取何种节育措施,在外务工的育龄妇女也不用回属地参加环孕检查。另一方面,政府则需按协议免费帮助育龄群众进行艾滋病筛查、妇科病普查及远程诊疗咨询等计划生育免费服务,还要帮助计生家庭办理“诚信计生创业无息贷款”,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等。

本来,这是一项利民便民的好政策。然而,政策虽好,却总有人不讲诚信、违反协议。朋友说,同在一个厂里的几个老乡外出打工之前都签了《诚信计生协议书》,但在履行协议时,总是推三阻四,不去做环孕检查,认为诚信只是道德层面的概念,并不具备法律的约束力。即使诚信协议中写明了如果违反诚信协议,会有不同程度的惩罚措施,但违反诚信协议的事还是时有发生。

签订《诚信计生协议书》,本是为了方便育龄群众,却成了一纸空文。诚信是人和人交往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想赢得别人的信任,获得真正的朋友,取得事业的成功,立足于社会,就应当兑现自己的诺言。(人民日报)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