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网络资讯 > 正文
    
食品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
2012-07-17 11:26:19 来源:百度新闻
人口众多,饮食结构多样化,奠定了我国食品业发展的基础。不过尽管相比于其他行业,食品饮料行业抗通胀能力较强,但是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食品行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VC/PE在不可控因素面前,望而却步。

  其中中间投入的贡献占一半以上,而总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到40%,我国食品加工业增长是粗放式增长.尽管我国食品加工业保持较快速度增长,但从供给方面看,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政策限制.从信贷政策看,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难以申请,商业贷款抵押担保手续繁杂,额度小,中请时间长达1年左右,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采购原材料等都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

  

  2011年伊始,VC/PE投资食品行业事件锐减。据前瞻网记者了解,2011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为33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为6.84亿美元,相比于2010年,投资事件及投资金额锐减,减幅分别为54%及53%。另外,2012年1至5月,食品饮料行业披露的投资事件仅为8起,市场投资较为低迷。从投资细分领域的分布看,酒制造、调味发酵制品、水产品冷冻加工、液态乳及乳制品制造、饮料制造等行业企业相继获得投资,如杜康酒业、浏阳河、胜景山河、盈丰食品等。

  与VC/PE投资低迷情况相比,近两年食品饮料行业并购事件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已经披露的并购事件为29起,其中不乏三元并购太子奶集团,雀巢并购徐福记及银鹭集团,华润雪花相继并购湖州啤酒、西湖啤酒、蓝牌啤酒、墨尼啤酒、三泰啤酒及奥克啤酒等。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近年来,在食品安全形势逼迫下,食品行业横向的跨境收购以及纵向的产业链整合均趋于活跃,吸引更多战略投资者及财务投资者的关注。

  首先,龙头企业谋求收购国外高端品牌及上游产业链资源,以加强产业链控制及自身竞争力;其次,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加大,IPO道路漫长,而一方面,部分投资者谋求退出;另一方面,部分食品饮料企业期间估值偏低,成就食品饮料行业并购活跃。此外,我们不难发现,政策监管的不断加强及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饮料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增强,众多中小食品饮料行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并购不乏是一个较好选择。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并购仍较为活跃,最为活跃的领域集中在酒制品、乳制品及休闲食品领域。从并购区域方面来看,海外拓展或将成为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其中面临的困难不小。

 

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以及食药安全薄弱等行业诟病,近几年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国食品、药品企业如何建立相对完善的信用投诉、监督体系,对企业进行信用认证和信用评级,如何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已成为整个行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行业信用等级评价是商务部和国资委共同组织开展的,旨在推进我国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06年至今,已有百余家全国性商会协会参与了此项工作,覆盖了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提升了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以及商会协会服务会员的能力,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商务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食品、药品企业的规范、诚信,关系到行业风气,更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开展食药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促进食药企业诚信经营,杜绝食药安全事件发生,保障消费者利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