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电商新闻 > 正文
    
淘宝网店数量首度下滑 非全职网店难立足
2013-02-18 16:53:20 来源:新浪时尚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下载:www.100ec.cn/zt/2010bgdz/),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已经占到了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而这一比例在2011年仅为4.4%。

“这也许意味着电商改变零售业格局的开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对法治周末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还预计,这一比例还将保持扩大态势,到2013年达到7.4%。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正在运营的个人网店数量达1365万家,同比减少15.7%,而这一数字,也是自2008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另有机构报告数据显示:淘宝网现有职业卖家600多万,每天停运或倒闭网店数量近万家。其中绝大多数网店卖家辛苦经营,却面临无钱可赚、甚至亏本的尴尬局面。

非全职网店难立足

从该报告中了解到,2012年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2.47亿人,相较2011年的数据2.03亿,同比增长21.7%。预计2013年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将达到3.1亿人。

随着网络购物的流行,传统零售企业纷纷将传统渠道的触角向线上延伸,自建或收购网购平台,争食电商大蛋糕。

莫岱青表示,伴随着电商市场的不断整合,相当数量的电商企业将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2012年,网络零售市场从之前的混乱局面逐渐走向清晰,这一年的网络零售市场围绕着“价格战”、“并购”、“整合”进行。

随着网店越开越多,大型电商不断鲸吞着小电商的生存空间;传统线下企业的不断触网,也在与小电商争夺客源;加上人员费用的增加;快递费的涨价;网络推广费用的不断上涨……竞争加剧之下,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很多人做网店是兼职,而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生意。”一位在淘宝做手机配件多年的电商王先生对法治周末说,现在兼职做网店很难生存,因为精力有限、经营也难以保证。相对而言,全职做网店的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几率要小一些。但是,全职的风险更大,因为投入的资金量也相对较大。

淘宝网公关部负责人胡冠中表示,淘宝是一种生活,并不是每个开淘宝店的店主都是职业卖家,也有很多卖家有自己的工作,在淘宝开店仅是因为兴趣。

据了解,网店经营者停运关店的主要原因来自客户投诉与淘宝处罚。对此,胡冠中回应称,作为一个万亿元的大市场,商家有进有出很正常,生意成败本身就有很多因素,和处罚无大关联,规章处罚只为更好管理规范这一市场。

打价格战难长久

“其实作为在淘宝或者天猫开店的卖家,所要承担的成本并不高。天猫虽然要收3万到5万元的押金,但如果不违反规则,基本50%以上的人,这个费用都可以退。”王先生说。

而之所以淘宝的生意越来越难做,问题就出在一些“新手”身上,这些卖家往往初出茅庐,就靠打价格战拼市场。

王先生举了一个例子:“看起来很多店年销售量过万,其实利润也并不多。做我们这行的,手机配件1单就赚1块钱、甚至几毛钱。加上新手拼价格,结果把市场搞得利润很薄。”

而拼价格显然不是长久之计。王先生透露,与之前的情形有些不同,现在越发激烈的竞争留给新手的学习时间几乎为零。

“我开过网店,的确是很辛苦,还不如在夜市摆地摊好。”“开网店就得全天候盯着,比每天花四小时盯着炒股还费劲。”一些网店店主如此抱怨。

开店看似简单,实际麻烦。网店要设计好,不然不会吸引流量;要上首页就要花钱打广告;时刻得盯着有人在线咨询;还得有时间到市场进货源,有的还得按季节更换货品。

开网店最重要的是货源问题。一般来说,个人网店一次性的订购量不会很大,所以在货物价格上就得不到特别的优惠,在成本上就没有了竞争优势。

“最好能拿到厂家总代,至少,也拿到个省代。”一位网店资深人士告诉,“如果你到了拿不到厂代和省代,基本很难赚到钱。货没特色、价格没优势基本就会面临淘汰。”

现在做网店短期被淘汰的几率很高。简言之,就是不再有慢慢学习的机会和过程了。很多新手渐渐失去了最初创业的热情,觉得花的时间与收获不成正比,“我们投资十几万元的人都有很大的竞争压力,别提那些新卖家了。”王先生说,网店要做好,必须是“货源好自己有经营头脑脾气不能够太差(特别新人)一定忍耐性身体要好”。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王周平指出,电商促销一旦养成对“流血”促销的热衷,将降低其对平台的忠诚度。

各电商在赢得人气和销售额时,也将被促销手段绑架,形成“非促不买”、“不促不销”的局面,进一步导致电商市场竞争激烈,中小电商企业生存空间被缩小,预计2013年将有更多的中小电商网站裁员、倒闭。

同时,电商价格战也在挑战传统的价格体系,在“正当竞争”与“恶性竞争”的中间地带摇摆。2012年的“8.15”价格战更被界定为涉嫌虚构原价、欺诈消费者。电商的价格“混战”也推进了电子商务管理条例(法规)的起草和制定进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