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资讯新闻 > 正文
    
券商搭伙第三方支付推账户消费功能
2012-11-26 16:02:30 来源:投资者报
你能想象用股票账户来网上购物、充值缴费吗?这不是白日梦,目前光大证券已经推出了证券账户支付功能,而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华创证券等券商也在积极跟进。

你能想象用股票账户来网上购物、充值缴费吗?这不是白日梦,目前光大证券已经推出了证券账户支付功能,而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华创证券等券商也在积极跟进。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上述券商的支付体系现已基本建立,此外,华泰证券和渤海证券等多数券商也都开始研究论证,不久后,券商就有望大面积地推广这一新的创新业务了。

如此大跨度的创新在金融圈内引起震动。开立证券账户的本意是炒股,增加消费支付功能难道是要同银行竞争?中信证券一位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券商账户天然具有支付功能,如今创新只不过是重新回归而已。”

但券商这么做的目的并非只是如一些报道所说的,通过给客户提供更多便利而增加客户黏性,而是有更大的意图。在业内人士看来,完善证券账户功能是证券公司进一步布局现金管理市场的重要举措。

搭伙第三方支付

11月19日,光大证券正式试点“金阳光支付通”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监管层批文的券商。

《投资者报》记者联系到光大证券的一位客服人员,他告诉记者,个人客户只需要带上身份证,到开户营业部办理注册手续即可开通证券账户的支付功能,证券公司将免费给客户一个对应账号和U盾,客户便可用自己证券账户中的可取余额进行网络消费了。

目前,光大证券支付功能只对个人客户开放,先在其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试点,到今年年底再向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推广。

据了解,要使证券账户具备支付功能,关键是要打通证券行业第三方托管所形成的封闭系统。目前在第三方存管模式下,客户资金的存取只能以银证转账的方式,通过客户本人的“客户银行结算账户”(如借记卡)进行。客户资金的划转只能在规定的账户之间封闭进行,如“法人资金交收账户”、“客户结算备付金账户”等。除了向客户收取交易佣金等特定情形外,证券公司不得将客户资金转入自有资金账户。

渤海证券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我们一直想改变证券账户的出口,从而释放更多功能,但原来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

不过光大证券找到了解决方案,就是依托中国银联下属的电子支付公司ChinaPay。ChinaPay有面向全国的统一支付网关,专业从事网上电子支付服务,是网上支付领域中的知名品牌,涉及的行业广泛,覆盖航空票务、网络游戏、保险、零售等数百家商户。在光大证券找到ChinaPay合作后,当用户通过后者购物时,ChinaPay的支付系统将会出现光大证券的LOGO,用户直接点击支付就可以了。

除了ChinaPay,券商还会寻求其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包括汇付天下、快钱等;还有的券商正在探索自己组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可行性。

意在现金管理市场

“券商开设支付功能,不是为了让客户去购物,如果仅仅是购物,客户为什么不用更方便的银行?”上述中信证券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单一为了购物,反而失去了券商行业的优势,也失去了支付功能开设的意义。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和券商现金管理结合起来,为客户提供综合理财服务,打造现金管理平台。”

在股市缺乏赚钱效应的当下,很多客户都在寻求其他的投资途径,导致大量客户和资金流失。

他告诉记者:“单单开设网上购物职能在技术上实现非常容易,几个月前中信就在几家营业部做了试点,比光大证券都早,但目前还没有解决在证券账户购买其他理财产品的困境。我们还在研究。”据记者了解,光大证券的支付功能也限于网上购物。

前述渤海证券人士说,现有的证券账户能买股票、能买基金,但其他理财产品就不可能了,譬如渤海证券代销的信托产品和自己的集合理财产品,就得另设通道。“如果能有一种方式,让客户通过一个证券资金账户可以实现投资、理财、消费、支付等多方面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那就非常完美了。”

在他看来,券商不会期望通过支付功能赚手续费,而是这项服务可以增加客户黏度,将资金留在证券账户,利于开发各种理财产品。

中信证券人士也对记者表示:“银行资产的规模都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了,证券公司紧迫感非常强烈,开始向银行抢食。年初,信达、国泰、华泰、中信等券商推出保证金管理的产品便是前奏,未来,将会有更大的举措。”

支付功能重新回归

本来,交易、托管结算、支付和融资是证券行业天然具有的功能,但在券商综合治理期间,托管和支付功能被收缴,在第三方托管制度下,资金交给了银行,券商账户没有资金头寸,主要只用于记录客户资金余额的变动。

而在海外,券商的上述四大基础功能是齐备的,这给券商开拓创新业务提供了前提条件,美林证券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1977年,美林凭借具有支付功能的现金管理账户(CAM),在5年内开发了53.3万个客户和320亿美元的资产。通过总结这些CAM账户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美林于1985年成功推出了“流动收益期权票

相关文章