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信用工作 > 正文
分享到: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17-07-11 08:48:07 来源:光明网
“放管服”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指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到实处,就要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营造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广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放管服”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放”的核心是政府角色定位问题,是要重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边界和相互关系,让政府归位问题,考验的是政府定力和推动改革的能力,目的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管”的核心是政府管理转型问题,管理变革要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涉及管理体制、部门职责、政府层级、运行机制、技术平台、法制保障等方方面面,目的是建设现代政府。“服”的核心是在“放”与“管”的全面深刻变化基础上形成的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服”既是改革举措,也是改革目标,目的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新形势下,深化“放管服”改革是稳增长的关键举措,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推动“双创”的迫切需要,对于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强企业投资活力、扭转投资增长后劲不足的态势,完成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加快构建适应新常态的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简政放权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始终是改革发展的一个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连续4年提及、国务院连续5年在当年第一次常务会议上重点部署,41次国务院常务会涉及“简政放权”议题。今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依然部署推进简政放权,充分彰显本届政府“坚持改革不动摇”的决心和态度。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广西实施了一系列的简政放权措施,放宽市场准入,实行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企业年检改年报;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住改商”;推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建立简便、快捷的市场退出机制。实施“先照后证”,取消和下放了618项审批事项,对201项登记事项实施后置审批,精简了85%的前置审批事项;创新实施了广西特色的“六证合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改革。4月下旬,防城港市正式启用“一照通”,颁发了全国第一张“34证合一”的营业执照。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既充分激发出市场和社会主体活力,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市场“腾了位”,也为廉政“强了身”,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空前高涨,新增市场主体持续快速增长。实施商事制度改革3年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19万户,是商改前7年新登记市场主体的总和;在“十二五”期间,广西企业增长19.3%,在全国排名第三。实现了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认可。

深化简政放权,既要有勇气,也要有智慧。改革进行到现在,已经进入深水区,必然触及更深层次的矛盾、触动更多利益的“奶酪”。硬骨头怎么啃?一是实施精准协同放权,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继续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审批,实行“一站式”网上开联审批。二是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深入推行市场主体电子营业执照和登记全程电子化,实施商标战略促进品牌经济发展。三是以更大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加快清单制定和公开全面推进信息公开,打通“信息孤岛”,及时公开突出敏感事件处置信息,加强信息公开基础建设,增加公开渠道,打造网站、新媒体、传统媒体相互联动的立体式、多功能信息公开平台,畅通联接政府与群众的信息“高速路”。

三、推进政府监管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为政之善,莫过于公正。要创新和加强政府管理,推进监管体制改革,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不规范,不公平竞争现象还较多存在。给市场放权不是放任,而是为了腾出手来加强监管。只有管得好、管到位,才能放得更开、减得更多。广西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在“管”上立了规则,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广西实施“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实施工商登记“双告知”。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监管机制,实行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强化企业信息归集机制,健全信用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明确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人员名录库。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西)项目,将涉企信息统一记在企业名下,并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推进政府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推进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的创新,提高监管效能,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探索开展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建立政府部门的“随机联查”制度,大力推进政府监管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着力打造“阳光政府”。二是实行综合监管和执法。抓紧建立统一的监管平台,把部门间关联的监管事项都放到平台上来,同时清理整合各类行政执法队伍,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让几个“大盖帽”合成一个“大盖帽”,形成监管和执法合力,避免交叉重复或留空白死角。监管和执法的结果应公示并留底备查,把阳光透明作为治理监管和执法不公最有效的手段。三是推进“智能”监管。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加快部门之间、上下之间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推进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息披露、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四是强化社会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鼓励同行监督。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无数双眼睛盯着每一个角落,就能织就监督的“恢恢天网”。

四、优化政府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指向,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增强改革的人民性,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广西的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充分表明自治区党委、政府自觉顺应人民群众愿望和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鲜明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政府在“服”上狠下功夫。在集中审批方面,各地探索成立行政审批局,大力推行“一个公章管审批”,深化“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方面,成了企业名称自主选择改革的国家级试点任务,全面开放了区、市、县三级企业名称库。实行“全城通、就近办”登记新模式,在全区10个市级辖区做到了“登记区域无限制,服务区域全覆盖”,并在北部湾沿海三市探索开展登记注册“同城化”试点。开展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管理改革,让群众足不出户“网上办照”。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改革目标,满足了企业“就近、便利、高效”的办事需求。

改革没有终点,改革永远在路上。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着力提高以下几方面的服务。一是继续提高“双创”服务效率。因势利导,主动服务、跟踪服务,打造“双创”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办和成长“点对点”提供政策、信息、法律、人才、场地等全方位服务,砍掉束缚“双创”的繁文缛节,为扩大就业、培育新动能、壮大新经济拓展更大发展空间。二是继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方向,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幅放开服务业市场,促进民办教育、医疗、养老、健身等服务业和文化体育等产业健康发展,多渠道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三是着力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推进政府职责优化配置和统筹整合,减少部门职能交叉,理顺职责关系,解决制度“碎片化”问题。同时,推进流程优化再造。政府所有事项都要有规范的标准,程序上简约、管理上精细、时限上明确,推动政府运转流畅高效,决不可久议不决、久拖不办,以“放管服”的优秀答卷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