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梅俊彦 实习记者 王平禄发自深圳
近日,一位平安集团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平安集团拟出资约5000万元成立征信公司,目前方案已经提交集团审批,通过后将正式向央行申请。
据平安集团相关人士透露,马明哲去年年底曾邀请央行一位副行长就平安集团设立征信公司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目前,平安集团也正就此事与腾讯和银联洽谈合作。
据了解,新征信公司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网贷平台等。不过,深圳一家小额贷款公司高层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考虑到上传的客户信用信息可能存在泄露的问题,不会向非独立的第三方征信公司购买信用报告。
征信公司“补缺”
深圳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信用报告在银行风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要有 “连三累六”(即在信用报告中2年内连续3次或者累计6次信贷逾期),就不能获得贷款。
人人聚财CEO许建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人人聚财考察客户信用报告的时候,主要也是关注逾期情况,标准比“连三累六”略松。
据记者了解,银行有真实的业务需求就可以查看客户在人行的信用报告,而小额贷款公司和P2P公司获得客户委托之后,可以到人行和征信公司去索取信用报告。
许建文表示,人行的信用报告包含了客户在银行系统的信用信息,而深圳鹏元征信和北京安融惠众等征信公司提供的报告则囊括了客户在小额贷款公司和P2P公司的信用信息,可补充人行信用报告的不足。
一位小额贷款公司高层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多设立独立的征信公司是好事,有望通过竞争降低购买成本,也能促进征信系统更加完善。
据悉,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到鹏元征信购买每份信用报告需要交付约100元至180元,费用一般由小额贷款公司承担。
“关于设立这个征信公司,马明哲去年已经跟央行领导谈过。今年国务院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就开始运作了。”上述接近平安集团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小贷公司有担忧
华南地区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高层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平安设立的征信公司是对外的,不会考虑到该公司购买信用报告。
“在征信公司购买信息也意味着上传客户信息,我们会担心平安集团旗下的公司通过征信公司获得客户信用信息,如果这样的话,会影响我们的商业利益。”上述小贷公司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如果不是独立的第三方征信公司,我们是绝对不会跟他们有业务往来的。”上述小额贷款公司高层对记者表示,地下信用信息市场让他对征信公司保持警惕。
去年,宜信公司向江苏银行购买信用报告因为人行的一份文件而遭到曝光。当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宜信内部人士处获得的资料显示,向宜信提供信用报告的或不止江苏银行一家,另有两家国有大行和一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也涉嫌把客户信用报告提供给宜信。
宜信上述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宜信向银行购买信用报告的成本是每份20元~50元。当时人行的文件显示,宜信从江苏银行获得的信用报告有3.2万余份,由此可见,个人信用信息的价值所在。
其实,江苏银行上述事件只是地下信用信息市场的冰山一角。广东一位小额贷款公司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内很多小额贷款公司都会向银行购买信用报告,市场对信用信息的需求巨大。
平安集团相关人士也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一般借款人来到陆金所 (平安旗下的P2P融资平台)借钱,提供社保,工资的银行流水就够了。不过,以后如果要推出10万元以上的产品的话,要做好风控,可能就有赖于审查客户的信用报告了。”
或引入外部股东
“新征信公司的注册资金约5000万元,总部在上海,成立以后还会考虑引进像腾讯和银联这些外部股东。”上述平安集团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不过,上述消息未获腾讯和银联方面证实。
据报道,央行2月中旬召开了全国征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央行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提出要密切跟踪金融机构业务需求,丰富征信产品与服务。
“新征信公司的目标客户是小额贷款公司、网贷平台等,跟人行征信系统和鹏元征信等征信公司的差别化竞争力,可能在于信息增值服务、风险管理和风险模型。”上述平安集团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最近,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按揭贷款部风险分析师杨根深撰文介绍了美国的征信产品。美国最为广泛使用的产品即FICO信用分数,三大信用局各自输出自己的FICO信用分数,分数越高,信用记录越好,成为金融机构风控的参考指标之一。
上述平安集团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平安集团旗下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P2P等公司,掌握了很多客户的信用数据,同时也有获得信用报告的需求。如果能够引进腾讯和银联,就意味着还会加入电商消费记录和刷卡记录,到时数据是非常丰富的。”
- 2013年商务信用工作合作启动仪式在京隆重召开 2013/04/12
- 京交会首推信用服务贸易板块 2013/04/12
- 济南将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2013/04/12
- 厦门莆田试点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 2013/04/12
- 怡宝声明否认是抹黑农夫山泉幕后推手 2013/04/12
- 毒校服事件警醒服装制造业
- 电子商务非法外之地 亟需认证门槛与信...
- BCP参展2012中国网购会推广认证...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